书城励志马钧品马云
8065400000058

第58章 乘风破浪的阿里巴巴

随着互联网规模迅速膨胀,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与应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网民已经从单纯的浏览上升到了休闲娱乐和交友的水平。而马云以及他创立的阿里巴巴都很好地顺应了网络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有一句老话:“顺势者昌,逆势者亡。”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管在任何时候,顺势者,顺天应人,便可以获得最大的发展;逆势者,背水行舟,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无济于事。因此,人若要有所成就,必须“顺势而为”。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要懂得一切商机的出现,都与社会潮流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不关注时代的发展趋势,左冲右撞甚至是倒行逆施,最终必将一无所获。在这里我们不妨先来读个故事:

从前,山上有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觉得自己老了,想让小和尚早日成熟,于是就给小和尚一只碗,要他到山下端一碗水来。小和尚下山去端水,因为担心水洒出来,因此小心翼翼地紧盯着水上山,生怕洒出了一点。可水还没有端到半山腰就已经洒完了,连续试了好多次都是这样,因此只好上山如实禀报老和尚。老和尚听小和尚细说之后告诉小和尚,你上山的时候不要光盯着碗里的水,不要指望一点水都不洒出来,而最终忽视了你最应关注的路。你只要用心看路,将很小一部分精力放在水上就可以了。小和尚依老和尚的吩咐去做,果然成功地将大半碗水端了回来。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将眼睛放在碗中,就会忽视路的变化,水洒了自然是难免的,结果是什么也做不成。要做成大事就一定要眼盯大的方向,而不能一味专注于眼前的风吹草动。

其实,老和尚的这个道理对于今天的创业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如今就有很多创业者只能看清眼前的利弊得失,而看不到社会长远的发展趋势,最终只能功亏一篑。

马云以及他创立的阿里巴巴都很好地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互联网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后,便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深入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第14次)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突破8700万,上网计算机数量已经达到3630万台。通过历史趋势曲线图,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互联网网民惊人的成长。随着互联网规模迅速膨胀,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与应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网民已经从单纯的浏览上升到了休闲娱乐和交友的水平。而且网民们已经从一个个被动的受众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而网民之间的关系升格为网友。

在一份受阿里巴巴委托、由著名网络评论家方兴东领导的互联网研究机构--互联网实验室--所做的课题研究报告中,有这样一段阐述:

2004年,调查统计数字后面反映的是这样两个事实:其一,中国互联网发展规模已经非常可观;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在新的规模中孕育着互联网新的应用与需求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远见的投资者又开始从互联网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时候虽然门户网站上角逐基本尘埃落定,但由于网民对网络需求的加深,互联网似乎又重现投资机会。一批风险投资者闻风而动,他们大部分投资的是网络娱乐界。比如日本的孙正义就向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一口气投了4000万美元,而盛大公司已经是中国网络游戏的老大哥。

马云深深地感受到了互联网上出现的大趋势,然而他所看准的不是网络娱乐,而是“网商”。2004年,阿里巴巴在杭州世贸中心召开了第一届网商大会,在这次大会中,马云正式向社会发布了“网商”的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具有深刻时代背景的。在《2004网商冲击波--中国网商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有这样一段阐述:网络(中国)社会化的趋势。由于上网门槛降低、网民人数的增长和网民结构趋于均衡与合理,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网民在原有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网民需求逐渐开始多样化,网络越来越像一个社会,通过网络经商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形成。

由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体趋势,即网络商业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其实,这种趋势早在三四年前,在比中国互联网更加发达的美国就已经呈现出来了。还是在《2004网商冲击波--中国网商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中有这样一段阐述:

在美国,当前盈利状况最最好的互联网企业是电子商务企业。

以eBay为例。eBay的用户已经超过7000万。在eBay的交易平台上,2003年全年的总商品销售额达到7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3%,eBay本身的收入也增长到6.48亿美元。

根据Nielsen/NetRatings2004年3月的最新调查,美国的互联网人口已经突破了2亿大关,占到了美国2岁以上人口的将近3/4。妇女在网民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年龄在35岁到54岁的女性中,有82%都在家里上网,总数达到3460万人。而这一年龄段的男性中,有80%是网络用户,总数为3240万人。25岁到34岁的年龄段里,有74%的女性属于网民,男性则为75.6%。美国如此高比例的人口上网,25岁到54岁年龄段的上网人口比例达到了80%左右,这一部分人收入高,消费能力强。而且女性网民多,购物欲望强烈,是网络消费的主力。

2004年,中国互联网的情况与在此之前3~4年的美国基本相同,比如2004年中国互联网网民和基础设施都与2001年前后的美国相似。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应该只看到互联网娱乐等狭小空间,而应该开拓更加多样的盈利模式。在以上那份报告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

尽管中国互联网企业抓住了短信和在线游戏的互联网应用,成功开创了独特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但是,就长期和根本趋势而言,随着网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网民分布的多元化,网上消费和经商会逐渐像真实社会一样成为主流形态。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3年后,在中国互市场的主角必定是电子商务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正好赶上了时代潮流。马云开创出的独特经营模式,为商人和企业家在互联网搭建了一座非常便利的桥梁,同时也为自己在现在与将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由马云的成功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做事业不能只盯着“碗里的水”,而应注意“路”的变化,只有注意了“路”的变化,才能走得平稳,而“水”也不会洒出去。变化着“路”就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只有顺势而为、迎接潮流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