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马钧品马云
8065400000005

第5章 与互联网结缘

马云只要认准了一样东西就很难被别人推翻。30年的成长和积累,使他的自信与勇敢的性格越发成熟。他的自信与他的勇气让我们知道,他的成功之处不在于选择了什么职业,而在于已经具备了一个成功者的素质。

虽然由于环境与信仰的不同,世人对成功的定义也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向往着成功。面对成功,有些人十年磨一剑,蓄势而发;有些人则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姜太公80始遇文王;刘备漂泊半生,47岁才遇见诸葛亮;亚伯拉罕·林肯37岁当选为美国众议员,51岁才当选为美国总统……一切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等到一切条件都成熟,按中国的古话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比起上面这些人,马云算是“少年得”志了,然而他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在知识、心态、人脉上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积累。当一个人有了充分的积累,他的成功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马云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因此他不会像许多大学教师一样,每天上完课就见不到人影,拿着工资得过且过。马云要做老师就做个优秀的老师,当条件成熟时便毫不犹豫地争取。1994年,整整一个学期马云都在想如何离开学校,他觉得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如果再不寻找出一点突破,一辈子可能就要荒废了。他想成立一家公司,不管做什么,只要认准一个行业,就一定要跳进去。

川泽中的水势积蓄到一定量的时候就自然可以冲出一条河道。马云在自己的人生走到30岁出头时,已经处在生命的转折点上,只等着他再向前迈出那最关键的一步,这时候他接触到了英特网。

涉足网络世界,对于马云来说纯属偶然,用马云自己的话说就是:“简直可以成为好莱坞电影故事。”但这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因为风满了风筝就能起飞,马云即使不接触网络,也会碰到另一个能够让他一展身手的行业。

在学校6年,马云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老师,与此同时,他通过组织英语角、创办海博翻译社,自然而然地结识了各界人士,也使自己在杭州小有名气。在海博翻译社,马云认识了许多国内外朋友,也因为如此,他获得了去美国考察的机会,而他的这次美国之旅真可以用“离奇”来形容。

1995年初,杭州市政府准备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家美国的投资方跟杭州方面谈判了一年,钱却一直没有到位。杭州市政府认为谈判时翻译有问题,于是请来了精通英语的马云。马云到了美国后才发现投资者居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国际诈骗犯。后来随着事情的进展,发现事情败露的美国“投资者”把马云软禁了起来。期间,马云想了各种逃脱的办法。最后,他假装和那个美国人合作,表示要投资互联网,这才赢得了那个美国人的信任,准许他回国看看。其实,当时的马云,只是偶然从一个外教那儿听过有互联网这么个东西而已。

于是,马云连行李箱都顾不上拿,怀揣着从赌场用25美分赢来的600美元奔向机场。然而由于他没有行李而且经费不足,他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朋友那里。后来,马云回忆起那段经历时依然不无后怕地说:“直到现在我的行李箱还在美国放着呢。简直就是一部典型的美国风格的好莱坞大片,特别是后来我到美国还被黑社会追杀。”

到西雅图之后,马云去了一家网络公司,这家公司只有两间很小的办公室,5个人在一起工作。马云第一次看见电脑,心里对这个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有说不出的好奇和恐惧。正如马云后来所说:“我甚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意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大了。”那家公司里的人跟他说要查什么就可以在上面敲什么,他就在上面敲了“beer”,结果搜索出来德国啤酒、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但是就是没有中国的。然后他又打了个“Chinese”,但是搜索结果竟然是“nodata”,他又敲了一个“Chinahistory”(中国历史),结果只出现一个50字左右的简单介绍。后来朋友告诉他:“做一个homepage(主页),你就可以放到网上去,放到搜索引擎里去。你可以试试看,能不能做个网站。”马云便请朋友将在杭州的海博翻译社制作成网页传了上去。结果朋友上午把主页做好放到互联网上,中午他们到网上查看时竟然就得到了5个反馈。结果,海博翻译社有幸成了有据可查的国内第一家触网企业。马云当时激动不已,直到很久以后,在谈到当时的心情时他还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哇!我很激动啊!真有效果!”马云突然明白这就是他所要的。

回国后,马云虽然对下一步的创业还没有具体的步骤,但这时他脑袋中闪烁着一个思路,那就是互联网。他当时想,要做一个网站,把国内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世界发布。要知道,在当时,美国的尼葛洛庞帝刚刚写完《数字化生存》,并预言“互联网精灵的尖叫是大型公司走向覆灭的丧钟”;杨致远创建雅虎还不到一年;而中国科学院教授钱华林刚刚用一根光纤接通美国互联网,收发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这一行动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超前的,马云身边的人都以为他这次又要“犯什么傻”了。马云回国后的当天晚上,就邀请了24个朋友一起来“共议大事”。这24人都是上夜校时马云名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全都是做外贸出身的,但他们在听到马云关于互联网的提议后两眼茫然。马云后来说:“我讲了两个小时,大家都没有听清楚,我也不知道自己讲的是什么东西。讲完之后人们说,这东西你不能干,你干什么都行,开酒吧也行,要么开个饭店,要么办个夜校,但就是不能干这个。最后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马云只要认准了一样东西就很难被别人推翻。30年的成长和积累,使他的自信与勇敢的性格越发成熟。他的自信与他的勇气让我们知道,他的成功之处不在选择了一个职业,而在于他已经具备了一个成功者的素质。在提起当时的情形时,他说:“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一种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掉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因此,他的坚定、自信与勇气都说明他已经是一个成功者。

成功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如西绪福斯推石头上山,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成功者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首先让自身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即养成了自信、勇敢、果断、敏锐等品质,当外部各种条件成熟时,他便能够比别人更迅速地抓住机遇,因此成功对于他也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