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8062300000040

第40章 字体

甲骨文

甲骨文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记录了大量上古语言的早期汉字,它象形、象意的“图画性”还比较强,并且尚未定型。一个字往往有繁有简,异构繁多,还有不少的合文(即两个字合为一个字写),偏旁部首的写法及位置也常不固定,字的长短、大小、正反也各无定则。不过从总体上看,它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从书法的角度观察,甲骨文质朴、古雅,很有自己的特色,甲骨文的结体比较活泼自由,不像后世一些字体那样法度谨严,却也注意笔道分布的均称、平衡,尤其是对那些还保留着绘画色彩的象形字,既注意到作为文字的笔画安排,又不失却其素描式的写意神态。甲骨文的用笔,通过契刻(特别是那些大字刻辞)刀痕的不同,可以窥探出当年书刻家的用笔是有轻重、粗细,以至刚柔变化的。至于一段刻辞的章法布局,一般都比较讲究,或疏落错综,或严密整齐,一见便知是书(刻)家事前经过周密设计的。尤其难得的是,不同时期,不同书(刻)家其作品风格有明显不同,或粗犷劲道,或纤细谨密,或一丝不苟,或略肆草率。

金文

金文,也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指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商代铭文的字体跟甲骨文很相近,且字数不多,罕见有几十字的记言记事的长铭。周代金文开初承袭商代,后来不但铭言文的字数显多(最长的铭文达四五百字),而且字体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新书体。

周代金文,从总体上说,是较之商代的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但与后来的小篆相比,则结构仍未完全定型,一部分字笔画的增减、偏旁部首安放的位置,仍然还有一定的随意性。特别是周初金文中那些因袭商代的所谓族徽文字,甚至还保留着比甲骨文更原始、图画性更强的形态。金文的形体结构有疏有密,比甲骨文要方正整齐,笔画的分布也更讲究均匀对称,在用笔上,笔道一般比甲骨文粗,因此使字的体势显得比甲骨文雍容厚重。

商末周初的金文盛行波捺,笔画粗肥出锋,西周后期,波捺减少或消失,多用粗细等均、首尾不露锋芒的线。金文的章法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是有竖行而无横行,字的大小、长短、宽窄错落有致,首尾均衡,韵调一贯,颇像后世行书常用的章法。也有横竖成行,甚至打上方格写的,字的大小相差不太悬殊,显得疏朗整齐。金文的体貌风格,因时代和书家的不同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就周代金文鼎盛时期而言,有凝练厚重、雄奇挺拔的;有圆润工整、柔和健美的;有质朴端庄,遒健舒展的。风格的多样化,反映了当时文化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造诣。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石鼓共有十个,每个上面刻着一首四言诗,内容主要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这些石鼓是唐初在今陕西凤翔县境内发现的,经过一千多年的辗转迁徙,至今仍然保存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石鼓文帖,是据宋代的拓本翻印的。石鼓文的字体,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桥梁,它的体势、用笔以至行款格调,上与周宣王时的《号季子白盘》等相接,下与秦始皇时代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等相通,其承前启后的过渡形态比任何别的战国文字都明显。石鼓文的结字严谨端庄,大小一致,笔道的走向和疏密布白都已有了严格的法度,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也基本固定了。笔法全用“玉着”(等粗细的线条),圆润平和,但柔中有刚。石鼓文与小篆已非常接近,除少数的笔画比小篆繁杂,写法有所不同之外,多数字从结体到用笔已与小篆没有差别或差别甚小。

石鼓文的体态堂皇大度、圆活奔放,它的气质雄浑古朴、刚柔兼济,近于小篆而又没有小篆的拘谨。在章法布局上,虽字字独立,却也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间的偃仰向背关系。在古文字书法中,是可以称得上别有奇彩、独具风神的。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是古文字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秦朝丞相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小篆在古文字中属于纯线条化的字体。它的笔画无论横竖,都是粗细等匀的线条。其直者似陈玉箸,曲者如弯金丝,藏头护尾,不露锋芒,圆润之中又颇有筋力,小篆笔画的分布都非常讲究均匀对称,整体结构环抱紧密,多有团聚内向的精神。在小篆中,象形字虽然都高度抽象化了,不过极少数字的图画性质仍然依稀可见(如朋、鸟等字),别有情趣地保留着一丝丝古汉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小篆的章法平正划一,每个字大小一样,排列方正,横竖成行(草篆除外),很能给人以整齐美。在品式众多的中国传统书法中,小篆无疑是别有风彩的。

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是打破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并改变其笔道形态以便书写的字体。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代。但是作为书法艺术,隶书独具一格,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历代都有专攻隶书的书家。

隶书在它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体势、风格先后是有相当大变化的。在秦代初创阶段,可以说是篆书的潦草写法,结体和用笔多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这样的隶书称为秦隶。汉初承用秦隶,后来经过两汉(特别是东汉)文化人的不断加工、美化,才逐渐形成一种结构讲究、波磔特别雄健、体势超拔挺秀的独特字体,这样的隶书称为汉隶。汉末以后,形体由扁而方,波磔隐蜕变态,便演化成了楷书。

从书法的角度来考察隶书的结体,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内紧外松;二是内松外紧;三是折中于前二者之间。所谓内紧外松,是指结构内部的笔画都安排得比较紧密收聚,而外向的笔画则令其舒展放纵,让人看了有辐辏内聚之感,如《史晨碑》、《曹全碑》等;所谓内松外紧,是指内部的笔画安置得疏松开朗,外向的笔画却能伸不伸而令其缩,因此字形多呈方正,给人以疏阔大度之感,如《石门颂》、《西狭颂》等;疏密留放处于两者之间的,如《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等,为数最多隶书的基本点画比楷书少,而在实际运用中却有所变化,富于情趣,尤其是波磔一笔,别有精神,因此隶书无论是结构还是用笔,都比它之前的字体灵活多样。试看汉人手笔,一家有一家的气象,一碑有一碑的风格,即使是同一碑中相同的字,也往往各有特点。

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是一种伴随汉隶盛行而产生、且带有隶书笔意的草书。正规的隶书是不便快速书写的字体,人们有时为着快写赴急,就不得不减少一些字的笔画或把某些相关的点画圈连起来,把正规的隶书写得很草率。但是,如果写字草率却又没有一个共同的法则,那就会互不认识而失却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的意义。于是有人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有规律地省简一些笔画,规定某些相关的点画可以相圈连,同化某些字的不同“部件”等等,把草法条理化、规范化,同时又不完全失去隶书的用笔。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点画比较简略、书写便捷而又带有隶书笔意的新字体,后人把它和今草相对,称之为章草。章草不但基本保持着隶书的体势和用笔(特别是波磔),并且字的大小均匀,字字独立,上下两个字绝不连笔,章法取直行纵势。传世著名的章草碑帖有皇象本《就篇》、索靖《出师颂》等。

今草是楷书和行书流行之后,人们利用章草的草法和楷书、行书的体势、笔意创造出来的一种草写字体。后汉人张芝(伯英),即熟悉章草又精于今草,于是后世便传说今草这种字体是他在章草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而创造出来的。今草与章草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在一幅字中,今草不仅可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大小相间、粗细杂糅、正斜相倚等,其体势格调的变化要比章草多。简单地说,章草是隶书的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著名今草碑帖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智永《正草千文文》、孙过庭《书谱墨迹》等等。

狂草,是比一般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书。它不大计较一笔一画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势的畅达雄放。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大起大落,变态不穷。如张旭《古涛四帖》、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的狂草作品。

楷书

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慢慢蜕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直到唐初的一些书家,还喜欢用一点隶书的笔法来写楷书的某些点画。因此楷书在历史上也曾被人称为“隶书”或“今隶”。

楷书虽然脱化于隶书,不过拿典型的楷书跟典型的汉隶相比较,楷书是具有很突出的特点的。

首先,从总的体势上看,隶书多呈平扁,楷书多呈长方,因而隶书的章法多取直行横势,楷书的章法多取直行纵势。

其次,楷书的结构法则要比隶书紧密。重心的安放,笔道的长短、正斜,两笔相交的角度大小,点画之间的照应关系,合体字中不同部件的位置与比例等等,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不像隶书随意,有较大的自由。也就是说,楷书的点画布局要比隶书精密。

第三,楷书的基本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用笔变化多。楷书不只比隶书增加了斜勾、挑、折下等基本点画,而且每种基本点画的“个性特征”都比隶书鲜明。隶书除了波磔、掠点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外,其他的基本点画(如横、竖),仍然不同程度地沿用着篆书的线条形态,只不过是把篆书的圆润变为方折罢了。

楷书的基本点画则完全脱离了篆书的线条形态,依赖毛笔的弹性、锋芒和书家多种用笔方法,形成各自迥然不同而又能彼此配合适宜的新形态。正因为有了严格的结构法度和丰富多变的点画形态,楷书的体势美、情态美,可以得到比隶书更为细腻、生动的表现,所以从字体突变的历史过程来看,虽然隶书的形成是汉字由线条结构一变而为点画结构的标志,但是汉字点画结构的典型不是隶书而是楷书。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行书结构有下列特点: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4)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行书代表作很多,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