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三卷:文选(1984年7月-1987年12月)
8061000000097

第97章 在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1987年5月22日)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成立到现在已经两年半了。两年半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很多工作,成绩很大。一是推动了理论研究,发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在研究理论的同时,还扎扎实实地为职工教育办了不少实事。两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特别是理论研究的作用不可低估。回顾这几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深切地感到:“六五”前期的职工教育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起来的,对一些规律性问题我们还认识不深,因而还不可能提出一条与经济建设结合得更加紧密的指导方针。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感到,职工教育不应该按普通教育的模式搞,要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通过反复研究和综合论证,进入“七五”第一年,我们提出了“按照岗位职务需要,进行定向培训,把职工教育自主权交给企业”的意见。尽管在实施中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但作为改革的方向,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并得到了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的肯定。类似这些成果,当然不都是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贡献,但研究人员总结群众经验,进行概括、提炼,从理论上加以论证、阐述,无疑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职工教育研究是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成果一经领导部门采纳,形成方针、政策,就显示出理论的作用和威力。

两年多来的成绩说明,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作为全国性的群众学术团体,在改革和发展职工教育事业中是大有可为和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第一,研究会的社会地位比较超脱,不完全受现行体制和条条框框的制约,在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方针指导下,展开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第二,研究会联系着一大批热爱职工教育事业、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骨干、专家,拥有一支理论研究队伍,这可以说是职工教育战线的智力集团;第三,研究会跨越地区、行业和部门的界限,理论研究可以综合、交叉,发挥优势;第四,成员大多数是第一线的实际工作者,比较了解实践中的问题,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作中去。这些都是研究会的优势,是其他组织不能取代的。今后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研究会的工作,使它在推动职工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职工教育的形势很好。根据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一亿职工的统计,去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职工有2594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6.2%,即有1/4以上的职工在学习,比例不小。职工教育专职教师、管理干部已经分别达到23.2万人和21.6万人,职工学校2.4万多所,都呈增加的趋势。特别可喜的是,按需施教,定向培训,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已经开始岗位职务培训的试点,职工教育正在逐步走上适应经济改革和全面提高经济效益需要的轨道。但是,我们的工作同四化建设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企业抓管理、上水平,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对职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去年召开的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会议和成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职工培训。我们不仅要造就更多更好的专门人才,还要使所有的职工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劳动者,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建设这样的队伍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有很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解决。比如,改革、开放、搞活对职工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及主要对策;搞活企业职工教育,更有效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立社会化、开放型的职工教育办学体系;发挥智力投资的总体效益;实施按需施教,理顺各类培训的关系;领导部门转变职能和观念,正确地进行方针政策的指导和协调服务;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回答,总结新时期中国职工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摆在同志们面前的任务是很繁重的。建议研究会把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组织起来,群策群力,协作攻关,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为发展职工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