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8043600000022

第22章 “闺女:娘家挽留你!”

在河南省漯河市采访时,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建中向记者讲述了一件感人的事:郭寺村的群众为了驻村工作队两名女队员的安全,竟自发地组成巡逻队,在夜里悄悄地为她们站岗。这么深厚的感情是如何建立的?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抽调党政机关优秀干部驻村工作,是河南省推动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2001年,全省就有43000人分赴10000个村协助工作。2002年,全省又抽调50000人组成第二批工作队。到郾城县新店镇郭寺村驻村的漯河市妇联副主席周红霞、妇联办公室主任孙向阳,就是其中的两位。

应记者要求,周红霞带记者回到她刚刚离开的郭寺村。虽然已经完成了驻村任务,但这位从小到大都在城里生活的女干部仍然开口闭口称郭寺村为“俺村”。当记者对此表示诧异时,她解释说:“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回到单位,我都是这样说。我已经习惯了。而在‘俺村’,年长的管我叫闺女,年轻的管我叫姐姐。许多人对我直呼其名,很少有称职务的。我们把郭寺村当家,郭寺村的群众也都把我俩当成自家人。”

然而,她俩一年前进村时,群众对她们可不是这个态度。有些群众一见来的是两个腰细、肉嫩、水灵的年轻人,心里便不拿她们当回事。有人说,还不是下来做做样子,应付一下,待不了几天就得走,啥问题也解决不了。像这样的工作队,俺们见得多了。再说,她们又是妇联的,既不管钱,又不管项目,更没有实权。能给村里带来多少实惠?她们来了,还不得村里花钱招待?许多群众对她们的到来表现得很冷漠。

但是,周红霞、孙向阳进村第一天的表现就令群众感到意外:她们自带床被,自己动手做饭,并不给村里添任何麻烦,而且一来就开展工作。原来,省里早有规定:驻村干部不论级别多高,一律吃住在村,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住宿,不扰民,不给群众增添任何负担。她们正是按照这些要求去做的。

周红霞、孙向阳所面对的是很不轻松的工作:头一次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开大会,等了几个小时才到了三分之一。一连几天,她俩吃不香、睡不好。但她俩不灰心、不气馁,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白天,她俩和群众一起干活,晚上又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群众的疾苦和要求,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基本走访了村里的每一个农户。渐渐地,群众的冷漠变成了热情,干部与群众的隔膜消除了。

在郭寺村,记者亲身感受到了那种鱼水亲情。我们的车一进村,周红霞便打开车窗与路边的乡亲们打招呼,乡亲们见她来了,都十分高兴。略显阴暗的村部里,很快就聚集了二三十人。说起工作队,在场的人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题。村会计郭瑞舟抢先亮起了嗓门:“这俩闺女自打进村未吃过村里一顿饭,未花过村里一分钱。在她们的影响下,再没有人因为吃饭在村里报销了。村里也把钱省下了。前几年村里每年的招待费都有上万元,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一位老农接着说:“为了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她俩多次请专家来村里指导。为了及时补种,她俩和群众一起下田,脸上晒得掉了几层皮。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啊!”一位老人接着讲起她俩去年冬天冒着大雪为村里6个贫困老人送衣被和粮食的情景,眼里仍闪着泪花:“那六床新被,是市妇联干部们一针一线亲手缝出来的,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啊!”66岁的老党员郭长波激动地说:“我看到,老八路作风又回来了!如果干部都像这样,俺还有啥说的呢?”接着,在场的人又七嘴八舌地讲起村剧团创办的经过。原来,郭寺村里打架斗殴、婆媳不合、烧香拜佛的事不少。工作队进村后不久就组织了一个60人的腰鼓队,随后又办起了夕阳红秧歌队。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村农民业余剧团。市妇联还给村里捐献了60个腰鼓、60套服装。现在,村里已有3个人会写小戏。他们根据真实故事创作了12个贴近生活、针砭时弊的小戏。这些戏,已成为教育群众的好教材。一位老农民居然记住了其中的一些台词并当场背给记者听:“扭扭唱唱身健壮,何必磕头去烧香,欢欢喜喜寿命长。”说着,刚从舞阳县演出归来的几位农民演员当场给记者表演了短剧《她为什么不离婚》。记者感到,这出戏确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艺术感染力。这个颇有朝气的农民剧团,是工作队为郭寺村留下的一支永远不走的文艺宣传队。

全村社会风气越来越好了,全村人与工作队员的心也越贴越近了。群众从心里爱护她们,心甘情愿为她们站岗放哨,却一直对她们保密。

她们不在老乡家吃一顿饭,老乡们便悄悄地把鸡蛋、粉条、青菜送到她们的厨房、放到她们的门旁窗外。不止一次,她们清晨推门出来,看见老大娘揣着热馍、端着热粥站在门口等她们。此情此景,令她们热泪盈眶。同样的,她们也把从城里带来或单位、朋友送来的各类食品都毫无保留地送给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工作队的住处成了村里最热闹也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无论大人小孩,有事没事都愿意过来坐一坐。

听说工作队要撤离了,村里有人居然想出“咱大家掏钱买这工作队,让她们留下”的主意。为此,村民们聚在一起议论:如果工作队非走不可,俺们一定要表表心意。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由群众自己掏钱、自己绣面锦旗。锦旗上绣什么?这又让村民们犯难了。有人说绣上“心系村民情暖万家”,有人说要绣上“万古长青”,最后,有人提议就绣“闺女:娘家挽留你”几个大字,才获得一致通过。

可是,这洋溢着浓浓亲情的锦旗至今尚未送出。因为已经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周红霞、孙向阳从未说过一个“走”字。在郭寺村村部记者看到,她俩的床、被及其他生活用具仍然摆在原地未动。她俩隔一段时间还要回村里看看,她们仍把自己当成村中的一员。

2002年,漯河市市委调整了驻村工作队布局,又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驻新联老”的要求,并把联系、帮助老驻点、巩固老驻点的成果作为一项考核内容。这样,周红霞、孙向阳自然也就成了“常回家看看”的“闺女”。用郭寺村一位老人的话说就是:“人走了,心还未走。”她们的心已经被郭寺村的群众留住了。

据漯河市市委副书记吴长忠介绍,通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全市有89个村改变了落后面貌,101个村迈进了先进行列。记者所记的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村、一个工作队,但我们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

(原载2002年6月16日《光明日报》一版,与练玉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