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弟兵文化到职业经理人制度
从“鸿门宴”看楚汉双方的团队建设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楚汉相争初期,处于强势的楚霸王集团,欲除掉汉王集团或逼其就范。
鸿门宴由总顾问范增策划,邀汉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邦赴宴,然后让一个中层干部项庄在宴席上舞剑,借机杀掉刘邦。弱势方刘邦明知是计,却不敢不来。面对严峻形势,刘邦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总经理萧何在后方排兵布阵、严阵以待;战略总监张良亲自到前线赴宴谈判,一面做出各种让利拖延时间,利用楚霸王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项羽的“妇人之仁”性格使其举棋不定;另一方面事前拉拢说服在对方团队做高管的项伯,在宴会上阻拦刺杀;此外为确保安全,刘邦团队派出高级经理樊哙贴身挡酒、就近保护;刘邦经过团队精密运作“打马出城西”,顺利逃脱。
而另一方项羽团队的矛盾在鸿门宴上暴露无遗:范增大权独揽,刺杀刘邦这样的重要决策竟然没有让身为高管的项伯参与,这种团队沟通令人咂舌;项伯在偶然听说刺杀刘邦的计划后,因为张良有私恩于他,竟然向对手泄密,完全置团队利益于不顾,胳膊肘朝外拐;项伯在对手张良的劝说下,认为刺杀刘邦不妥,决定破坏刺杀行动,丝毫没有团队协作的概念;刘邦毫发无损,鸿门宴行动失败,项羽团队竟没有人对此事负责。最后总顾问范增和董事长项羽关系出现裂痕,自家人窝里斗,范增一怒之下砸了一双玉斗,直接批评董事长项羽“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之后,不多久项羽的团队便分崩离析,人心涣散。而刘邦团队在战斗中密切协作,愈战愈勇,最后强弱逆转,将楚王项羽十面包围在垓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刘邦团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团队的构建方法,团队从下海的沛县政府秘书长萧何出任总经理开始,战略总监张良、销售总监韩信,都是高薪聘请,还有期权激励的职业经理人。而项羽一方是典型的子弟兵团队构建方法,家族企业色彩较浓,项羽从叔叔项梁手里继承江东子弟兵团队,把总经理范增称为亚父,亲戚项伯、项庄都在公司任职高管。
缺乏开放力的子弟兵文化传统
不可否认子弟兵团队也有其显著的优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忠诚和凝聚力。项羽的子弟兵团队在初期开拓市场时十分给力,最具说服力的案例便是巨鹿之战中,其他队伍都逡巡观望,项羽率领以江东子弟兵为主力的楚军,破釜沉舟,一举击溃秦军主力,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
子弟兵们之所以敢于拼命,因为他们爱戴项羽,项羽也十分爱惜他的子弟兵团队。《史记》中记载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十分有趣:“妇人之仁”。韩信说,项羽看到士兵生病,心疼得掉泪,怕病号吃不好,把自己的饭菜让出来,士兵们很感激他,打起仗来自然奋不顾身。
然而司马迁又分析,每次有人立了功,应该加官晋爵时,项羽却迟迟不给封赏,拿着官印不舍得送。由此司马迁对于项羽的评价是“匹夫之勇”,缺乏格局。
从现代管理学分析,项羽缺乏格局,跟他本身没有职业经理人队伍很有关系,一个过于强调子弟兵文化的队伍,有其难以弥补的缺陷。
第一,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在项羽团队中,项羽没有主见,谁跟老板走得近,就能影响老板,结果制定的决策并非团队共识,决策风险提高。
第二,感情太深,反而让项羽团队缺乏科学的讨论机制。范增跟项羽关系亲密时,以“亚父”的头衔大权独揽,说一不二。一旦跟项羽产生矛盾就离职回家,给项羽团队带来巨大的损失。可见有时关系太亲密未必是件好事。
第三,制度容易变形,项羽团队吵开了花,项伯和范增闹翻了,项羽也没法处罚谁,只好和稀泥,一个是真亲戚,一个是干亲戚,手心手背都是肉,再明确的制度也难以执行。
第四,对高端人才的激励难以到位。项羽对士兵的关心无微不至,但对于高层干部,则缺乏激励的魄力,这也给项羽团队制造了被挖墙脚的危机。据说项羽封赏时,把印的角磨平了,都不愿赏给有功之人。我觉得主要原因倒不是项羽为人小气,而是有家族企业色彩的组织,责权边界不清晰,就像股权结构不清晰一样,很难进行公平的股权激励,这和前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则是因为感情太深,激励的问题也很难摆到台面上来充分讨论。
第五,跨地区扩张中就水土不服。刘邦的队伍是五湖四海的,而项羽的子弟兵早先带着打天下的热情所向披靡,但到了关中这片可成就帝业的好地方,就待得不习惯。特别是过了一段好日子以后,战斗热情也衰退了,就想家,特别是富贵还乡,最后给刘邦搞个四面楚歌就全开小差了。我跟张大中先生有多年的交往,当年大中电器在北京市场非常成功,国美、苏宁两大巨头夹击都撼动不了大中电器在北京的市场地位。但是大中电器一旦想跨地区发展,到了外地就玩不转了,在北京就赚钱,到外地就亏损。后来我跟大中先生聊天中,相当于复盘当年的战略选择,他觉得最大的遗憾是,在早期没有意识到建立一支“五湖四海的团队”,大中电器都是以北京人为主的骨干队伍,这些伙计在北京干活很卖力,但北京人谁愿意去安徽、河北发展呢?所以这支团队要往外扩展的时候,士气就不行了。
第六,团队建设缺乏开放力。子弟兵系统容易产生强烈的“求同”意识,对“存异”者会产生极强的排他心理。项羽早期带着子弟兵破釜沉舟,大家同心同德,确实能打胜仗。但是子弟兵越打越少,后期人员补给显得相对困难。特别是强烈的“求同”氛围已经形成,如再招募的新人不是“同乡”,则很难融入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降得非常快。同样的原因,子弟兵系统对高端人才也缺乏吸引力。另外,刘邦团队很容易把招募的新人融入团队,甚至通过并购把整个团队收入麾下,并能很快融合,因为他的团队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来者很容易融入。所以韩信作为“外人”,在项羽的团队中容易受到排挤,没有发展空间,干脆跳槽,投奔了刘邦,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以上这些原因环环相扣,最后导致英雄盖世的项羽在和刘邦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中国商业传统的真问题
子弟兵文化在创业中有适用性,也有很大的局限,是中国商业几千年来延续的普遍问题,相对于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逐渐形成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来说,中国商业的职业化总体上发育并不成熟,而这在餐饮行业表现得尤其明显。
《学不会》一书中总结,海底捞的管理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列举了两点:第一,给一定级别的员工,每月寄钱到其父母家,帮助员工赡养父母;第二,给员工充分授权,副总有一百万的决策权,以此类推。书中夸奖这是管理的艺术,别人学不会。
其实如果我们有足够开阔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储备,就知道这是几百年来中国传统商人一直沿用的管理技巧。在那个社会信任体系缺乏的时代,当时连电报都没有,当年山西晋商作为东家,把掌柜派到外地,生意一直做到外蒙古、俄罗斯时也面临着“掌柜携款跑了怎么办”“吃回扣怎办”“不忠于东家怎么办”的问题。
当时的晋商除了对外派的掌柜和伙计以“身股”分红的激励机制,统一安排住宿的福利制度,还形成了一套比今天《学不会》总结得更成熟的方法:一是大家统一居住,生活上既可以相互照应,又可以相互监督;二是照顾伙计们在老家的福利,都是把钱寄回老家去,知根知底,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叫“认土不认亲”。
后来的民国山西豪强阎锡山队伍有一句话: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言下之意是:跟你不是老乡,你就缺少高层的发展前途。这正是那个年代维持信任的办法。海底捞虽然只寄部分工资给老家,但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同样形成一种情感的约束。张勇说过,我把养老金寄回家,你不好好干,家里人都骂死你。而《学不会》的作者却没有品出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我们抛开文艺的思维,可以推测一下,以现在的生活标准,即使海底捞的高管拥有一百万的自由支配权,但一百万在北上广都不够买一套房,一百万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何况父母都在老家,高管拿着这一百万也不够移民。再说老家都在简阳,高管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说到底,还是子弟兵式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在一个阶段的火锅店管理上也是因地制宜,很适用的。但那本书的作者把它夸张为别人都学不到的创新秘笈,这绝对是学术视野狭隘所致。
传统餐饮的师徒制和绝味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像海底捞的管理团队建立在师徒制的传帮带基础上,在海底捞,老板张勇是副总杨小丽的师傅,杨小丽是北京大区经理袁华强的师傅,袁华强是北京某小区经理林忆的师傅,除了张勇自学成才,其他人都是靠师傅的发现和培养。在师傅的悉心培养下,这些店长及经理逐渐出师,独当一面。师徒制亲情化管理,徒弟对师傅感恩戴德,信任度高,指哪打哪。团队齐心协力打下江山后便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传统的食品店也多是师徒制,像“鸭脖王”当年也是带几个徒弟干,感情也很紧密,整天一起喝酒吃肉,他们也许干上十年也可以开出几家店来,但这种师徒制的扩展就很有问题了。
绝味并非不讲感情,我也见过老戴和他的干部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但与海底捞不同的是,在创立之初绝味就制定了一套清晰的职业经理人系统。在绝味的职业经理人体系中,职业经理人和老板、股东之间,通过科学的决策体系让大家来规定其中的责权边界,约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老戴当初对职业经理人的承诺是:“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一份充满激情的事业”;通过工资、奖金、股权激励来约定跟经理人的报酬,“工资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奖金用来和家人旅行,分红保障衣食无忧的未来”。在绝味蒸蒸日上的今天,这些承诺一一兑现,整个团队干劲热火朝天。
师徒制的企业员工关系紧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海底捞郑州片区也录用过一批大学生员工,不久这些大学生便不断离职。有人认为,这些大学生自视过高,背后是学而优则仕的中国传统,放不下身段来服务别人。但在海底捞工作的大学生却认为,这是企业行为的一种折射,企业环境不适导致了员工的离职。
诚然,在海底捞师徒制下,师傅带徒弟,总喜欢找同类,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不怕吃苦,容易互相理解和认同,乃至欣赏。海底捞主流员工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子弟兵文化。外来的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会有一种无所适从感,从而很难融入原有的体系,没有清晰的职业上升路径。
绝味职业化的经理人队伍开放性强,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可以不断招兵买马。最初的经理人是老戴曾经的同事、商场的伙伴,后来慢慢有合作过的供应商、广告公司经理、咨询公司顾问,最新加入的有高薪招聘的上市公司经理、外企高管。在绝味团队中,早期的经理人工资低但股份分红多,后期的经理人没有股份或者股份少但薪酬高,团队整体感觉相对公平。
师徒制下,很难产生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的法治文化。企业规模不大,店面不多时,老板或者高管齐心协力也能管得过来。企业规模大了,店面多了,层层管理,总有管不到的地方,需要科学的管理,需要规范的流程和合理的制度。
流程与制度本身的建设不难,难的是员工的配合。师徒制有很多感情因素,海底捞的老板帮助徒弟还债、看望生病的员工等,这种亲情化管理就像项羽爱惜士卒并没有错,当领导的对员工有一副好心肠是应该的,没有好心肠的领导难有人追随。只是过于亲密之后会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很难就事论事。师徒制更强调师傅对徒弟某项能力的认可,师傅决定徒弟的升迁,而师傅对于徒弟在儒家传统下并不是一种人格平等的关系;而流程和制度考核下的升迁,要求员工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一定的文化素质。
在绝味的职业经理人系统中,大家相对平等,关系相对简单,按规矩做事,让升迁考核说话。通过流程和制度的建设,打造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高质量团队,并通过绩效考核来进行团队优化。
传统餐饮的瓶颈和绝味的大扩张
《学不会》一书中说:一、海淀捞不需要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咨询公司可以给海底捞做顾问,因为管理是艺术,不是科学,职业经理人和咨询顾问插不上手。二、海底捞有大量的现金流,不缺钱,不需要资本市场的投资。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走马观花得出的结论,并没有对海底捞这样一个有特色的企业的成功做出透彻的理解,对于今天的中国商业界是非常有误导性的,没有捕捉到问题的本质。
海底捞不是不需要职业经理人和顾问,而是职业经理人和顾问融入不了子弟兵团队,开展不了工作。海底捞不缺钱是真的,但是反映出海底捞另一个问题:海底捞扩张乏力,有了钱为什么不去扩张自己的生
意呢?
海底捞管理文化以乡土信任为前提,通过师徒制发展成定型的子弟兵文化,使其扩张乏力。《学不会》中说,海底捞能开多少家店,取决于有多少可以当店长的员工。其实是说,有多少可控的员工可以信任,其实值得信任的人不少,但建立信任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