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血染的王冠
7843300000009

第9章 吕后“称制”:女人玩政治

司马迁论女人

哲人之所以成为哲人,那是因为他们和一般百姓不一样。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他们看问题的方式是独特的,他们能看到常人所看不见或者不愿意看到的东西;他们说出的话,一般人就是跳起来,也够不着那个水平。

中国最顶尖的哲人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这可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想,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大概是那个时代天下没有一统,谁想说话尽可以可着嗓子喊。而大家都可着嗓子喊,难免嘈杂,于是就想分个高下。

哲人分高下不像武林高手,徒手或者拿兵器,比试一下就行,哲人的竞争只能是吵架,用句文明一点的话来诠释,就是辩论。

辩来辩去,就有了辩证法。

常人没这个历练,往往就不懂辩证法,不懂辩证法,说话就偏颇、好走极端,让人抓住话把子、踩住尾巴。

比如说对女人的评价。

民间有那么一句话,说“女人是祸水”。这句话,其实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事实上看都是不周延的,因此今天还有人这么说的话,马上会招来至少一半人口的唾骂。

而懂得辩证法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宁可把话说唠叨一点,也不会以偏概全,给人留下把柄。

老子喜欢把话绕来绕去地说。孔子也是,从这头说出的话从那头又能够收回来,他说这叫“叩其两端执其中”,于是他们俩都成了辩证法大师。

司马迁研究历史不研究哲学,但他崇拜老子和孔子,因此他也很懂得不少辩证法。在评价女人究竟是不是祸水的时候,司马迁的观点很容易得到女权主义者的赞赏。可惜今天的女权主义者文化知识少了点,没有发现司马迁在两千年前就是他们的知音,不然一定会对之大加表扬的。

司马迁写《史记》,在《外戚世家》中专门讲了一段话。他说:一个好的君主不光凭自己品德高尚,还要靠夫人贤德。夏朝兴起是因为大禹娶了涂山氏,虽然它的亡国之君桀宠爱妹喜;殷商振兴是因为简狄的原因,尽管人们总是将其灭亡归罪于妲己;西周兴起和姜原、大任(周文王的母亲)两个女人的功劳密不可分,尽管西周的终结和褒姒有关。

对于笔下的历史人物,司马迁总是采取两面观,不光记录他的一个方面,同时也记录下另一个方面,这样便使得人物有了客观性。比如他记录刘邦的大气和大志,也记录他的无赖行径;他记录项羽的英勇豪迈,也记录他的狭隘偏执。在记录刘邦的老婆吕后的时候,他着重刻画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罕见的残忍和凶戾,也表现了她的刚毅和睿智。

通过《吕太后本纪》我们知道,吕后有着不亚于刘邦的政治才能。她的阴谋权术和政治手腕,历史上唯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两人可以媲美。

而有着这种天赋的人,在权力唾手可得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放过机会的。

下面我们言归正传,进入本章的情节。

刘邦的老婆是辣妹

吕后的本名叫吕雉,字娥姁,父亲职业不详。不过,他能和沛县县令拜把子,说明至少不像刘邦仅仅是个不上台面的村干部(刘邦的职务是亭长。有人说亭长相当于今天的乡长,也有人说只相当于村委会主任这个级别)。

那一年,吕太公在老家得罪了仇人,躲到沛县县长这儿来。

县长家来了贵客,当地稍有头脸的人纷纷前往拜贺。

去县太爷家拜贺,照规矩不能空着手,得揣个红包,不管厚薄,总之表示个意思。

当时,萧何当着沛县的办公室主任,他替县令把着门,进来一个,收一个红包,凡送钱不满一千的,连正厅都不让进,只能坐在堂下等着喝酒。

刘邦也来了。

他这人本来就懒惰,不肯种田,也不会做生意,手头有两个钱都花在吃喝嫖赌上了,哪有余钱给县太爷送礼?

但他又不肯坐在堂下受白眼,于是弄了个假红包,里面一分钱都没有,却大声喊着:“我送一万钱!”

这可是一份大礼。

消息传到里面,吕太公大惊:没想到沛县这地方还真有大腕哪!于是赶紧亲自起身,把刘邦迎了进去。

刘邦倒一点不惊慌,反正他撒谎撒惯了的。但吕太公却很留意他。

刘邦进去后,毫不谦让,大大咧咧往上席一坐,对席上的客人荤的素的笑骂一通,吃起肉、喝起酒来不管不顾,就像饿了三年一样。

旁人都不怎么高兴,吕太公却很高兴。

吕太公这人喜欢给人看相,他仔细端详了刘邦一阵:哇塞,不得了,这小子有种,将来要大发的。于是当即打定主意,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他。

喝完酒,吕公把刘邦留下,刘邦还以为干嘛呢,原来吕公跟他商量婚嫁的事,刘邦心里可乐坏了:嘿,乍着胆子来骗酒喝,还喝出一个媳妇来,老刘家祖坟要冒青烟了!

吕老太可不愿意了,朝老头嘀咕:“你总说这个女儿聪明伶俐,将来要大富大贵的,县令都看上她了,你却不答应——咱们还寄住在人家这儿呢——竟要把她嫁给一个穷小子,你抽风了不成?”

吕太公脸一板:“你知道什么?这事用不着你插嘴!”

就这么着,快四十的老光棍刘邦白捡了个比他小十五岁的靓妹做老婆。

要说吕雉还真不是等闲妇道人家,她的政治天才很早就显露了出来。

那时刘邦押着一帮人去骊山替秦始皇修陵墓。是人都知道,去了那儿九死一生,能活着回来算万幸,当然都不愿去,于是路上一个一个溜号了。

刘邦算一算,等走到咸阳,劳役们也剩不下几个,自己照样要吃枪子,便干脆做好人,把大家都给放了。

放走了劳役,他心里免不了打鼓,当晚便喝了许多酒。俗话说:酒壮英雄胆。他顺嘴编了个斩白蛇的故事,以暗示自己上应天命,是真龙天子。

秦始皇东巡,刘邦确信秦始皇是来捉拿自己的,便躲进芒山里。他的哥儿们想找他,总找不着地方,但吕雉进山却一准知道他藏在哪儿。

吕雉就吹嘘,说刘邦躲藏的地方,上面总有一团云气盘绕,只有她才能看见。

这下,沛县百姓都被忽悠住了,大家都想跟着刘邦干革命,将来好混个师长旅长干干。

后来,刘邦出来打天下,萧何呀、曹参呀、王陵呀、周勃呀、夏侯婴呀、周昌呀,还有樊哙、吕泽等一大拨子人便都成为他手下的“黄埔系”骨干。

再后来,革命成功了,到了分蛋糕、杀功臣的时候,诛韩信、杀彭越、灭黥布,都得力于吕后的参与,吕后的铁血手腕和铁石心肠就此暴露无遗。

吕后虽然厉害,但刘邦在世,她不敢造次。刘邦跟她结婚之前就偷鸡摸狗,还跟曹氏妇人生了个儿子,吕后知道,并不做声。后来刘邦登基,身边弄了一大堆女人,她也不反对。她知道“母以子贵”这个规矩:只要自己保持皇后尤其是太子母亲的身份,她总有出头之日的。

何况她自己也不是个守着空房当尼姑的主。她很早就有一个相好,叫审食其。她给刘邦戴了顶绿帽子,只是没人敢告诉刘邦。

在平定黥布“叛乱”时,刘邦胸部中了一箭,半年后驾崩。

大汉王朝这个夫妻店,老公死了,该轮到老婆当董事长了。

吕雉立即采取行动。

她把审食其召进宫,两人彻夜密谋。

吕雉说:“现在朝廷中的大将,都是和皇帝一起从沛县出来混的,刘邦当了皇帝,他们北面为臣,心里老是不怎么舒服。太子刘盈年纪小,在他们眼里是侄子辈,他们不会服的。最好把那些老东西都给收拾了才好!”

审食其有些谨慎,他说:“这事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吕雉说:“好吧。你谋划谋划,皇帝死了的事,咱们先别说,先瞒着,免得闹出事来。”

因此连续四天,宫里宫外,几乎没人知道皇帝陛下已经驾崩。

这四天,是极其紧张的四天。审食其奉皇后之命四处活动。他想,那些大将手握军权,想灭了他们不那么容易,于是便找到吕后的二哥建成侯吕释之,请他帮忙。

世界上其实没有不透风的墙。吕释之接受这么个任务,也拿不出主意,便告诉了儿子吕禄。吕禄把话传给了哥儿们郦寄,郦寄又告诉了他的父亲郦商。

年纪大的人毕竟稳重。郦商听到消息,赶紧去找审食其,对他说:“小子你可别乱来哟。皇上已经死了四天,皇后不发丧,反而想杀害大臣,这可不是那么容易得手的,别鱼没吃到反弄一身腥,到时候连小命都不保!”

审食其一听,吓出一身冷汗,赶紧找吕后汇报。吕后掂量了一下,觉得这事的确没那么容易搞定,不可莽撞,只好宣布发丧。安葬了刘邦之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

善良的刘盈

人家都说儿子像母亲,但汉惠帝却一点也不像他老娘。惠帝这个人,“为人仁弱”,是个良善之人。为了这一点,吕雉多动了很多脑筋。她在世上最后留下骂名,多与这个儿子有关。

汉高祖刘邦还在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对这个懦弱的儿子就不感冒,“以为不类我”,他一次被项羽追击的时候,为了车驾能跑快一点,甚至三番两次要将刘盈推下车去,以减轻车载的分量。

太子刘盈性格既不像吕后,更不像刘邦,刘邦曾经起过废太子的念头。

刘邦想废太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得到一个叫戚夫人的妃子,那妃子不仅美貌无比,而且善于撒娇邀宠,因此受到他十分的宠爱。戚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叫刘如意,这如意性格脾气,刘邦认为与自己很对路,几乎就是自己的再版。戚夫人抓住刘邦的心理,“日夜啼哭,欲立其子代太子”。

女人的眼泪,是十分有效的武器,刘邦被眼泪打垮,果然想破坏规矩,重立太子,但此事被几乎所有大臣反对,最终不得不归于流产。

刘邦向大臣让步有他不得已的考虑:吕后在朝廷大臣中很有势力,她的妹夫樊哙、二哥吕泽追随刘邦从沛县打天下的,都位居高官,且封了侯,而戚夫人则孤独无助,如果硬要重立太子,自己死后恐怕朝廷也不得安宁。

促使刘邦最后取消了改立太子打算的原因是:丞相萧何替急惶惶前来找自己出主意的吕泽提了个建议,让他们请商山四皓出面阻止刘邦的一意孤行。

那商山四皓是名传遐迩的隐士,刘邦曾想请他们出面替自己帮忙他们都不肯,而萧何的面子比刘邦还大,为阻止刘邦换太子,他们竟然一齐出马。

这四个人出了马,刘邦知道事情已无论如何办不成了,支持太子的力量太强了。于是他只好让步——这是刘邦生前第一次没斗过自己的老婆。

为了防止吕氏家族势力膨胀,免使戚夫人母子受到伤害,临死之前,他预先做了防范。

他把大臣们邀到身边,杀了一匹白马,与大臣们歃血为盟:从今往后,不是刘姓子弟不得封王!另外,他还安排性格耿直的建平侯周昌做如意的相国,以保护如意日后不受迫害。

订立白马之盟,矛头主要是对准吕氏家族的,吕后心里有数,她把这些账都记在了戚夫人头上。

惠帝继位后,她采取的第一项行动就是对戚夫人实施报复。

她命令:将戚夫人囚禁到普通宫女居住的永巷去,拔光她的头发,让她身穿囚衣,用铁链拴着去舂米。

一个曾为皇帝宠姬的美女,现在成了一个犯人,干着从来没干过的粗活,那种心情、那种境况,谁都能想象出来。更何况,永巷里那些负责杂务的宫女,多是从秦朝王宫里遗留下来的老宫女,从二八年华到发齿渐老,已经熬得心理变态了。她们对那些受过皇上恩宠的女人尤其怀有强烈的嫉妒情感,对她们的虐待自然也是变本加厉。

戚夫人受不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一边舂米,一边怀念昔日的生活,一边思念儿子。

戚夫人之所以比吕雉和其他宫妃都受宠爱,除了美貌和善于邀宠,的确有她的长项。她能歌善舞,而且自己能作词,她的词写得会让如今那些连语法都弄不清爽的专业词作家感到脸红。

在改立太子的计划失败后,她曾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给刘邦唱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声缠绵凄恻,连刘邦也陪着落泪。

此番,戚夫人在煎熬之中,又用唱歌来寄托内心的忧愤: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至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刘邦留下八个儿子,除了太子刘盈,其余都分封为王,刘如意封为赵王,尽管还是个孩童,此刻却已经赴任去了。

戚夫人知道远在赵国的儿子听不见自己唱歌,不过是想排遣心中的哀怨罢了。

但是,她忘了隔墙有耳,忘了祸从口出。她尽管曾受到皇帝宠爱,也曾多次当着刘邦的面给他唱歌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她孤立无援,再没有人能够庇护她。她毕竟年轻,没经历过多少真刀真枪的政治风雨,不懂得韬光养晦对一个落难之人是多么重要。

她只顾唱得痛快,却给自己、给儿子带来了莫大的灾难。

吕雉是个多么厉害的人。她听到戚夫人唱歌的内容,心里那份怒气更是不可遏止。她当机立断,立刻派使者专程去赵国,召赵王刘如意进京。

刘如意的相国周昌当初受高祖嘱托,就是保护赵王,不让他受到吕后的迫害,此时,他当然不会让赵王轻易离开封地前往长安。

他挑明了对使者说:“太后怨恨戚夫人,她召赵王进京莫不是想杀他吧?赵王现今正生着病,不能奉召,就请太后谅解了!”

连赵王的面都没让使者见,就打发他回京。

使者空着手回来,吕后当然恼火,她让使者再次前往赵国,如是三次,都被周昌给顶了回来,把个吕后气得破口大骂。

周昌敢公开抗旨,但吕后就是吕后,她总是想得到办法治你们这些不听招呼的家伙。

于是她再派使者前往赵国,这次召的不是赵王,而是周昌。

周昌这下没理由拒绝,只得乖乖奔赴长安。周昌一离开赵国,另一名使者立马赶到邯郸,宣赵王刘如意进京。

还是个孩子的刘如意,在失去保护的情况下,不可能想出什么办法对抗太后,于是跟着使者去往长安。

吕后召赵王进京的意图,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的皇帝儿子当然也知道。

不过,前面说了,皇帝刘盈既不像他的老子,也不像他的母亲,他真正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他带着自己的车驾,亲自来到长安门外的霸上,迎接从赵国回来的异母弟弟。兄弟俩相见后,他让弟弟坐上自己的车,两人一起进了皇宫。

进宫后,他让赵王和自己住在一块儿,两人同起居、同饮食,让母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吕后气得牙痒痒的,但是又奈儿子不何。

不过,百密总有一疏。吕后有心杀赵王,每天都窥测机会,总能找到时机。

不久,时机来了。

冬天,万木萧疏,正是打猎的好天气。这天刘盈要去打猎玩儿,于是起了个大早。弟弟刘如意贪睡,起不来床。他替如意盖好被子,并自言自语对弟弟说:“你好好睡,等会儿我打猎回来了,我们再一块儿玩”。说完,披挂好弓箭,带着大臣和随从出了宫。

尽管冬天外出打猎很过瘾,但他惦着弟弟,还是天亮不久就回来了——他怕弟弟出什么意外。

可是,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看见了一幅凄惨的图景:异母兄弟刘如意七窍流血,死在自己的床上。

很快,他又看见了另外一幅比这凄惨得多的图景。

几天之后,母后吕雉亲自带着他去参观一处地方。皇宫到处金碧辉煌,唯有那个地方既偏僻、又肮脏——那是宫里杂役们的厕所。

到了那儿,母后指了指里面,让惠帝进去好好瞧着。惠帝疑惑地进了厕所,只见厕所的角落里一个奇怪的东西在微微抖动。

那东西看似像人,却没有四肢,眼睛瞎的,耳朵聋的,嘴巴哑的,看不见、听不见,也发不出任何声音。有人进来它一点也不知道。它的身上臭烘烘的,爬满了白花花的蛆虫。

惠帝问:“这是什么?”

母后冷冷一笑:“是人彘!”

彘者,猪也。母后把这个东西叫作“人彘”,它一定是个人,那么是谁把一个人弄成这个样子,而这个人又是谁呢?

他再问,答曰:“戚夫人!”

惠帝一听是戚夫人,头上犹如响起一声晴天霹雳!戚夫人过去的美丽形象和眼前这怪物般的东西之间反差是何其大!瞬间,他脸色煞白,手脚冰凉,控制不住地大声悲哭起来。

惠帝受的这番惊吓让他的心理蒙上了再也无法抹去的阴影。

他生病了,长达一年不能起床。吕后找来医生百般调理,惠帝的身体方有好转,但他精神遭受的打击却再也无法痊愈。

他不见母亲,让人转告对母亲的诅咒:“您的这些行为不是人所能做得出的。我虽然是您的儿子,决不能像您这样来对待众生、治理天下!”

这无疑是一份绝交宣言。

尽管身为母子,性格脾性和人生观念的不同,依然不能使他们成为同盟。

但吕后的力量太强大,软弱的惠帝不能改变她,只好扭曲自己。

从此,他整天沉浸在酒宴和女人当中,不再参与朝政。他的身体很快因此而垮了下去。

他虽然不理朝政,整日寻欢作乐,其实心里还是如明镜一般清醒。父母出身都是平民,他们没有丝毫的贵族气质和修养,但惠帝从小在张良、萧何等一帮大臣的熏陶下,在老师的教育下,对诗书礼节慈爱孝悌之类的东西有一种真切的向往。

他继位第二年,他的异母兄弟楚王刘交和齐王刘肥前来朝拜,他为两位兄弟举行家宴。

齐王刘肥是兄长,他便不按君臣之礼,而是按家礼让齐王上坐。吕后见此情景,心中甚是愤怒。刘邦在与自己结婚之前和曹氏偷情生下了这个儿子,她过去从来没说什么,但其实心里一直存有大妒忌。她让人端来两杯毒酒,放在桌上,让齐王向惠帝敬酒祝寿。

她的阴谋是,齐王祝寿,必须端杯饮酒。两杯酒无论端哪杯,他饮下后都必死无疑。而惠帝以皇帝之尊,是可以端坐不动,不必饮酒的。

谁知齐王听从吕后之命,起来祝酒,惠帝也按照兄弟礼节,站起身来,向在座各位兄弟祝酒,而且,他抢先端起面前的一杯毒酒。

吕后见此情景,不禁大惊失色,赶紧上前将惠帝手中酒杯打翻。

比起惠帝,齐王的确更为老道。他见吕后举止慌张,心知酒中大有猫腻,于是不肯再喝了。他假装醉意,让人扶着出宫。为了避免吕后的追杀,他竟然上了一封书,表示要把自己封地里的一座城池献给鲁元公主,信中,他恭敬地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按鲁元公主为吕后之女,其实是自己的异母妹妹。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是把她的身份提高了一辈,成了自己的母亲辈。他以这种自降身份的做法,赢得了吕后的赞许,方得以逃出长安,回到齐国。

惠帝以旷工和故意糟蹋自己身体的方式来报复母亲,吕后没有办法。她只有这一个儿子,不可能改立皇帝。母子俩暗中较劲,使她的担忧日甚一日。

处女皇后和假冒太子

她担忧什么呢?说到底,还是一个字:权!

她喜欢权力,本来希望借助儿子的手来操控朝廷大权,但儿子是一团糊不上墙的稀泥,不仅帮不了自己,现在简直就成敌人了。对此,她只有另想计谋。

刘家的其余王子,她恨不得他们都一个个死掉,而跟随刘邦造反的那帮文臣武将,她几乎一个都信不过。

既然儿子指望不上,如果能早点抱上孙子,自己还能当太皇太后,还能继续掌权。她把希望寄托在这儿了。

惠帝四年,刘盈满20岁了,按理应该举行大婚。

但娶媳妇这件事,皇帝和平民百姓一样,都得听长辈的,自己说了不算。

吕后的心眼很多,谁都比不过。在这件事上,她更是舍得花心眼子。

她的心眼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老公刘邦死了,眼下大汉朝公司我姓吕的当董事长,什么好处都别分给别人才是。

她给儿子选的媳妇,让满朝大臣、王宫贵戚都大跌眼镜:她选择了鲁元公主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惠帝的外甥女、先帝的老丞相张良的孙女张嫣。

这叫亲上加亲!

不过这亲上加亲实在是乱了辈份。好在吕雉文化不高,没读过《周礼》之类的书,这种行为是否违背什么祖训、规矩也就用不着管它了。

规矩可以不管,但事实不能不顾。

小皇后张嫣目前才刚满10岁,连月经都没来,哪儿知道什么男女之事?但这也难不倒吕雉。

吕雉让她假冒12岁。12岁,虽然未成年,但毕竟已经开始发育了。发育了,就有生育的基础,有了基础,自己就能够抱上孙子——这是吕后的如意算盘。

但汉惠帝刘盈再次给了母后一次狠狠的报复。

在大婚的当晚,惠帝和自己的外甥女兼妻子在一个屋里坐着。惠帝不上床,皇后当然也不敢上床,两人就这么在喜庆的蜡烛下木然干坐了一夜。次日,惠帝离开后宫,再也没有回来。小张嫣成婚虽早,但直到去世,据说仍是一位处女。

儿子结婚,吕后可以做主,但儿子不肯上床,吕后无法替代。

吕后为此再度开动脑筋。

人们说:“不怕想不到,就怕做不到。”吕后是什么心眼都使得出、什么计谋都想得出的女人。

儿子跟她斗法,她自有办法应对。她强迫张嫣往怀里揣个枕头,假装怀孕的样子来欺骗外人。等过了若干时候,再从宫女中产下的孩子里挑了一个男孩,说是惠帝的儿子,带进自己的宫里抚养。为了不泄露机密,孩子的母亲自然不能让她活着。

惠帝六年,年仅20多岁的皇帝因心情抑郁和身体衰弱一病不起,竟至驾崩。那个来历不明、尚未记事的“太子”继位,太皇太后吕雉正式“称制”——行使起皇帝的权力来。

吕雉既然“称制”却没像武则天那样“称帝”,于今来看,并不是她不想当皇帝,而是她没有来得及完全巩固自己和吕氏家族的地位,生命就走到了尽头。

从高祖去世到吕后驾崩,其间共历15年。在这15年间,尤其是惠帝去世后的十年间,吕后为扫除刘氏家族和开国大臣们的势力,可谓处心积虑,耗费了自己的心血,耍尽了世间的权谋。她不仅彻底破除了刘邦与群臣关于“白马之盟”的约定,大肆给吕氏家族的人封王,而且用残忍的手段,将刘邦儿子当中稍有实力的王都设计杀掉。

不过,她无法(或者来不及)杀掉所有的开国功臣,诸如陈平、周勃、灌婴甚至她自己的妹夫樊哙等等。这些功臣私下里连成一气,最后为安定刘氏天下立下新功。

刘邦身前在改立太子的宫廷斗争中败于吕后手下,但他对身后的事情还是挺有远见。临死前,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安刘氏者必(周)勃也”!他的临终遗言中有一项:让周勃当太尉(即国防部长)。他的这条最高(也是最终)指示成了大汉江山的护身法宝。

吕后的遗产

现在总结一下:刘邦对于自己死后吕后的种种篡权可能,主要做了三大安排。

一是任命周昌为赵王的相国,以保护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刘如意不受迫害。

二是订立“白马之盟”,防备吕氏家人通过封王逐渐吞噬刘家的权力。

三是安排周勃当国防部长,掌管军权。

不过,吕后对于刘邦临终前的种种安排,自有破解的办法。

前面说了,她通过调虎离山之计,解决了周昌的问题。下面,她将伸出手来抓枪杆子,解决军队的问题。

惠帝死后,举行葬礼。葬礼上,吕后伤心痛哭,却没流下一滴眼泪。

这种奇怪现象被一个15岁的少年看在了眼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老丞相张良的儿子,此时担任侍中(宫廷的侍从官)的张辟强。

要不有人小鬼大这种说法呢。那张辟强在参加丧礼的时候,偷眼看了看太后的表情,心里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悄悄对身边的丞相也是长辈陈平先生说:

“瞧见没有,太后那模样。她的独生儿子死了,可她不敢放声痛哭,您知道啥意思么?”

老丞相被他问得有些懵:啥意思呀?

“你们这些老臣,性命危在旦夕了。”

陈平一听,心里挺紧张:怎么回事?你给说说看。

小张说了:“皇帝这么年轻就去世了,留下个还在襁褓里的儿子。老太后害怕你们这些老东西呢!要想免除太后猜疑,只有一个办法。”说到这儿,小张不肯再说下去。

陈平脊背上汗都出来了。他哪儿肯放过张辟强,硬是逼着小张给自己出个主意。

小张只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您如果现在就上前拜请太后任命她的侄儿吕台、吕产、吕禄等担任将军,掌管禁卫军,太后心里才会安定,你们也就可以免除杀身之祸了。”

陈平得计,立刻上前向太后献上此建议,太后正中下怀,马上颁发旨令,军权就这么轻易到手了。

她果然不再忧虑,放开怀来替死去的儿子哭丧。那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可都是从心里面淌出来的。那份哀痛,旁人也看出,真正表达了母子之情。

有了军权,下一步就考虑全面夺取政治权力了。在这项措施的推进中,她采取了一石数鸟的方法。

她先召开了一个会议,提出一个议题让大家商议。这个议题便是吕家的人可不可以封王。

大家把眼睛都望着王陵。

王陵是从沛县跟随刘邦出来混的,属于“黄埔系”的老班底,现在担任着右丞相一职,官位最高,说话也最耿直。

王陵说:“先帝与我们这些老家伙订立‘白马之盟’来着,盟约里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要封姓吕的为王,可是违约的哟。”

王陵只顾自己说着,没注意吕后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王陵讲完了,吕后扭过脸问陈平和周勃,问的还是这个话题。

陈平、周勃已经看见王陵惹太后生气了,当然不会再去掳虎须。他们知趣地说:“高祖称帝,封刘家子弟;今太后称制,封吕家子弟,道理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不可以。”

两人这么说了,吕后高兴起来,面色大霁,宣布退朝。

下面便是分封。

吕后知道,刘家天下是大家帮着打下来的,好处要大家得,不能吃独食。她先封了一批侯,里面包括功臣之后、刘姓后人和吕家子弟。然后又封惠帝几个宫妃生的儿子为王。

办完这些事,她才进入正题。

她暗示大臣们提议封吕台为吕王,大臣见状,拍马屁还来不及,奏章当即便报了上来,吕后大笔一批,吕家从此有了第一个王了。

不久,她又封自己的妹妹吕媭为临光侯。女人封侯,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绝后的了,也算给女人争了一口气。

再后,吕氏有三人封王(侄儿吕产为梁王、侄儿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吕他、吕更始、吕忿等多人封侯。吕家掌握了禁卫军,太尉周勃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成了空头司令,只好眼睁睁看着吕家的人胡闹。

这期间,她逼着右丞相王陵打报告病退,然后提拔自己的姘夫审食其当左丞相,但审食其不懂政务管理,只能管管宫廷门卫及皇宫事务,相当于自己的办公厅主任。

起先,吕后为了便于控制刘姓诸王,把吕氏家族的女儿们嫁给刘姓诸王为妻子,但强扭的瓜不甜。如意死后,吕后迁刘邦另一个儿子刘友为赵王。刘友不喜欢吕家的女儿,而宠爱别的女子,这让吕家女儿怒火冲天。她瞅个空子跑到姑姑那儿告状,说刘友在背地里诅咒太后,太后一怒之下,将刘友召来京城,却不见他,反而派卫士将刘友困在馆邸,不准出门,也不给饭食,将其活活饿死。

刘友死后,吕后又将梁王刘恢迁为赵王,那刘恢也不喜欢吕家女儿。吕家女儿大约都有太后之风,梁王妻子将刘恢的宠姬毒死,“王悲,六月即自杀”。

短短数年,刘邦三个儿子死于吕后之手。

唯有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肥之子刘章与自己的吕氏妻子相处得很好,两人感情很深,可以无话不说。太后死的时候,吕氏家族要采取行动杀尽刘家子弟和功勋大臣,是刘章妻子将消息透露给刘章,才得以在他们之前动手先发制人的。

吕后这边当政掌权,一切干得风风火火,顺顺当当,却不想按倒了葫芦又竖起了瓢。继位的小皇帝刚到懂事的年纪,宫里就有人悄悄告诉他,他的亲生母亲是太后给杀死的。

小皇帝一听,用稚嫩的嗓音喊起来:“太皇太后杀了我母亲,我年纪还小,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找太后算账!”

小皇帝不懂事,这样的话张嘴就来,根本就没考虑什么后果。

但这话也传到了吕后耳朵里。

吕后很是恼怒,她果决地将小皇帝也关进永巷之中,并以神经错乱为理由,将小皇帝废了,另找惠帝的一个庶子刘弘当皇帝。

其实这刘弘也未必就真是惠帝的儿子,不知宫女跟谁生的。但吕后管不了那么多,让这样的娃娃继位,她继续“称制”便名正言顺,而年幼的皇帝则可由着她任意摆弄。

刘家的子弟已经被灭掉了多半,在吕后眼里,不听招呼、能够闹腾的几乎就剩不下了。

刘邦的庶长子刘肥早就乖乖俯首低头,将自己的身份降到孙子辈去了。刘肥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刘襄继任齐王,但吕后已经通过种种手段,将齐国旧地分成四块,所以凭刘襄的实力是闹腾不起来的。刘襄的弟弟刘章又被纳为自己的侄孙女婿,他对老婆恩爱有加,不会像过去的赵王和梁王那样净喜欢妖媚惑主的狐狸精。

只是,还有那么些功臣勋戚没有摆平。尽管已经实际上拿掉了他们手中的军权,但军队当中,他们部下众多,威信也高,要是有心作乱,还是很难对付的。

吕后担忧他们,但是却找不到理由对他们进行打击,更主要的是,她自己的精力已经不够用了。

她年已61岁。也许过度运用权谋耗尽了她的心血和体力,这一年,她一病不起,自知康复无望,便将最器重的两个侄儿招到床前交代后事。

吕禄已经受封赵王,任上将军,掌管北军。吕产受封为梁王,掌管南军。皇宫卫队主要由南、北两军组成,掌握了这两支军队,便等于掌握了中枢禁地。

但吕后依然不放心。

她知道,要论心狠手辣,两兄弟不比她差,但要论斗智斗勇,那他们就差得远了。稍有不慎,错失一招,他们俩将尸骨无存,吕家也会要弄到自此绝后的。

为了吕家不绝后,吕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

她说:我死了,埋了就埋了,你们不要送葬。

她说:你们把守好宫门,千万别给图谋不轨的人有机可乘。

她说:你们都已经封王了,这违背了高祖的遗训。大臣们多有不满,你们应该心里明白。

她颁布诏命,命吕产为相国,把吕禄的女儿许配给那位还在穿开裆裤的皇帝做皇后。

她知道自己的姘夫审食其玩政治智商也不够,便委托他做皇帝的老师:“好好教育那个孩子,别让他像他不争气的父亲和哥哥一样”!

交代完后事,她总算略略放了心。她想:我已经把一切安排好了,这俩侄儿总不至于那样草包吧,好歹也得让吕家多风光几年,不然我杀那么多人,造那么多孽,不都白干了?

作乱

吕后死了。她的亲友团(古书上叫做“诸吕”)果然听从遗命,不去送葬,而把这件隆重的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他们干啥呢?

那吕禄和吕产把皇宫大门一关,便躲在里面谋划开了。

姑姑这样安排,姑姑那样教导,临终指示作了一大堆,里面应该有一层没有讲透的意思。

这层意思应该是:夺权!

他们不是已经夺了权了吗?俩人一个当相国,一个当司令,军政大权都在手里呀!

可是,这个权力是委托权,不是所有权,按照游戏规则,委托权是随时随地可以撤销的。

他们脑子还不太糊涂,他们知道那个所有权才是永久的权力。

他们想要所有权——这就显得有点利令智昏了。他们没有仔细想一想,当年姑妈垂帘听政,威风八面,都没敢动那个所有权,是为的什么。这天下毕竟姓着刘,那些功臣勋戚都是冲着这个姓才三叩九拜的,如果天下不姓刘了,他们凭什么要屈尊称臣?

诸吕的计划是:先把剩余的那些大臣和刘家子弟统统解决,以完成姑妈未竟的事业,然后,便可以给天下改姓,把小皇帝赶下去,把所有权拿过来。

这是一项隐秘的计划,只能搞地下工作,保密是第一要务。

但保密只能对外,对内是无法保也无须保的。但凡只要姓吕,胳膊肘子还能往外拐不成?

可恰恰这个观念害死了他们。

吕禄的女儿、朱虚侯刘章的爱妻得知了吕家将发动叛乱的情报,她害怕夫君被诛,也害怕吕家事情弄不成而败露,便与老公商量怎么办。

刘章是个有性格的人,他当机立断,传信给哥哥齐王刘襄,要他发兵前来剿灭诸吕,然后乘机登上皇位。

这个诱惑太大了,刘襄马上答应,并举兵西向。

诸吕得知消息,不免有些慌乱。他们调兵迎敌,但自己又不会打仗,便派大将灌婴出征。

那灌婴是元老了,当初和高祖打天下,吕禄、吕产还不知在哪儿尿炕呢,现在却受他们指派,去和高祖的孙子打仗,他心里当然不舒坦。他采取了首鼠两端的办法,军队开到荥阳,便停留不前,派人暗中与齐王联络,表示自家人不打自家人的意思。

此时,老相国陈平、老太尉周勃,一个将、一个相,都是高官显爵,但实际上早被架空,平日在家闲出鸟来,心里一直暗暗地盘算着等太后死后翻变天账的。事实上,在太后病重时,他们相互已经有些勾结,打哑谜一般试探着对方的心理。听到齐王起兵,他们一齐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开始活动。

周勃是个武人,自然更冲动一些。他主动跑到陈平家里,请陈平拿主意。

陈平当宰相的,琢磨人早琢磨透了。

他说,曾经也当过宰相的老臣郦商,有个儿子叫郦寄,这个郦寄和吕禄是朋友,吕禄对郦寄,那是好得连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那又怎样?粗人周勃不解其意。

眼下作乱的是吕家,如果作乱成功,得益的也是吕家,他郦家当然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羹,但风险却太大。以郦家的智商,他们肯定会算一笔收支账。吕家造反成功,最多给你个侯爵或相国什么的,但失败了呢,却是满门抄斩。

现在吕家人发疯了,不可劝,也劝不了,但郦家却可以晓以利弊,让他们权衡轻重。

但郦家并没有参与造反呀。

他没参与,可以动员他们参与——当然不是让他们跟着吕家一起干,而是想法让他们阻止吕家胡闹。

高,实在是高!

周勃听陈平一番演义,心里明白了。他把大腿一拍,一边赞叹陈平的高见,一边派卫士把郦商那老头给控制起来,然后找郦寄做工作,让他去劝阻吕禄。

事情到了紧要关头了。

最后的结局证明,吕后之所以发了那么多临终指示,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是对侄儿侄孙们的能耐不太放心,而她的担心最后竟成为了事实。

姑母虽然把权杖塞进了他们手中,但他们只会捏着,却不会使唤,就像中国足球队一样,临门一脚的功夫实在臭。

在这个时候,二吕却犹豫了起来。

他们之所以犹豫,有三重担心:一是担心在朝廷内的周勃和刘章两人不可靠,会与他们作对;二是担心打不过齐王的兵;三是害怕领军大将灌婴叛变。

而朝廷中所有大臣都站在一旁看热闹,不肯出手相助,连一句表示赞助的话都不说,这更让二吕心里慌乱。

他们催促灌婴赶紧与齐兵交战,那边只要一交战,三重担心便去了两重,这边便可动手解决周勃等人。

正在犹豫当中,吕禄的朋友郦寄叩门来了。

郦寄说:“你们哥儿几个这样闹是不行的。齐兵势大,又联合了楚王,灌婴明摆着不肯听命,再这样下去就麻烦大了。吕禄你的封地在赵国,却不去就任,手握军权不肯放,当然会引起众人猜疑。这样,我来教你一计:你干脆把军权还给老太尉,再请吕产交出相印,你们俩回到封国去过太平日子,享享清福,该多好?免得成天在这儿担惊受怕的。”

诸吕几乎就是抱着奶嘴子长大的,从没亲身经历过什么凶险。过去有老太后罩着,哪怕外面血流成河,他们照样可以坐在大树下看风景。而现在,就连吕禄都一个脑袋变成几个大,里面乱得像一锅浆糊,已经丧失了判断能力。

他居然认为郦寄是替他考虑,为他着想,替他分忧解难。

他答应了郦寄的建议,准备将将印解下交给周勃老头。

解下之后,又觉得似乎哪儿不妥,于是赶紧让人先将此事向吕产和吕家尚健在的老人们汇报。但这些人也恰应了那句话,叫龙多不治水,鸡多不下蛋。他们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结果,这事又搁下来了。

见吕禄有些气闷,郦寄便说:“既然你们吕家意见不统一,不如去打打猎,放松放松,也比在宫里面发呆强。”

吕禄便跟着去了。路过小姑吕媭家门口时,他进去探望小姑。吕媭听说这个软弱无主见的侄儿要放弃兵权,而且这个时候还有闲心打猎,不禁大怒。她骂道:“你身为将军,竟要放弃军队,你笨到家了你!”她一边骂,一边把自己的珠宝首饰之类搬出来,往堂前地上乱抛:“这些东西反正都将是别人的了,用不着替别人去保管”。

见老太太气哼哼的,吕禄不敢劝阻,也不敢解释,只好讪讪而退。

吕媭虽然不如姐姐吕后那么会玩弄手腕,却也是个直觉力很强的人。这个时候,形势的确瞬息万变,机会也是转瞬即逝。

铲除诸吕

双方相持不下,都在等待对方的破绽。一个月之后,平衡被打破了。

突变发生在郎中令贾寿出使齐国回来之时。

前面说了,诸吕在等待灌婴和齐军交战,但灌婴一直按兵不动,于是他们便不敢贸然动手铲除朝中异己。为了摸清敌情,他们派贾寿去齐国谈判,贾寿把摸到的情况带了回来。

在相国府的汇报会上,他对吕产说:“灌婴已经和齐王、楚王联手了,他们准备联合进攻京都,诛除诸吕。阁下您已经处于被动地位了”。他建议,要想转为主动,只有一个办法:赶紧进宫,挟持皇上,以皇帝之命,发号施令,才可控制局势,遏止政敌!

二吕都是个优柔寡断的性格。吕产接受了贾寿的意见,却没有立即行动。做惯了公子哥儿的他,哪里懂得“时间就是金钱”甚至时间就是性命的道理?

而当时旁听汇报会的另一个人——此人是前丞相曹参的儿子、御史大夫曹窋——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会一散,他立刻跑到陈平和周勃那儿,如此这般打了一个小报告。

官场上之所以小报告会盛行,就是因为它有作用,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平时总反对小报告,说它这样不好那样不妙,那是因为它确实常常会扰乱人心。但是,官场本身就是一个阴谋盛行的场所,小报告作为阴谋的一部分,不过是一个附属品而已,因此,有些人尽管嘴上反对小报告,其实内心还是热衷这东西的。

周勃生怕吕产抢先进宫,如果他进宫后挟持皇帝,再假借皇上的名义颁布旨令,便不好对付了。他赶紧骑马赶到北军驻地,却由于没有印信,被挡在门外不得进去。

皇宫里的戒备就是这么森严,哪怕您是国防部长,要进禁卫军的驻地没有手续也不成。

好在当年和周勃一起随同刘邦起义的一位老战友的儿子正替皇上掌管调兵的符节,便冒死借给他一用,他凭着这个才进到里面。为了防止吕氏狗急跳墙,他又招郦寄过来,让他把吕禄的将印骗到手。郦寄玩这个是老手了,他赶到吕禄跟前,左哄右哄,把吕禄忽悠得没一点主意,乖乖将将印解下交给郦寄,郦寄将它奉送到周勃手中,周勃这才理直气壮开始调兵。

当然,他好久没有直接掌管军队了,不知士兵们头脑里有些什么想法。为了保险起见,他要试探试探。

他把士兵们集合起来,然后公开说:“今天,是刘、吕两家决斗的时刻了。我先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效忠吕氏的把右膀子露出来,效忠刘氏的把左膀子露出来”!

出乎他的意料,士兵们竟然都亮出了左膀子,这让周勃大喜过望。原本他心里还有些忐忑,生怕士兵们甘为诸吕卖命,那么自己这把老骨头弄不好就要丢到这儿了。这下好了,姜还是老的辣,将也还是老的有威望。他把一颗悬着的心放回到肚子里去了。

话分两头。

周勃这边控制了北军,吕产并不知道,他带着南军朝皇帝住的未央宫进发,准备挟持皇帝。陈平得到情报,赶紧让周勃拨出1000人马给朱虚侯刘章,让刘章领着前往阻止。在未央宫门前,两支禁卫军相遇,听从各自的将令打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吕产完全是个银样镴枪头,没几个回合便败走。他见宫门已经被包围,无法脱身,竟躲进郎中府的厕所里,被刘章搜寻到后,一刀杀死,结果了性命。

二吕既死,其余更不足虑,于是“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吕禄被杀,吕媭则被鞭打而死。可怜吕后苦心经营的吕家朝堂,在她死后仅两个月就彻底覆亡,功臣勋旧,没有一人一姓对他们吕家援手相助的。

吕氏既亡,丞相便下令:各路兵马各归本位。齐、楚之兵返国,灌婴亦撤离荥阳回到京城。

庙堂之上的小皇帝,虽然在刘章带兵闯入未央宫并诛杀吕产之后,立即派遣使者持符节表示支持和慰问,脑筋算转弯快的,但他毕竟是吕氏所立,而且他到底是谁的孩子十分可疑,大臣们一致认为必须拥立新皇帝,来彻底清算吕氏篡权的那段历史。但谁适宜当新皇帝,则有一番争论。

齐王刘襄实力强,又是刘邦的长孙,这么溯源,原本有资格获继承权的,他一家三兄弟都眼巴巴期待着呢,但刘邦的堂兄弟、琅琊王刘泽表示坚决反对。

刘泽曾遭刘襄欺骗,这口气一直憋在心里。不过他提出的反对理由让大臣们都感到十分正确。他说:

“刘襄的母亲家也和吕后一样,十分厉害,尤其是他的舅舅驷钧,简直是个恶棍般的角色,如果驷家掌了权,大伙儿免不了又得重受二遍苦,重遭二茬罪。”

大臣们实在被吕后弄权杀人如麻给搞怕了,这个理由一提出,获得了一致赞成,于是决定取消刘襄的继任权。

那么让谁来接班呢?根据刘泽的思路,大家想来想去,决定从刘邦的儿子当中进行挑选。刘邦所余三子当中,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一直不受宠爱,被冷落在一旁,故而不引人注意。吕后对刘邦生前的宠姬们百般虐待,并将她们幽禁在宫里,唯独准许薄姬出宫居住。薄姬当然也有弟弟,但她弟弟薄昭性格和姐姐一样,温和良善,不事张扬,绝对不会像诸吕那样嚣张跋扈。冲这一点,大臣们共同拍板:皇帝就归刘恒了。

尽管大臣们挑选皇帝,并没有按照继位的资格序列,也没有按照贤能标准,而是标新立异弄了一条“母家人品”的标准,不过,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吧,刘恒果然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皇帝,从他手上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小结

吕氏篡权这一章就要结束了,读者一定会对吕后的残暴冷酷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厌恶心理。不过,我们前面介绍了,司马迁老师在看事物包括看待女人,善于采取两面观的方法。他在对吕后一生作总结时这样说:

孝惠皇帝、高后(即吕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治国能治到这个分上,已经相当不错了。

吕后玩政治,弄权术,搞阴谋,有个范围,全部在皇宫范围内进行,从不影响、骚扰百姓,不像后世的政治运动把整个社会都搅成一锅粥。后来的“文景之治”,应该说与此前十几年天下承平的局势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