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三维动画审美谈
7814900000015

第15章 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

1大众文化的审美诉求

大众文化具有开放性、拓延性、娱乐性、实用性与商业性的综合特性,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的文化特征,将大众文化提升到美学高度,研究大众文化对现有美学理论的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英国的迈克·费瑟斯通(MikeFeatherstone)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德国的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重构美学》等著作中都对大众文化现象作了精彩论述。科技发展和普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模式,改变了大众生存的追求,艺术的商业化与大众生活的审美化潮流联系在一起,新型大众文化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现象。这种以经济特性为主要特征的功利性大众生活审美化对传统审美和艺术概念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大众文化审美研究的核心取决于现代社会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判断。中产阶级社会主导地位形成和现代商业文化的快速大规模经济行为,是与大众生活审美化潮流的出现相联系的,它是经济发展、商业利益需求与中产阶级对自身审美情趣的适应性定位和需求性意念表达。大众文化之所以在当今社会日益兴盛,也正是有一个在商业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数量众多的中产阶级消费群的存在。

不管是否认同大众生活化审美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管是否提出“新的美学原则”,大众生活审美化潮流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社会经济、商业和思想领域。中产阶级是社会层级群体区分中数量最多的,绝对的多数导致了中产阶级对于大众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主导作用。一个有一定经济基础、有着一定修养和受过文化教育的庞大的中产阶层正日益扩大,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审美价值需要用“新的美学原则”来进行表达和定义。中产阶级的审美取向在文化诉求中形成大众文化的审美特点,是中产阶级群体对自身的一种社会性定位。

在一个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里,大众文化的兴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大众文化以最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断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形式和内容。随着大众传媒、网络技术的普及,大众文化开始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潮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构成整个现代社会文化的新景象。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以传统艺术、自然为审美对象的审美现代性美学的最明显区别就是利害性对审美活动的介入本体。在大众文化消费中,经济性、实用性、媒介文化、消费文化与审美性紧密相连,使得审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较为纯粹的活动,时代特色已经使它成为了一种极具功利性的混合行为。大众文化的兴盛向美学提出合理而有力挑战。

2非功利性审美

非功利性是审美的核心。非功利性审美的出现是基于美学对应于情的认知结构产生的,非功利性是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特征。非功利性的审美经验或审美心理构筑出的是一个现代美学主体,指导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去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审美让人在世俗的生活中产生一种超脱,并维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

非功利性的现代美学模式导致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观念,使艺术和美学走向了一条越来越小众的道路,非功利性审美对大众的功利性审美予以排斥,贬为粗俗。艺术与大众化的分离使得美学与承担的社会功能相脱离,成为少数人的精神乐园和地位象征,所标明的却是一种审美等级观念和精英美学。

3大众文化审美功利性

大众文化审美的特征是其功利性,美学理论讲究的审美的身份特征则是非功利性。显然,美学理论将大众文化审美排除在理论之外,那么,是否认大众文化审美还是重铸美学审美理论当美学理论在高谈审美的非功利性时,大众却带着功利性的目的欣赏和消费着备受市场追捧的作品和产品。面对这种现实和审美现象的变化,面对大众文化对审美有力的挑战,美学理论对这种审美现象却表现出了一种严重的滞后。

大众文化的兴起、生活应用审美化潮流的出现使得美学直接面对维持精神自由和回归审美现实这对矛盾。现在的美学重构就是要把大众文化纳入美学范畴,改变其非功利审美特质。这种新的美学范式必然会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不但能包容现代性美学,而且也能对新出现的审美现象进行解释。传统美学审美的非功利性的偏颇就在于依然沿用一种本质性的概念来解释所有的审美现象,所以产生了它的独断性。新的美学范式应该将功利性排除审美核心概念,即采取功利性与审美并无本质核心冲突的共存策略。在这样的共存策略中,对于美学理论的几大部分都有着深刻的理论变革。现有美学理论的审美经验(美感)、艺术、美的价值和其他价值的关系、美的本质问题几乎都是这些美学理论要涉及的几大块内容。在新的美学范式下,这几大内容都有研究和探讨的必要。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本身就是对原有艺术界定的一种颠覆。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通俗艺术已经成为了日常的艺术形态。所以,在这个新的美学范式下,对艺术的概念(本质)、边界(分类)、创作等理论都会发生新的理解。在这种理解模式下,艺术概念、门类和边界将是不断开放和不断变化的,任何一种艺术理论只能是较合理地去解释一定的艺术现象,而不会是艺术的全部。

在重构审美经验,重构功利与非功利的价值概念时,关系到大众与小众的关系与区别,这种区别中美与善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美和善的关系在美学史上自古有之,我们现在不仅要去强调审美的道德效果,更要对审美本身就具有的道德伦理内涵作重新理解。美与善的融通既是学理上的要求,又是现实的需要,在整合人性结构中,审美不可能不具善的内涵。美来自“感知”,感知依从于本能,本能因生存的需要而产生。传统的美学美育通过艺术审美来达成人道德建设的目的,其目标是让人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大众文化则是功利性的,不是以道德建设为目标的,审视大众文化审美对于道德建设的作用,对于善的理解不应该定位在一种高尚的人格而应该回到道德的根源部位,即所谓的“底线伦理”(何怀宏)。按照何怀宏先生的理论,底线伦理是相对于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而言的,人必须先满足这一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这种底线伦理改变了说教性,将底线基础伦理与大众相关联,也就是说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前提下,又不丧失一个为人的道德规范根源伦理。这种基于道德根源的伦理建设,就是道德的审美重建,也就是审美伦理重建。因此,当今大众文化首先追求的不是审美的超越性,也不是完成审美对道德的培育,而是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前提下,美具有道德伦理的内涵。

人类的审美经验是逐渐积累的,是变量的过程,也是一个变质的过程。审美景观和审美关注是在不断变化的,历史上戏剧、影视等都曾一度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范畴之外,但历史最终还是容纳了它们,并发展成为独立、有价值的艺术种类。同样,我们也坚信目前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之外的以网络文化为特征的、以实用设计为代表的、以数字艺术产品为形象的大众文化将以全新的审美景观姿态进入理论的关注之列,形成包容大众文化的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