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三维动画审美谈
7814900000012

第12章 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Modernity)是近50年在有关审美的文章中频繁出现的词汇,“现代性”标志着一种变革的文明基本观念,标志着对传统和惯例发出挑战。

广义的“现代性”,就是指17世纪启蒙时代“由以都市为基础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所组成的,它具有高度分化的结构——政治、经济、文化——它们自身逐渐与中心化的体制相分离”。欧洲文化的“现代性”的基本理念里包括“批判思想”、“经验知识”和“人道主义”的名义,以及“启蒙的理性”、“对进步的信仰”、“经验科学”与“实证主义”等内容。

历史上,存在两类对“现代性”的反思理论,即:“泛审美现代性”和“批判启蒙现代性”。

对现代性最早的反思,是从美学的视角做出的。19世纪的后半叶,各种艺术形态连同哲学、心理学都逐渐步入时代潮流,以印象派的艺术为先锋代表,绘画和音乐率先打破了传统的观念,追求一种没有明显中心的实现。正是在这样一种艺术环境下,哲学家、美学家敏感地捕捉到了时间性的变化。1863年,波德莱尔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以《现代生活的画家》为标题的,明确阐述“现代性”的文章:“现代性就短暂性(transient)、飞逝性(fleeting)、偶然性(contingent);它是艺术的一半,艺术的另一半则是永恒性(eternal)和不变性(immutable)”。他抓住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某些特质,抓住流动性和非确定性。

波德莱尔对现代都市的观照走出了一条“社会美学”(sociologicalaesthetics)之路,依据于“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和“社会化成”(socialsociation)的模式来定位“现代性”。他认为经历的是“社会化成”的社会过程,个体之间相互的互动形式或模式,使得行动的内容获取了社会现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