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依赖其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优势,不断把高新技术注入三军部队。而且美军总想借机为它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派上些用场。如果说,美军入侵利比亚用上了不少高技术武器的话,那只能说是一种实验。那次战争之后,他们根据作战使用中的经验教训,曾对高技术武器装备进行了改进,其后,一直想为大批使用高技术武器找一个机会。
这种机会真的来了。
1989年12月20日,美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主要采用高技术设备较为齐全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兵分5路,对巴拿马实施了突然袭击。
巴拿马与美国的恩恩怨怨主要集中表现在巴拿马运河的权益上。20世纪初,美国强迫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开凿巴拿马运河的权利,并永远租借运河区。运河建成后,美国一直是运河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每年运河总收入约3亿美元,绝大部分为美国所得,巴拿马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零头。美国把运河两岸16.1公里范围划分为运河区,设立了美军南方司令部,禁止巴拿马人入内。
巴拿马人对这种屈辱的局面极为不满,并为运河的主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美国人迫于世界舆论和巴拿马人民斗争的压力,于1977年与巴拿马签订了新的运河公约。新约规定,1999年12月31日午时之后,运河完全交巴拿马管理。
新约刚刚签订不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80年代中期,诺列加登上了巴拿马总统的宝座。这位铁腕人物上任伊始就宣布:既不承认旧约,也不履行新约,要立即收回运河主权。美国人对此显然不能答应。
诺列加并非等闲之辈。他年轻时曾是中央情报局间谍,在秘鲁的一所军校读书期间,向美国的情报人员出卖过学生中的左翼分子,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美钞,而且壮了终生从政的胆子。
军校毕业后,他投奔了当时正在走红的军官奥马·托里霍斯。
没多久,托里霍斯就任巴拿马总统,诺列加也就踏着托里霍斯的肩膀青云直上了。
诺列加在充当间谍期间,不仅为国内政治势力服务,也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服务。所以,美国中央情报局有时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诺列加不仅搞过暴力活动,还多次进行过贩毒活动。
美国人对于诺列加的所作所为总是视而不见,认为他只要不触及美国的运河利益,就任凭他胡作非为。而他当上总统之后,便积极主张收回运河,这就严重触犯了美国的利益,自然会激怒美国人。
刚刚上任不久的布什总统认为,诺列加是故意与美国人作对,必须将他根除。于是,准备从两个方面采取行动:一是军事上以暴力解除他;二是物色一位美国人培植的反对派政治领袖,通过选举取而代之。
布什首先选择第二种,认为既可避免非议,又比较稳妥。而且,根据可靠消息透露,巴拿马准备在1989年第二季度举行大选。
美国人想通过选举取代诺列加,而诺列加也想通过选举获胜继续执政,双方都把“宝”压在选举获胜上。
诺列加对此过于自信了:美国的政治高压、经济封锁没有使他下台,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他是得到人民支持的,如果美国再搞动作,那就意味着美国的举动是推翻民选合法政府。
5月7日,大选揭晓,诺列加推出的民族解放联盟候选人杜克只获25%的选票,而反对派民主联盟的恩达拉却获得75%的选票。这是诺列加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以大选中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现象为由宣布选举无效。此事引起美国和巴拿马反对派极大不满,许多拉美国家也对此提出批评。
选举获胜的反对派当然不会买诺列加的账。他们同当选的恩达拉一起组织了数千人的游行。示威者高呼:“打倒菠萝”—“菠萝”是诺列加的绰号,形容他那张长满粉刺的脸。对此,拥护诺列加的准军事组织“尊严营”迅速作出了反应,他们袭击了反对派候选人。有一名“尊严营”成员用铁棒击中了恩达拉的前额,反对党第二号人物总统候选人吉利尔莫·比利·福特的保镖被打死……巴拿马城陷入了一片血腥的混乱之中。
很会利用舆论的布什要求美国电视一再播放巴拿马选举结果,以及选举后混乱的实况报道。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要员在白宫举行会议,认真研究巴拿马的局势并拿出对策。
布什总统急于采取行动,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国务卿贝克、国防部长切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克劳以及他后来的继任者鲍威尔等,都赞成对巴拿马实行军事干预,彻底推翻诺列加在巴拿马的统治。为此,撤换了反对这一强硬立场的驻巴拿马美军南方总部司令,代之以好战的瑟曼将军,并逐步增加了驻巴兵力,积极进行各种军事准备。
9月3日,美方获悉巴拿马国防军有人将很快发动政变。这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然而,由于没能确切地掌握到内部情况,对政变的具体时间也不甚了解,因此驻巴拿马的几万美军未敢轻举妄动,使兵变很快被诺列加镇压下去。
这个事件给美国人一个启示:必须立即筹划解决巴拿马问题的计划。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专门批准了一项300万美元的拨款,专供中央情报局策动第二次军事政变使用,并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空运大量坦克、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
9月下旬的一天,布什总统意外地得到一份由前诺列加政治顾问布莱顿起草的报告。这份报告指控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参与贩毒和政治谋杀的事实。布什看完报告说:“单是贩毒,就可以结束他的政治生命!”
布什觉得机会来了,使用武力总算师出有名了。于是,在布什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使用武力解决巴拿马问题的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只使用驻巴拿马的1.3万军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驻巴美军熟悉该地区情况,可以保证成功地发动突然袭击。但这不会使忠于诺列加的部队受到沉重打击,他们可能进行持久战斗,对巴拿马运河仍能构成威胁。第二种方案,利用得到驻巴美军常规部队支持的特种作战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并设法捉住诺列加。这一做法虽能摧毁巴拿马国防军并把诺列加送交司法部,但可能造成老百姓伤亡。第三种方案,不管诺列加能否抓到,都要使巴拿马国防军在最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这是一种致命的做法,必定要展开猛烈的战斗,居民也将受到较大伤害。
根据布什总统提供的原则思路,五角大楼便开始了具体的筹划和实施。
10月5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将驻巴美军司令瑟曼和刚刚就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鲍威尔召至他的办公室。他们在一起密谈了4个小时,最后确定由鲍威尔来修改一个代号为“蓝勺子”的行动方案。
瑟曼按照鲍威尔的提议,首先命令他手下的1.3万名男女军人都穿起棕绿色相间的迷彩服,以减少巴拿马国防军的注意。另外,他增加了第三、四类的演习活动,每天派出150至500人的部队在巴拿马各地的舰只、直升机、坦克、两栖车辆和飞机上进行作战演练。他有意使以上演习显得杂乱无章,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有目标的,一旦进攻开始就要摧毁这些目标。瑟曼还要求第18空降军军长斯廷纳,尽最大努力推敲那项“蓝勺子”应急计划。
实际上,鲍威尔对巴拿马国防军领导层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他早期曾花费很多时间研究巴拿马军军官的情报档案,以寻找一个可取代诺列加的人选。然而,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找到一个适合的人。他认为,在巴拿马有影响的人物中间,不是勾心斗角之徒,便是财欲熏心的家伙。矮个子中拔将军,也只有哈桑还算个人物。哈桑上校曾任巴拿马驻以色列大使,为人正派、有主见,但他在巴拿马人心目中的形象不佳,因为他曾在1988年参与中央情报局拟定的几起政变计划。
鲍威尔还认为,此人虽可利用,但显然能量不足,必须在巴拿马扩大哈桑势力,同时增加美军力量的投入。而增加美军力量的主要办法是进一步扩展“蓝勺子”计划,使美军任何针对巴拿马国防军的进攻作战都必须完全彻底。
决心下定之后,鲍威尔给瑟曼签发了一项命令,要求南方司令部作好应付巴拿马危机的准备,同时特别提醒修改“蓝勺子”计划时要大大缩短作战动员的时间。
10月11日,鲍威尔命令作战部长凯利和情报部长谢弗在五角大楼组建了一个秘密计划小组,与瑟曼和斯廷纳及其下属紧密合作,确保互通情报和工作协调。这样,“蓝勺子”计划在几个部门共同操作下修改着,但相互间又都是保密的。
10月14日是星期六,卡尔·斯廷纳到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的一个教堂参加女儿的婚礼。宴席间,他被叫出去接五角大楼打来的电话。电话命令他次日清晨飞往华盛顿,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汇报“蓝勺子”计划的修改情况。
斯廷纳告诉鲍威尔,“蓝勺子”计划已经根据他的意见作了充分修改。斯廷纳设想,如果他能在开战前48小时得到通知,他将向辖有1.3万人的驻巴美军南方总司令增派1.1万人的兵力。他认为,必须进行倾巢出动式的进攻,同时攻击标出的所有目标,这样才能减少伤亡。斯廷纳还说,瑟曼已指示他的部队不断进行演练,使巴拿马人对地面和空中演习习以为常,从而放松警惕。
10月16日上午10点,鲍威尔把勒克将军叫到他的办公室,两人面对巴拿马地图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密谈之后,一起来到总统办公室,会同国防部长切尼向布什总统汇报两项绝密的特别作战计划。
第一项特种作战紧急计划的代号是“加贝尔·阿德尔”。勒克简要汇报了如何将他的300人部队迅速送往巴拿马或世界任何地方,去执行援救美国或者其他国家人质的任务。他这支部队还可以用于劫持贩毒犯或诺列加本人。
半个小时之后,勒克汇报第二项计划—营救穆斯逃离莫德罗监狱的“酸性游戏”行动计划。他详细描述了“三角洲”部队发动同步攻击的细节,说明他的部队9分钟之内可以使穆斯获得自由,并安全登上一架直升机。
这次汇报,切尼并非在建议准备实施某一个计划,只是为了说明军方具有能力,并表示五角大楼已对总统和中央情报局的要求作出了反应。
在白宫和五角大楼密谋着准备向巴拿马增加兵力的时候,春天派往巴拿马的一部分特种作战部队按预定计划返回了美国。这样,瑟曼就需要更多的特种部队。10月20日,根据瑟曼的请求,鲍威尔批准在巴拿马秘密部署一支由勒克将军指挥的特种作战部队。在此之前,鲍威尔已经把部署这支部队的命令转给了切尼。因为在全球任何新的地方部署部队,都要经过切尼批准。切尼接到命令很快就批准了。
这次部署行动代号是“时髦包装”,由以下部分组成:1个“三角洲”中队,16架“银色子弹”直升机,3名“罗宾·夸特”信号情报侦听员,再加上勒克及其专家班子。该部署与勒克的那项营救穆斯并劫持诺列加的“加贝尔·阿德尔”计划只有一点区别,即不使用第6“海豹”小队。
12月17日,星期天,晚上9点左右,几名美国军官乘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时,同巴拿马国防军的士兵发生冲突,双方拔枪互射。结果,美海军陆战队的帕兹中尉被打死。
事件发生后,美军南方司令部把这一“屈辱”立即上报给五角大楼,同时把部队的戒备状态由“C”级提高到“D”级。美国战备状态分为5级,“C”级提高到“D”级,也就是从3级升为4级了,最高一级为“E”。
五角大楼的官员得知此事,感到事态严重,不敢怠慢。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同国防部长切尼、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以及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等,立即驱车前往白宫面陈布什。当时,布什与夫人正以白宫主人的身份款待着50多位宾朋好友。布什见到这几位幕僚的紧张表情,便对已发生的事情略知一二。
送走客人之后,布什把鲍威尔、切尼等人引进自己的办公室,自己坐在刻有花胡桃木的书桌旁,听取他们的汇报。当他得知帕兹中尉死在巴拿马南方司令部医院后,便激动地说:“够了,够了,诺列加这家伙决不会立地成佛,事情只会进一步恶化。”经过商议,决定正式实施“蓝勺子”计划。
12月17日午夜12点零7分,瑟曼正式把命令下达到联合参谋部作战处,命令要求在夜里12点45分攻击国防军司令部,与此同时,“海豹”突击队执行在普恩塔·派拉机场的任务,随即摧毁诺列加的私人飞机,防止他逃跑。
这次行动首先使用的是隐形功能最强、夜间攻击力最高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该机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最大作战半径74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23814公斤,最大载弹量2000公斤。该机还装备有前视红外传感器、伸缩式激光定位器、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载有2枚BLU-109激光制导炸弹,2枚空对空导弹。
12月19日12时45分,几架形状古怪的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从美国本土的一个空军基地起飞了。经过数千公里的长途飞行,20日凌晨1时,潜入巴拿马领空,按预定计划轰炸了驻里奥阿托的巴拿马高炮阵地和兵营,炸弹准确命中目标。就这样,战争的帷幕在茫茫的夜色中被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的突然行动拉开。
清晨,参战的美国陆海空三军兵分五路,同时扑向巴军各军事要地。
第一路,是由美国南方司令部的特种作战部队和一个突击队营组成的“红色特遣队”。他们利用隐形战斗轰炸机的轰炸效果,进行低空伞降,从150米高的空中跳了下来,以扇形包抄巴拿马第6、第7连的兵营。他们先从巴军的第6、第7连开刀,一是为声东击西,掩护大部队偷袭巴拿马城的巴国防军司令部;二是因这两个连队十分忠于诺列加。美军很快就将第6、第7连瓦解了,俘虏250人。与此同时,这一路美军还占领了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封锁了帕科拉河大桥。
第二路,是由第6机械化营、1个轻型坦克排、第5步兵营和海军“海豹”分队组成的“尖刀特遣分队”。该路美军直扑巴拿马司令部大楼和驻扎在附近的巴军第5连。经过一番交战,美军攻占了司令部大楼,歼灭了第5连。美军原以为19日晚诺列加住在司令部大楼里,可是情报不确,并没有抓住诺列加,就放火烧了整座大楼。与此同时,该路的“海豹”分队,袭击了诺列加的私人小型机场,炸毁了诺列加的座机;偷袭了运河岸边守卫诺列加专用船只的卫兵,炸沉了船只。
第三路,是由82空降师1个旅(欠1个营)和别动部队组成的“太平洋特遣队”。任务是增援帕科拉河大桥的美军别动部队,阻止巴军的增援。该路美军经过激烈战斗,挫败了巴空军飞行中队的反击计划,并击溃了这些巴军。
第四路,是由1个轻装步兵连、一个海军陆战队步兵连和部分宪兵组成的“永远忠实特遣队”。他们的任务是抢占横跨巴拿马运河的泛美公路大桥,负责保卫运河区的美军霍华德空军基地。
第五路,是由82空降师1个营和第7步兵师的一个营组成的“大西洋特遣队”。他们在特种作战部队的支援下,攻打巴拿马的第二大城市科隆,击败了巴军第8连和沿海警卫队,攻占了运河的许多重要设施。
战斗开始后,巴军一直进行顽强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使美军阴谋得逞。美军仅用8个小时,就击溃了巴军有组织的抵抗,之后便摧毁了巴军所有的主要军事设施,控制了巴军的大部分兵营,推翻了诺列加政权。
在这里还要提及的是,在美国参战的2.7万大军中,还活跃着一支“娘子军”,人数达到711人。在这些女中豪杰当中,最为出色的要算是第988宪兵连的莲达·碧利上尉。在进攻巴拿马城时,她率领30名宪兵一举攻克巴军的一个坚固据点,一时间在美军中传为佳话。
美国在武装入侵巴拿马36小时之后,也就是21日中午,在巴拿马扶植了新政权,由美国支持的巴拿马反对党领导人吉列尔莫·恩达拉在议会大厦宣誓就任巴拿马总统。
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要活捉诺列加的如意算盘却没有实现。美国当局认为,只要诺列加不落网,巴拿马拥戴他的人就会随时随地闹事。
“美国之音”从战争一结束就反复广播:凡提供能捉住诺列加的线索者,将奖赏100万美元。
美军开始大规模搜捕诺列加。对过往车辆一律认真搜查,绝不轻易放过。瑟曼还想出这样一个点子:给2000名巴拿马战俘每人发一张表格,上面填好姓名和住址,同时要求他们用英文填写诺列加藏身的情况。据说,如果按表格中填写的地点抓到诺列加,也会给几万元奖赏。
诺列加这个曾当过10多年巴拿马军队情报局长的铁腕人物,虽然没有能力指挥巴军顶住美军的进攻,但躲避美军的追捕却自有一套办法。
在美军入侵巴拿马前几分钟,诺列加化装成普通军官,悄悄离开总部,进入古巴大使馆。古巴人保证,一旦开战,将给巴拿马道义和物资支持,并同意为他找一个合适的驻巴使馆暂时栖身,以便战后引渡他到第三国避难。战斗刚开始时诺列加还不能走,因为他要坐镇巴拿马。一小时后美国封锁了古巴驻巴大使馆,诺列加一时又离不开古巴大使馆。战斗刚刚结束,诺列加就销声匿迹了。
诺列加到哪里去了呢?美国人猜也猜不着,找也找不到。实际上,战斗打到尾声,诺列加就离开了古巴大使馆,之后又更换了5个藏身处,躲过了2.7万美军的追捕。
24日下午,诺列加入住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避难。诺列加在梵蒂冈使馆刚刚住下,美国坦克、士兵接踵而至。瑟曼亲自约见梵蒂大使冈拉沃亚,要求交出诺列加,大使婉言拒绝。美国外交官拜见教廷领袖,要求教廷请求巴拿马大使馆交出诺列加。教廷领袖也拒绝了。但在美国的高压下,1990年1月3日,梵蒂冈使馆向诺列加下了最后通牒,命令他4日中午必须离开使馆,或者找到第三国避难处,或者向美军投降。
诺列加彻底绝望了。
1月3日晚8时50分,身穿将军服的诺列加耷拉着头走出了大使馆,一群美军士兵立即围了上去给诺列加带上了手铐。没过多久,诺列加被押上了飞往美国的专机。
燃烧了15天的巴拿马战火以美军的胜利告终。
1993年4月9日下午3点,被关押了3年的诺列加身穿军服、佩戴四星将军肩章站在迈阿密的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庭上。法官霍弗勒尔宣读了陪审团的裁决,认定诺列加犯有贩毒、诈骗、洗劫钱财等8项罪状。
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在美国受审的外国最高领导人。
最后,诺列加被判处40年徒刑。这样,等诺列加服完刑时,已是97岁的老人了。诺列加在判决后称这是对他的“政治迫害”,表示不服判决,将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但诺列加知道,他这样做不会有任何结果。
判决结束后,诺列加被送往美国迈阿密的一个小岛上,艰难地度着漫长的刑期。
美国人刚刚如愿以偿地制服了诺列加,用突然袭击的战法打败了巴拿马国防军,然而,多事之地中东又狂飚突起,那就是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