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科长家住电信局院内,科长夫人为电影公司职工。这天进富丽大酒店喝酒,出来已是晚上10时。小城灯火辉煌、美不胜收。科长哼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儿,歪歪扭扭地在街上闯荡。撞到街边一棵大树,科长前额隆起了大包包。气不打一处来,科长后退数步,怒骂:好狗不拦大路,你是什么杂种,竟敢阻挡我前进?好吧,我们比试比试,看我狠还是你狠。不教训教训你,你不知道爷的厉害。说着摆开马步,对着树干就是两拳。这两拳重重地砸上去,大树岿然不动,科长却疼得在地上打滚。嘴里还不服输:你狠你狠,你狠穿什么铠甲?狗日的!
(二)
识世务者为俊杰。想来想去还是斗不过这位莽汉,科长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赶紧爬起来逃跑,却一连栽倒了好几次。正心灰意冷、惊慌失措,忽见一辆的士飞速驶近。立即使出浑身解数,抱着生之欲望,向的士奔出。上得的士,科长手一扬:去电信局!的士向电信局开去。不一会,电信局到了。司机问:往哪开?科长手一扬,电影公司!的士掉头向电影公司开去。不一会,电影公司到了。司机问:往哪开?科长手一扬:电信局!的士掉头向电信局开去。很快,电信局又到了。司机问:往哪开?科长手一扬:电影公司……就这样,的士在电信局和电影公司之间来回奔跑,一直到翌日凌晨。科长疲惫不堪,实在撑不住了。当的士最后停在电信局院门前,科长说:我——我下——下车吧!司机便找科长收钱。科长问:多——多少哇?司机看看计程表:1400元!科长当即从上衣袋里摸出厚厚一把钱,扔到司机手上。司机一数,有2000元。不假思索给科长退回600元。科长连忙摆手,嚷道:找什么找?哥们,算我请客,喝酒!司机哪里肯依,硬是把钱塞进了科长口袋,还扶科长下了车。
(三)
摇摇晃晃进入电信局院内,科长冷不丁地跌倒在门卫处。门卫见状,立马出门相扶。闻到科长满嘴酒香,门卫知道科长醉了,便要送科长回家休息。科长却横竖不肯:我没醉,我很清醒,我自己回——回吧!门卫转眼一想,科长家住一楼,应该不成问题。便返回门卫处继续值班。门卫走后,科长七弯八拐,进入电信局宿舍区。在宿舍区内不停地转圈圈,两眼朦朦胧胧的,怎么也找不到家门。终于一屁股瘫坐在某住户门前,鼾声如雷,进入梦乡。7时45分,科长夫人匆匆开门,准备去电影公司上班。开得门来,忽见门口躺着一位醉汉,吓得高声尖叫。叫了一阵,定睛细看,发现此人乃自己丈夫!恨得抬腿对准科长屁股,就是一脚猛踢。科长从梦中惊醒,望着夫人狼狈地傻笑,夫人的眼泪却似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落。
(原载《桃花源》2003年第1期)
“顾建新点评”:
《科长醉酒》无疑汲取了《世说新语》的营养。《世说新语》在刻画人物的方式上有两点值得借鉴:第一,不写人物的全部经历,而是只选取几件典型小事,甚至只是断片,予以突出地叙写。这样,既能节省笔墨,又能使人“窥斑见豹”。第二,写人,只抓住传神的动作或话语,达到“廖廖数语,神情毕现”的艺术效果。同时,虽然只是一颦、一语、一动,却彰显人物的个性,表现灵魂的深度。这个方法,对微型小说的写人,十分有益。
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极庸俗的科长的一个生活小景:酒醉后,先是与树作战(使人想起堂吉诃德与风车大战的可笑),后又在电信局与电影公司之间来回奔波,竟花费了1400元的打的费。作者用了一连串具有视觉效果的动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砸树、逃跑、飞奔、扬手、扔钱、高嚷、打鼾。把人物的丑态生动地描摹出来,如在面前。特别是用略带夸张的语言,写出人物的话语,极具讽刺性,使小说增添了幽默感。如“不教训教训你,你不知道爷的厉害。”“你狠穿什么铠甲?狗日的!”“找什么找?哥们,算我请客,喝酒!”微型小说的人物话语不在其多而在其生动鲜活,只要抓住关键,廖廖数语,就能使人物站立在你面前。
这篇小说的写作,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一个醉酒人的行为、神态与揭露科长的无聊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让人感到真实有趣,又不是仅仅为了搞笑与消遣,而是具有深刻的含义,引人思考,给人以警示。二是对人物本质的揭露,作者并不直接出来评议,而是全靠人物自身的表现,做到了“无一贬词,而情伪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