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英国陆军继续委托纳菲尔德公司改进“巡洋舰-V型”,在大战爆发前夕制成Ⅵ,即“十字军”式。“十字军”式与A-13Ⅰ型一样,也使用249900瓦特的星形气冷汽油机,但装甲厚度增至40毫米,装有一门40毫米炮,最大时速为43.2公里,行程160公里,重量近19吨。1941年6月,在北非沙漠,“十字军”式被投入到实战中,反击隆美尔“战斧”式的进攻。英国人发现“十字军”坦克的速度高,悬挂系统优良,但故障太多,因故障而落入敌手的坦克比被打坏的坦克还多,它的装甲也很薄,火力也太弱。英国人遂将之改进,把装甲增至52毫米,用57毫米炮替换了40毫米炮。改进后的“十字军”式坦克在阿拉曼战役之前,一直是“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主力标准坦克。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对“十字军”坦克的机动性羡慕不已,意大利还试图仿制“十字军”坦克。英国共生产了5300辆“十字军”坦克,占战时英国坦克总产量的19.6%,英国人将这些坦克大量投入北非战场,与德国的坦克军团进行了决战。
11.“沙漠之狐”的机械部队
1940年6月,正当法西斯德军进攻法国的时候,意大利一面向英法宣战,一面乘机出兵北非,进攻英属埃及和索马里,企图夺取苏伊士运河,控制地中海直通印度洋的通道。12月,英军开始反攻,意大利军队被迫向利比亚境内撤退。1941年初,英军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登陆,对从埃及撤退的意军进行夹攻,经过两个月激战,意军十个师被歼。1941年2月6日,德军决定派一个轻装师、一个装甲师去援救意军,隆美尔被任命为援救意军的德国非洲军的军长。
从2月11日起,隆美尔开始到非洲战场了解情况,发现英军已经占领了本海齐,并准备向提波里坦尼亚境内进攻。于是,隆美尔首先命令意军必须坚守塞尔提海湾地区的提波里坦尼亚防线。因为这条防线既可以防止英军继续深入,又可以使德国空军在非洲有一个可供作战的必要空间,以便向英军发动闪电式的进攻。但是,隆美尔却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难题。如果等待德军的两个师全部到达,再阻止英军的进攻就太迟了,而现在只有一个团,提波里城的意军在遭到失败之后士气又大为低落,多数军官已经捆好了行李,希望能够早日撤回意大利。为了阻止英军的继续进攻,隆美尔决定利用现有兵力,包括即将到达的第一批德国援军在内进行出击,并要求空军对本海齐港口发动一次空中攻击,炸毁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路线,破坏英军的增援。隆美尔的计划遭到意方的反对,意大利的一些军政官员在本海齐地区置有产业,不愿意轰炸那里,同时意军也不相信能守住塞尔提地区和阻止英军进攻。在隆美尔的坚决主张下,才不得不轰炸了英军通向本海齐的运输线,并于2月14日派出一个师向塞尔提增援。同一天,德军的先头部队第3侦察营和一个炮营也到达了提波里港,26小时后就开到了最前线。16日,隆美尔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总指挥权。
2月底,隆美尔获得敌方一个新情况:英军王牌第7装甲师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和补充;它的战区由刚从英国调来、都是新兵的第2装甲师的一半兵力来接管。澳军第6师也调换了第9师,而该师有一部分因补给上的困难还未开到前线。英军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前来支援的兵力很少,不敢贸然行动。与英军的想法恰恰相反,隆美尔没有等待德军全部到齐,便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和条件,采取了大胆的进攻行动。此时,德军第5战车团和意军一个师已经开到前线。3月15日,隆美尔把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迅速向南挺进了四百五十英里。这次行动,给了英军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同时还获得了在非洲进行装备和长途行军的经验,为以后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3月24日清晨,隆美尔指挥德军又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地和飞机场,英军被迫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英军撤到阿吉打比亚地区后,即占领了可以控制这一带高地的梅尔沙隘道以南的高地,并在那里构筑工事,准备固守。这时,隆美尔面临的选择是等待兵力在5月底到齐之后再进攻,还是马上就行动。如果等待后续部队到齐再行动,那么就急需解决水源问题,因为占领地区的水源已经枯竭。同时,还会使英军利用这段时间构筑起坚固的工事,其结果将使德军付出更大的代价。另一种选择,就只能使用现有兵力向梅尔沙隘道进攻,以求一鼓作气击败敌人。隆美尔决定不给英军喘息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去打击敌军,变被动为主动。
3月31日晨,在英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德军开始向梅尔沙隘道进攻。双方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德军于傍晚占领了该隘道,第二天,德军又向阿吉打比亚发起攻击,也是用了一天的时间便占领了阿吉打比亚周围的地方。在这次战斗中,隆美尔为了不让英军知道自己的实力,用汽车改装成许多假战车,迷惑英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于隆美尔灵活使用机械化部队,不给英军喘息机会,所以不到一个星期,英军就后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两个星期,英军就后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卜鲁克的部队。隆美尔把北非战场胜利的主要原因总结为“速度第一”,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因为隆美尔指挥作战灵活,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常常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所以英军称他为“沙漠之狐”。
12.英国人的骄傲
英国人的骄傲来了!蒙哥马利将军率领他的坦克军团来到了北非,他的目的很明确:打败隆美尔。两位被称为当时最卓越的装甲战军事天才在北非的阿拉曼展开了大战。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蒙哥马利大量增加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到了1942年10月,他已经拥有了22万士兵,他的第8集团军坦克部队的坦克数量由800辆增加到了1300多辆,包括285辆新到的美军“谢尔曼”坦克,210辆“格兰特”坦克和大量“丘吉尔”步兵坦克。而在另一边,隆美尔只拥有300多辆“虎”式或“豹”式坦克,而且士兵疲劳不堪,装备补给也很少。蒙哥马利绞尽脑汁,最终将计就计,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
1942年8月份,伦敦监督处中东特派组的指挥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尔间谍“康多尔小组”的名义给隆美尔发了一封电报,称英军准备在阿拉曼防线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组织抵抗,但英军的防御力量很薄弱,德军如发起进攻,很容易突破英军阵地。
几天后,克拉克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报告了英军的防御命令,隆美尔对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为进一步引诱隆美尔,蒙哥马利还命令绘图员绘制了一张假地图,上面标明拉吉尔地区是一片“硬地”,便于装甲部队行动,并让德甘冈设法送到德国人手里。
1942年8月30日夜,隆美尔下达了进攻命令,想用突然袭击一举突破英军防线。出发不久,德军就遇到了英军的一个新雷区。隆美尔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时空中突然出现了英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就是猛烈的轰炸。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扎着过了雷区。31日凌晨,德军与英国装甲部队展开激烈的交火。战斗中,隆美尔吃惊地发现,原来设定的一个英军装甲师竟然变成了三个。隆美尔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此时,地图上的“硬地”逐渐变成了沙漠。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在“硬地”上东倒西歪地挣扎着前进。英国空军的飞机从早到晚不停地轰炸,伤亡报告不停地送到隆美尔手上。这时,他接到报告,说燃油即将耗尽,三艘油料供应船在离开意大利横渡地中海时,被英军击沉。9月4日凌晨,隆美尔终于下达了全体撤退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恐怖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夜,随着蒙哥马利的一声令下,英军手中的数千台美制“谢尔曼”坦克炮弹齐发,共歼灭敌军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进攻不果断,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假如战争的性质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蒙哥马利与隆美尔都可以作为罕见的军事帅才名垂青史。一个被称为“沙漠之鼠”,一个被称为“沙漠之狐”,都为各自的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而两人在战场上的斗智斗勇,更是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战例,可以说隆美尔的失利并不是坦克战术理论方面技不如人,最重要的是纳粹德国的失败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