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7679500000008

第8章 破译经典心理学定律及效应(2)

“我要当飞机驾驶员!”小朋友十分天真而又可爱地回答道。林克莱特于是又问他:“那么假如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但是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应该怎么办呢?”小朋友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说:“首先,我会告诉坐在飞机上的所有人绑好安全带,不要动,然后,然后我就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

听到这个小朋友童真的回答后,现场的观众实在忍不住,笑得东倒西歪,而林克莱特却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那个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林克莱特这时候才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根本无法形容。于是,敏锐的林克莱特就接着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孩子声嘶力竭地回答道,他的回答可以说是把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真正地体现出来。

倾听定律在人际关系中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是指在与人交往时,用心地听别人讲话会获得别人的好感,会换来对方的理解、信任和快乐,让倾诉者充分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满足了对方渴望被重视的自尊心理,从而达到双方都很愉快的目的。

通过上面这个简单但是感人的故事,你是不是常常中途打断对方的演讲?你认为自己真的明白了倾听的艺术吗?是不是又自以为是地进行反驳呢?我们不免要陷入再三的思考当中。

所谓沟通,那肯定是双向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当然没法一味地向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学会倾听,别人也需要你做他们的听众。倾听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倾听需要专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耐心和练习来发展这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倾听是了解别人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我们必须懂得倾听的道理。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才更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倾听是一种最有回报率的尊重。

威廉·迪格勒的身份是美国的口香糖大王,在美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年轻时是一名推销员。有一次,迪格勒到一家超市推销肥皂,在他自说自话了一大堆广告词以后,他只知道超市老板不仅对他的产品感到十分厌恶,而且对他所属的公司也产生了反感。他明白这笔生意可能要泡汤了。

这位超市老板性格暴躁,不禁对他破口大骂:“你和你的公司全他妈给我滚蛋吧!”这时迪格勒一面埋头收拾自己的工具,一面心平气和地对这位老板说:“我现在已经明白了,我要把这些产品推销给你是不可能的了。我是一个新手,既然您觉得我把我的产品卖得这么糟糕,那么就请您给我一些意见吧。您看,您是一位老板,肯定是成功人士,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果能得到您的意见,我觉得我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我该怎么做才合适,才会把这些产品推销出去。”

超市老板看到他诚恳的态度,也觉得这孩子不容易,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对他说:“你应该说而不是”老板自己用自己的话把这堆肥皂的优点说了一大串,然后推销员一句话没说,这位老板自己说服了自己,最终他接受了迪格勒的肥皂。

如果迪格勒先生在超市推销肥皂时仍然不依不饶地用原来的方式纠缠这位老板,也许老板会派人把这个死心眼的笨蛋扔到大街上,或者可以直接报警。但是聪明的迪格勒请求老板说出了他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批评自己的。

倾听,可以给人一个非常好的印象,让人觉得这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是专心稳重、诚实可靠的人。认真听,能减少不成熟的评论,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杰出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非常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懂得倾听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方面,别人的意见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即使不重要,那么善于倾听也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著名的纽约电话公司里,曾经发生过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有一名顾客不但痛骂公司的接线生,野蛮地拒绝缴纳电话基本费,甚至还列举出多项罪名,公开指控纽约电话公司。在美国,个人顾客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不会发生店大欺客的现象,更不会出现那种一有问题就推来推去的奇怪现象。

后来,重视声誉的公司派出一位说客专程登门拜访这位脾气暴躁的客户。问题终于得到了顺利的解决。这位说客取得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在拜访这位先生的时候,专注地听对方将满腹牢骚倾诉出来,并一再地点头称是。客户得到了理解和宣泄,那么一切就都很容易解决了。

其实,在当今社会频繁的商务活动当中,如果你能耐心地倾听对方的叙说,就等于你间接地告诉对方“你讲的事情很有价值”“你是我值得结交的朋友”“我们有很多共同点”“和你在一起真快乐”“我们是可以一起干点事的”“我很乐意听你讲的话”等等善意的信息。这样做可以使对方的自尊心获得极大的满足,这样下去,逐渐地两个人的心灵也会更加靠拢,这也就为友情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友情,那么做什么就都方便了。我们总是认为能说会道的人善于交际,其实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会交际的人,才是人际交往中的高手。在生活中,你不妨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达到你的目的,同时又给人们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经理到一所大学去招聘职员,整个学校几乎轰动了,但是他却非常冷静,对2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反复核查,再从这些人中挑选出三名大学生进行最后面试。其中有两名大学生在经理面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的能力如何高、如何强,而且还提出了一大堆建议和设想。但是另外一名大学生则与他们相反,在面试时,一直耐心倾听经理的见解和要求,很少插嘴,温文尔雅,只有当经理询问他时,他才回答,而且很简练,在面试结束时,他才委婉地说道:“我很重视您的要求,也很赞同您的见解。如果我能被录用的话,还望您今后多多指导。”三天后,这位善于倾听的大学生理所当然地接到了录用通知,而那两位夸夸其谈者则被淘汰了。很显然,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做个倾听者也不是件坏事情。

其实,“说”属于知识能力范畴,说明你的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而“听”才是聪明智者所特有的能力。倾听是信任的润滑剂。始终挑剔的人,甚至最激烈的批评者,也都经常会在一个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软化降服,这也正是所谓的“以柔克刚”。所以,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懂得倾听的人吧。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俗语,一位著名的推销专家科库琳给某公司100多位业务员作辅导报告。结束后,她诚恳地对公司的董事长说:“我能够从这些员工中把你公司的精英人士指出来,你相信吗?”随后,科库琳请出了两位先生和一位小姐。这简直就像是魔术。

的确,他们三人是公司里业绩最出色的高级骨干。对此,董事长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对于不知内情的人,也确实很神奇,科库琳解释说:“道理很简单,所有客户的反应和我是一样的,只要你在认真仔细地聆听,你就赢得了我个人这方面的好感,于是也就会为销售业务的成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听是交流的另一半。注意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人,永远都是深得人心的人。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会倾听的,倾听并不是说你坐在那里听别人讲话那么简单,其实倾听和会倾昕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在倾听的时候也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你要真心愿意听,并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去听。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是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想倾听某人谈话时,最好能客气地表达出来,不要让对方去猜,比如说:“对不起,我很想听你说,但我今天还有两件事必须完成。”如果你不是真心愿意听而又勉强去听或是装着倾听,那么你必然会不自觉地精神溜号,比如一边听,一边翻书或做别的、想别的。不要心存侥幸,你的每一个举动都逃不出说话人的眼睛,说话人会对你的态度产生很大的不满。

其次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你要等待或鼓励说话者把话说完,直到听懂全部意思。有些人的语言表达可能会有些零散或混乱,理解起来确实有难度,但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事情说清楚。而且即使听到你不能接受的某种观点,甚至是严重伤害你感情的某些话语,你也应该耐心把话听完。你不一定要同意对方的观点,但可以表示你对此的理解。一定要有耐心甚至要想办法让人把话说完,否则你就无法达到倾听的目的。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时地进行鼓励和表示理解。一般来说,倾听都是以安静、认真地听为主,眼睛要看着说话人的眼睛,充分运用自己的身体辅助语言,透露出暗示的信息。适时用简短的语言如“对”“是的”等,辅以点头微笑之类的动作进行适时的鼓励,表示你的理解或共鸣,会让人感觉非常美妙。

蘑菇定律

在人民公园里有一个天然湖,湖畔有两棵树,一棵是参天大树,树冠巨大繁茂;一棵是小树,高不过丈余。为了保持湖的原状,一次在给湖底清淤时,因为妨碍施工,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锯掉了。人马离去,岸上就多了两根干巴巴的树桩。

这两棵树虽然已经被锯断了,但是却并没有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一天,来了一个花木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者走过来,慢悠悠地告诉花木工人,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花木工人有些疑惑,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两棵树已经死了。他看了看树桩,终于还是没有对其进行处理,收起工具走了。

正如这位老人所言,不久之后,那棵小树桩上真的长出一个新芽,大树桩也沿着横切面的边沿长出了一圈嫩芽,就像一个绿色的花冠。就这样,一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手指粗的枝条,显出勃勃生机的样子;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那位花木工人当然非常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枝条来恢复昔日的繁盛,他砍去那些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可没有想到的是,枝条没有遵循花木工人的意愿,不久枝条就开始枯萎了。又经过了风吹雨打的三年后,这个经过多次发芽又多次枯萎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无声无息地死了,永远地死了。

有一天,那位神秘的老人又来到这儿,花木工人又十分碰巧地遇见了他。花木工人为这树的事情困惑了很多年,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就上前询问这位神秘的老人为什么小树桩能够成活,而强壮的大树桩却死了。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树和人一样,凡是那些早年受挫的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还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可以鼓起勇气再学一门新东西,时间来得及,最后还是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但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灾祸临头,才是真正可怜了,他已经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了,他们已经不再有希望,因而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生存的信心了。

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他们满怀抱负,但却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甚至代人受过,而且得不到必要的指导,总是处于自生自灭的过程中。这就好比是在培育蘑菇的过程中,要给蘑菇浇上大粪一样。每一个蘑菇的生长都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每一个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据说,蘑菇定律是20世纪70年代的电脑程序员自己总结出来的,他们总是独来独往,也总是受到人们的误解,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在这种漠视的环境中,他们也渐渐习惯了。在这条定律中,自豪和自嘲两者都有。

那些刚进入社会的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中,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这种幻想和现实中的残酷相遇,他们就非常容易失去信心。比如说自己的工资达不到自己的期望,甚至满足不了普通的生活;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不够和睦;工作的过程也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充满乐趣,所有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失去信心,从而变得消极怠慢,不能好好工作,当然也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这时候,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变原来心中的一些想法,只有勇敢地打破这种思想的束缚,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美子是一个日本人,她们家世代都从事危险的采珠工作。她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她的母亲送给她一颗珍珠。母亲对她说:当女工把沙子放进蚌壳的时候,蚌会觉得非常不舒服,也非常痛苦,可又没办法,它无力把沙子从它的体内排出来。所以,对它来说,它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感觉更加痛苦;二是把这粒沙子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去同化它,一起和平共处。于是,隐忍的蚌就开始用它的养分把沙子包裹起来,而不再把它当做异物,这样就能和平共处,经历一系列复杂而长期的磨合之后,沙子就这样变成了珍珠。蚌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产出世人艳羡的珍珠来,沙子本身也会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蜕变和成长,默默无闻但却在积聚力量,最终像“蘑菇”一样,由弱小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