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昂首阔步,做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倘使你还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自己烦恼都不可能。
——卡耐基
感官是记忆最忠实的奴仆
很多孩子在记忆陌生的单词和公式时,总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但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提高,该记的记不住,该背的不会背,家长和老师都大伤脑筋。
其实,有类似毛病的不仅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例如,单位要求自己在大会上脱稿演讲,向大家介绍经验,这本是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好机会,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能把稿子完整背下来。开会时不但不能充分表现自己,反倒会当众出丑。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记忆某种知识当成一件十分痛苦的差事,旁观者也许会片面地认为:他们是因为不务正业才没能把该记的记住。其实这还真冤枉他们了,倘若让他们记些广告词或歌词,基本上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图文并茂的广告词,以MTV形式发布的流行歌曲,都会让人在短时间内就记忆深刻。这是因为广告词和流行歌曲能充分调动人们各个感觉器官,达到让人轻而易举接受和记忆的目的。对很多人来讲,这些美妙的旋律比那些枯燥而没有头绪的字母或生词有趣得多,所以记起来也就相当的容易。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体参与收集的感官越多,信息来源渠道越丰富,所记忆的知识也就越扎实。如果能把各个感觉器官调动起来一起参与知识的记忆,就会比仅用一种感觉器官孤军奋战的记忆效率强上百倍。
他们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将智商相差不大的1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屋里只有5张椅子和5本《圣经》;第二组在室内除5本《圣经》之外,还有几本宗教故事画集,并播放一些宗教音乐。经过相同的时间,两组学生分别背诵《圣经》的内容,结果心理学家发现第二组学生与第一组的学生相比,记住的又多又准,成绩远远超过第一组。
心理学家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记忆知识的效果各有不同。例如,背诵相同的一段文字,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单靠口念,只能记住10%;只靠耳听,只能记住20%;光靠眼看,只能记住30%;耳眼结合,能保持50%的记忆率;如果边听边看,同时动手写写画画,其记忆保持率可以达到90%。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感官协同所发挥出来的记忆力量,远远要比单枪匹马地利用一种感官好得多。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先了解自己要记忆的内容的类型,然后发挥自身优势,尽可能开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器官参加得越多,记忆效果越好。比如,在学一个新单词时,既要听音,又要动手写,还要开口念,更要动脑想。通过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等途径,共同对付一个记忆目标,就没有记不住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知识是人无法记住的,关键是要注意学习的方法。在记忆比赛中,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展现出了超强的记忆能力,究其缘由,就在于他们能够切实有效地调动全部感觉器官来帮助自己进行思维和记忆,从而展现出非比寻常的记忆能力。
运用这一规律,只要我们愿意,世界上任何单调乏味的事物都会变得生趣盎然。就算是几个字母拼出来的单词,要想把它变成一个强化记忆的故事也并不是件很难的事。当我们兴致勃勃地为此不断开发自己想象力的同时,各种感觉器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协作起来。原来认为绝对记不住的东西,现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当这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得到验证时,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原来世界上并没有这么多难题,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你的动作背叛了你的心
你谨慎地说话,小心地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但在老板或朋友面前始终是一位可有可无的“好好先生”!这时,你会疑惑为什么付出那么多努力却始终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原因很简单:你有意识去小心翼翼表达的同时,身体、动作却无意识地出卖了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你的身体会说话,而且比口头表达更有效,你不经意间的肢体动作中蕴涵的大量信息,有时甚至连你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手指、臂、腿、脚、鼻子、嘴巴,甚至我们戴的眼镜、穿的鞋子,无一不在“传达”信息,我们可以熟练地口头表达,但却不能熟练地使用假动作。
小兰是一名MBA海归,一心想到知名的大企业去工作。经过层层筛选,她终于进入了总裁复试。在面试时,她应对从容,回答得体,但还是没有被录用,这让她心里很不服气。经过多方打听,她得知总裁对自己的回答和个人能力都很满意,但是她不经意的一个行为使总裁打消了录用她的想法。原来小兰思考时有不自觉咬手指的习惯,凭借多年的经验,总裁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极其不自信的表现,他觉得如果招了这样的员工,即便他在能力和才华上优于别人,也会因为种种不自信的行为令自己和公司错过很多机会。
每个人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传达信息的重要媒介,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是我们作为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区别。不过还有另外一种语言可以更真实地表现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这种语言就是身体语言。很多时候,也许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有可能在瞬间决定你的成败。这种并非由我们的语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身体语言效应”。
我们经常会根据别人的一些肢体语言判断他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当我们去电影院买票时,售票员只不过轻轻摇摇头,我们就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是票已经卖完了。
由此可见,肢体语言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它传达信息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口头表达的速度。很多人难免会问:“难道我们代代相传的语言,还不如自己的手脚来得干脆吗?”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日常沟通过程中,表达自己意思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交谈,更多的人都是通过他们的姿势、表情、位置,以及同他人的距离远近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经过统计,在人际交流中有65%以上的信息都是以非语言方式,也就是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传达的。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里,身体语言在很多方面都显现出了它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一个手势往往就可以解决问题,比语言的交流更为直接迅速。身体语言的真实性也是不容置疑的,有句成语叫口是心非,说的就是有些人说话心口不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则形象地表达了身体语言的真实性。据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瞳孔扩大时,就表明他心里很高兴,自我感觉良好。如果瞳孔缩小,则恰恰相反。日常经验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眼睛眯起,眉头微皱时,一般就可以断定他对某事表示质疑;而当一个人的眼神略带搪塞时,一般就可以推测为说谎。
近几年,身体语言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初次会客和求职面试时,身体语言的重要性显得更为重要。很多知人善任的人,会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在对方的身体语言里快速洞察和捕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以此来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或任用。很多社交高手往往都是一些最善于运用身体语言的人,这种举手投足间的动作优势,不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吸引众人眼球,还会让自己显得格外亲切、富有魅力。
在我们与别人的交往过程中,除去语言方面的交流,不妨更注意一些对方自然流露出来的身体语言细节。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沟通尺度,营造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提高自己的身体语言能力修养,使自己的行为落落大方、温文尔雅,这样即便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别人也同样会感觉到你的优秀特质。
守住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自杀时留下一句话:“太拥塞了!”虽然他口中的“拥塞”并非指社会拥挤,但我们已经能从这个词里感到一种熙熙攘攘的气氛,出门坐车人挤人,外出旅游人挨人,居住环境门对门。是啊!这个社会已经太过饱和,甚至到了肿胀欲破的程度。可是身体离得越近,心离得却越远,有的人甚至门对门住了好几年,都没打过招呼。
当拥挤穿过肌肤直指我们的内心时,焦虑、不安、急躁,甚至是抑郁都开始干扰我们,拥挤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困扰,更是内心上的折磨!
炎热的夏天,小王早早来到医院为妈妈挂号,他看到挂号窗台上已经排了好几个本子,于是将自己的本子排在了后面。到了挂号时间,所有人都站起来向挂号窗口挤去,整个大厅人挤人成了一锅粥,这时候一个人将小王的本子扔在了外头,说:“懂不懂规矩,排队是按人头算的,不是按本子算的,我得在你前面。”这时候小王也火了,两人为谁先谁后的问题吵了起来,最后还动起手来。窗口里面挂号的医务人员感慨道:“人一多,心就烦,怎么几乎每天都要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小王的遭遇也许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医院,像超市、车站、饭馆等地方也会有人由于烦躁就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怒火中烧。很明显,这些都是拥挤带来的恶果,当人处于混浊的空气、嘈杂的空间、紧张的情绪中时,就会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一旦遇到刺激,就会燃起无名之火,甚至大动拳脚以求舒解。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个人际空间距离概念,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把人际空间距离分为四种:亲密接触,0~45cm,表现在夫妇或恋人之间;个人区,45~120cm,朋友、熟人和亲戚之间一般是这种距离;社会区,120~360cm,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360~750cm,适用于陌生人之间或非正式的聚会。
这个距离被大家广泛接受,一旦破坏了这个尺度,人就会感到不适。公交车上、地铁里、电梯中,陌生人之间的肌肤之亲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甚至都到了耳鬓厮磨的程度,一群不相识的人近距离地看着对方面上的色斑、痘痘,倾听着对方的家长里短,拥挤中,我们的隐私荡然无存,再没了掩饰,恋人、朋友、路人的角色会压缩在一起,人际空间距离乱了,内心也乱了阵脚,面对这样的现实生活,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平衡,保持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句老话说,白天是大家的,晚上是自己的。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回家后闲下来,可以看看月亮,可以找块空地踩踩自己月下的影子——不要怕别人笑话,跟影子做游戏其实是最好的自我放松方法,也是给心灵放风的一种途径。
白天可以在工作之余闭目养神,喧嚣尘世眼不见为净,想象一下你一直神往的沙漠,你早就打算却一直没去成的西藏,草原上的蓝天白云。也许身体不能离开,为什么不让自己神游一番呢?现实是必须要面对的,但是内心偶尔的“出轨”也很有必要。
另外就是避免不必要的拥挤,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假期出游高峰能避开的话就推迟或提前几天,这样才能玩得更尽兴。在饮食上也要进行调理,可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能使人减少攻击力,舒缓易怒情绪。
生活有时候就是一种复杂中的简单,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嘈杂,只要注意调节身心,我们依然可以守住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详,过想过的生活。
不要让自己与外界隔离
幽默大师卓别林曾经拍过这样一个电影,在电影中他的角色是一个专门负责拧螺钉的钳工。由于每天都身处紧张而枯燥的工作氛围中,时间长了这位钳工的眼睛就产生了幻觉,即使在他走出工厂后,也感觉他看见的一切都和螺钉一个模样,于是他拿着钳子上去就拧,结果闹出了很多笑话。
电影的表现未免有些夸张,在心理学概念上,这位钳工是受到了“感觉剥夺定律”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处于忙碌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时,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渴望,希望假期早日到来,然后什么都不做,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睡大觉。然而当我们真的拥有了这样的机会,用不了几天你就会烦躁不安,感觉无所事事,甚至希望自己能够早点上班。
为什么我们的心情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人类自身惧怕“感觉剥夺”行为的表现。早在1954年,加拿大麦克基尔大学的教授就做过有关于“感觉剥夺”的实验。
参加实验的人都要带上半透明的护目镜,难以产生清晰的视觉。空气调节器还发出单调的声音,以起到干扰实验者听觉的目的。除此之外,他们的双臂还带上了止痛套袖和手套,腿和脚也被夹板固定,以此来限制他们的触觉。
一切就绪后,试验者独自待在实验室里,过了几个小时,这些人纷纷感到焦虑恐慌,进而开始产生幻觉。三四天后,这些人还产生了很多心理疾病的反应,如错觉、幻觉、思维迟钝、注意力涣散、容易紧张、焦虑、恐慌等。试验结束后,这些人经过了数日的调理才慢慢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将一个人完全与外界隔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他一旦不能持续受到外界刺激,身心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异常反应,这就是“感觉剥夺定律”。这一定律所产生的效应,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如果不及时发现、适当调节的话,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