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的理想成为现实
7585600000055

第55章 自我完善之“愚”学(6)

吕僧珍可谓是深知立身之道的智者,他功高不自居,身贵不自傲。从而使皇帝对他更加信任、放心。吕僧珍58岁时病死,梁武帝萧衍下诏说:“大业初构,茂勋克举,及居禁卫,朝夕尽诚。方参任台槐,式隆朝寄;奄致丧逝,伤恸于怀。宜加优典,以隆宠命,可赠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常侍、鼓吹、候如故。”不但如此,吕僧珍还被加谥为忠敬侯。

二十二、借酒躲避明知故问

魏晋之间,曹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为争夺统治权,斗争激烈,社会动荡,许多知识分子因此而成为曹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斗争的牺牲品,凡知名人士很少有好结果的。

阮籍的父亲是曹操的僚属,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司马氏为了篡夺曹魏政权,对曹魏集团里的人残酷打击,大行杀戮,毫不留情。自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策划政变,诛灭曹爽三族起,到景元三年(262年),司马昭诛杀思想异己分子嵇康、吕安等人,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司马氏集团血腥镇压了政敌一方的几十个家族及其亲党,还有一大批无辜的知识分子。

阮籍由于他的家庭出身,自然受到社会的注意。尽管他志气宏达豪放,性格傲岸孤高,从小就有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在当时人人惴惴不安的恐怖气氛下,他却只能佯为放诞不羁,喜怒不形于色,不干预世事,不臧否人物,忘情于山水之间。

早年他对世道失望,因此朝廷多次征聘,他都不肯出仕。曹爽专权时,阮籍曾被召为参军,但他以病推辞,隐居乡间。一年多后,曹爽被诛,人们都佩服他的远见。后来司马氏掌权,士大夫如果不接受笼络,便有被害之虞,他这才应辟出仕,以避免当权者的加害。但他“居官无官之意”,做官近乎胡闹,一则当然是因为不愿为司马氏效力,二则也是为了让司马集团以为他只是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人,不被猜忌。

遇到政治难题,阮籍常常用醉酒不醒来躲避是非。醉酒是他用来保护自己、不被人陷害的一种方法。司马昭看到阮籍名声很大,极力要把他拉到自己的营垒,这对于打击、瓦解曹魏集团也会发生很大作用。于是就派人到阮籍那儿,为他的儿子司马炎提亲,要和阮籍结为儿女亲家。阮籍听说后,十分惶恐。他不愿依附于司马集团,当然不想和司马氏联姻;但是若要一口拒绝婚事,就会性命难保,怎么办呢?他就拼命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等提亲的官员来到,只见他呼呼大睡,怎么推他、喊他,都醒不了。只好第二天再来,依然大醉不醒。

后来司马昭亲自来提亲,仍然大醉不醒。连连几十次,都是如此。弄得司马昭一直没有机会开口,又感到阮籍真是一个会误事的酒鬼,婚事只好作罢。阮籍这次醉酒,整整醉了60天,终于避开了这个难题。

钟会是个心怀不轨的人,老想陷害阮籍。他曾好几次去找阮籍,提出一些时事政治问题来问他。阮籍看出他的用意,是想根据自己的回答或赞成、或反对,来罗织罪名。等他一来,就请他喝酒,自己也喝酒,边喝边聊。钟会一谈及时事政治,他便已醉醺醺的,迷迷糊糊了,似乎什么话都听不清楚,什么话也说不了了,搞得钟会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尽管多次摆设圈套,却不能抓到一点把柄。阮籍因此避免了遭受陷害。

一次,阮籍听说步兵兵营的厨师善于酿酒,还存有三百斛酒,他就主动请求去做步兵校尉。其实,这也是为了逃避政治斗争,给人以贪杯的假象,掩盖自己的面目。他对事务都弃置不管,成天优游玩乐。司马氏也就放心了,不加害于他。

二十三、假死藏身

刘瑾把持朝政后,经常假托皇帝诏旨,任意处置敢于冒犯他的大臣、官员,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和他的党羽们,私设刑狱,滥施刑法,残酷迫害所谓的异己,妄图以此堵塞言路,使他们能为所欲为。但仍有一些耿直的官员,不畏奸党权势,不断上疏皇帝,以“清君侧”。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南京给事中戴铣、监察御史薄彦徽等官员进京联名上疏,请求皇帝罢免专权的宦官,以正国法,还要求留住辅佐之阁臣,委托他们以安社稷。刘瑾大为震怒,便假托皇帝旨意,派锦衣卫校尉逮捕了戴铣等人,将他们投入锦衣卫的监狱。不久,又将戴铣等二十多人处以廷杖,除名为平民。

当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见戴铣等人只因为社稷着想,忠言直谏,就遭此荼毒,实在按捺不住,就不顾个人安危奏了刘瑾等人一本。疏中大意为:戴铣等身为谏诤之官,理应为皇帝进言。如其言正确,自然应该受到赞扬并予采纳;若其言不正确,也应该包涵宽容,以便开忠诚直言的渠道。可是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他们逮捕、治罪,造成朝臣人人自危,敢怒不敢言,这不仅对国事无丝毫补益,而且也会给陛下平添一些过失。臣担心从此以后,还会有关系宗庙社稷危险疑虑的大事,陛下又将从何处得知呢?何况现在冰寒地冻,戴铣等人在押解途中,万一有个闪失,陛下岂不落个杀谏臣的名声吗?那时再反过来归罪于左右侍从,谁都不敢站出来劝谏,却悔之晚矣。望陛下能收回成命,免去戴铣等人之罪,官复原职。

哪知这封奏疏刚呈递上去,就被刘瑾私下扣留,他从头到尾阅读一遍,不禁怒火冲天,恨得直咬牙根。他马上如法炮制,又假传圣旨,将王守仁抓来仗打五十,想让其立毙杖下。没成想,王守仁死而复生,不得已只好将其贬谪到贵州龙场驿,做个小小的驿丞。

王守仁被贬谪之后,刘瑾并不甘心,秘密派手下的锦衣卫埋伏路上,想伺机行刺,以便斩草除根。再说,王守仁被贬出京,行至钱唐(今浙江杭州市),察觉身边总有鬼鬼祟祟的人在活动,便想,不好,一定是刘瑾派来行刺的人!看来他绝不会放过我,必要置我于死地而后快。怎么才能逃离虎口呢?王守仁躲在客栈中苦思冥想。有了!他想到金蝉脱壳之计,何不用假自杀来蒙蔽他们,然后隐遁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去?等到刘贼倒台那天,我再出山也不迟。想到这儿,他心中释然。

“遗诗”,其中有“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的诗句,把自己比做忠心报国,却遭屈死的伍子胥。这一招儿还真灵!当时浙江布政使、按察使及知府杨孟英,都信以为真,亲自来到江边祭奠;王守仁的家人也身穿孝服,为其治丧。刘瑾派来的刺客,一看王守仁确实投江自尽,便赶回京城,向刘瑾报信。

二十四、藏锋露拙

魏公子无忌一次与魏王一起玩游戏,这时北方边境传来烽火台点火的消息,魏王停止游戏,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阻止魏王说:“这不过是赵王在打猎罢了,不是举兵犯边。”后来传来的消息果然如此,魏王于是疑惑地问公子:“公子怎么对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公子说:“我的食客有深知赵王隐秘事情之人,因而我也就知道了。”事后,魏王畏惧公子的才能,因而没有重用他。

《老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聪明的人,平时却像个呆子,虽然能言善辩,却好像不会说话一样,也就是说人要匿壮显弱,大智若愚。

生活中嫉贤妒能的领导很多,他们不能容忍下属超过自己,他们要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威地位,即便他水平很臭。就像武大郎一样,在武氏的店中是不能有高大身材的伙计的。华君武的漫画《武大郎开店》,讽刺的就是这样的领导。

二十五、不识进退尸首分离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度,赵高助纣为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丞相李斯力谏秦二世,均不见效,反而因此被赵高怀恨在心。为此,赵高决心使用上楼抽梯之计,将进谏的李斯置于死地,好实现自己位居丞相之位的梦想。

一日,李斯有恙,赵高假意前往探视。二人谈起秦二世时,赵高叹了一口气说:“函谷关以东盗贼纷起,可皇上却大量从那里抽人徭役,修建阿房宫,这不利于国家啊!”

李斯说:“作为臣子,吾等都应从国家社稷出发,多为皇上出善谋啊。”

赵高赶紧吹捧李斯:“您是二朝元老,德高望重,又居丞相高位,敢于犯颜劝谏,可这件事,你为什么不劝劝皇上呢?”

李斯沉吟道:“我何尝不想劝谏皇上呢,可近年来,皇上连朝政都不管,身居深宫,我怎能有机会见到他呢?”

赵高故作同情状,说:“我虽侍候在皇上左右,可我的话皇上根本不听,只听您丞相的,我仔细候着,等皇上空闲时,我一定通知您进宫求见。”

李斯说:“那全仗赵大人的一片厚意,你我为了大秦江山,当尽臣子之责。请赵大人务必见机使老夫能进见皇上啊!”

可赵高离丞相府后,再无音信,眼看边关军情紧急,李斯夜不能寐,天天在宫门口请求进见秦王。

深宫内,秦二世醉眼朦胧,怀拥美女,举杯痛饮,赵高侍候在旁,与二世同乐,殿内舞女婆娑舒袖。乐池内,笙箫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