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逢人只说三分话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指你所做的事,并不是必须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是否事事可以对人言,是另一问题,他只说三分话,另外七分不必说,不该而已,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话都不可以说得太满,有的时候说三分话,可以使一件事情促成。而有的时候将话说得太慢了,会让整个的事情变得事与愿违。这之间有个度的衡量,如果把这个度把握好了,会避免很多没有必要的事情的发生,如果这个度过大了,事情往往会变得很糟糕,所以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把握好这个度,将说话的艺术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话,不必对人说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但是很多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三分话,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留住七分,讲出三分,只守不破,这才是与之说话的一个标准。
(一)注意说话的分寸
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为不少。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说么?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朋友,不配与他深谈,跽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偏高谈阔论,轻言更易招祸呢!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不合时宜的直言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在灾难来临前萌生的智慧,可以保命,可以明理。
有一天,一头狮子在路上遇到了九只野狗,狮子说它正在猎食,建议野狗同它一同猎食,野狗们答应了。
忙活了一整天,到天黑,他们一共捕到了十只羚羊。
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其中一只野狗说:“那何必呢?我们不是一共十只吗?逮到的羚羊也是十只,一对一就很公平啊。”
没等它说完,狮子立即起身,举起巨爪向这只冒失的野狗抓过去,野狗顿时被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被吓坏了,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们的兄弟说错了。狮子您是世界的主宰,如果我们给您九只;而我们九只狗加上一只羚羊也是十只,这样我们就都是十只,这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案。”
这下狮子终于满意了,它昂首阔步地说道:“你还算聪明,不像你那个傻瓜兄弟!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
“就是当您冲向我兄弟,把它打昏的时候,这个想法就突然冒了出来,狮王陛下。”它小心翼翼地答道。
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他,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作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的人。
即使是最亲密的夫妻之间,每个人的心里也需要有一个小小的隐秘的角落,那是仅仅属于自己的心里空间,情感世界。有些事情是永远不能说的。一位文学青年说这样一段故事:由于文学上的缘分,他认识一位长辈已经8年了。直到有一天夜晚,他们俩在长辈的书房里聊天,才知道长辈也曾有过一段坎坷的心灵历程。当时谈到往事,长辈打开书柜,取出一个纸包,从中拿出一本日记簿,说:“这里记录的是我年轻时的一段往事,你拿回去看看吧!也许对你日后的创作会有帮助。”青年受宠若惊地接过那本日记,回到家里便埋头读了起来。故事的开始很美丽,可看下去,竟让他几度泪流满面,竟是一幕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
第二天,青年去送还日记簿。长辈对青年说:“你是第二个读者,实际上是惟一的读者。第一个读者是我年轻时的一位好朋友,他几年前在国外去世了……”青年在为长辈对他的信任而感动的同时,也为人间某种极爱和极恨的故事不能公诸于世而遗憾。
过春节,青年去长辈家拜年,他一家人正在唱卡拉OK。当他和他的夫人合唱一首情歌时,两人含笑相视,那场面非常动人,在座的亲戚都为他俩鼓掌。那一刻青年竟有点后悔看了那本日记。如果他没看,他一定会以为他的夫人是他惟一深爱的女人。长辈曾告诉过青年,他从未对他夫人说过日记里的故事。青年想,幸好他的夫人不知道,有时候不知道某个秘密真是一种幸福啊!
(二)守着矮人别说短话
某天,美智子在东京住宅中亲自烹制料理,她的手艺真是不错,当她准备好“热汤”的材料之后,仔细吩咐女佣看好,就去烹制其他菜肴,而煮汤时要将锅盖打开一部分,以免汤汁外溢,佣人却大意地忘记了,闯了祸的女佣哭丧着脸站在美智子旁边,美智子并没有责备佣人,却说“啊!原来煮汤不能将锅盖盖紧啊!”美智子十分善于烹调但却装作不知道,由此可见对佣人的体恤之心。
在指责别人的过错之前,先想想自己从前是否也有过这种经验,不要急着责备对方,如能说:“我年轻时也做过这种糊事”、“你可不要告诉别人!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误呢!”换言之,除了让对方明了自己的错误之外,也要避免使对方太难堪,先举自己为例可使对方产生亲切感,有站在平等地位的感觉,不致产生强烈的排斥感,而能赶紧自我纠正错误。
相信各位均有此经验,当朋友向自己借钱时,总是会犹豫不决、考虑再三,不知是否要答应,并非全然因为借钱是卑恭地堆着笑脸,还钱时总是哭丧着脸;最重要的乃是碰到“不想还”所引起的问题才是最麻烦的,由此可见,要成功地借到钱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技巧。
借钱一方面要使对方相信自己一定会如期归还,再来最难的就是开口说要借钱,唠唠叨叨绕了一大半圈才说到主题,会令人厌烦,不如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来是有事相求,家里发生了意外,想向你借一万元……”,继之将归还日期及方法明确而具体地告知,“我准备从每个月的薪水中扣五百元来还。”“年底我父亲的存折就到了期了,到时可全部归还清楚”、“利息照银行贷款的标准给你好吗?”又如果有人作保,可再加上“为了万一,也让你安心起见,我特地请了公司经理及好友王君作保证人,对方也已经同意了,你应该可以放心了。”如此明确又具有诚意的借钱方式,就不致使对方为难了。
探病时,“说话”很重要,必须了解状况再适度地表达出关怀之意。以笔者而言,不管生病的朋友在家中或医院疗养,探病之前,必定先打电话询问清楚才前往,一方面可避免说出病人介意的话,另一方面也能顺利地选择合宜的话题交谈。而与病人聊天时,可不经意地询问病情,如果病人愿意告诉你,必定详细报告,若病人病情不公开,或病人不愿意讲,就该避免作追根究底的询问或胡乱猜测、假设。
谈话中可谈些公司、同学或其他有关团体的有趣话题,但却不能说出会使病人焦急不安、难过的话题。一般人为了使病人放心,都会安慰他说:“不要担心你的工作,一切都很顺利,大家都合作得很好。”这种话虽然可能使病人安心,然而另一方面,却好似疏忽了他的工作能力和自尊心,因此不如鼓励病人“你不在,大家都觉得很不方便,大家都希望你能早点回去……”
虽然说是“失恋”,也有程度上的不同,有些情形是严重到要面对死亡,也有些只不过是“单恋”失败而已;各种情况虽不同,但同为“失恋”,那种心情依旧是非常难过的,在安慰失恋的朋友时,最好的方法是耐心地听他倾诉,听对方发发牢骚、出出怨气。
但是也要视情况而定,有时候,帮忙骂两句可能很适合;也有时候,对已分开的人还念念不忘,你却在一旁唠唠叨叨地念着“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个平凡的人而已”,反而会使对方心理难过或造成怨恨的心情。一般而言,男性对恋爱总视为人生的插曲,女性却认为“恋爱是人生的全部”,因此对失恋的男性说“看开一点吧”,往往比任何话更有效;但女性却无法以这样冷静或平淡的态度面对,笔者的作法是,约她们到格调优雅的咖啡馆,与她们细谈,听她们倾诉,只要她们能将不满完全宣泄了,就好了。
在参加葬礼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地处理寒暄的话,才不至于失礼,如果不太懂得说此类寒暄的话,简单地说“请节哀”、“我很难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总比唠唠叨叨地说些无关紧要的话,来得恰当。
在参加葬礼时,不仅要注意礼服的穿着以及肃穆庄重的表情,更重要的是安慰亲友的寒暄话,太过热烈或冷都不恰当,悼念的言语最好能够发自内心,因为虚假的夸张的哀悼语,会给人不真切的感觉,惟有真情流露的言语才最动人。
任何人都有不愿意或不喜欢被问及的事,可能是个人隐私,也可能是不方便回答的问题,如果蓄意追问或不明就里地询问,往往会造成难堪的场面。此外,这些问题因人而异,会因性别、种族、年龄之不同而有别,因此,与人交谈时应注意避免造成尴尬的局面。
譬如访问一个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则其困苦的童年生活、艰难的奋斗历程却都是他引以自豪的经历;此外,相同的问题向女性询问,也会造成令她无法侃侃而谈的现象,此点亦须留意。
有些话题经常会在无意中刺伤对方,譬如询问对方的婚姻生活、待遇与太太的薪水、家庭状况等,事实上,对于隐私问题,如能尽量简化或轻描淡写地带过,甚至避免,是最好不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关怀他人的苦处、难处,也等于是尊重自己。
与人谈话时要选择共同的话题,“今天的天气很暖和,可以去海边游泳”、“是啊!我早上就去把夏天的衣服找出来了”。此外,也可加人旅行、运动、艺术等能引起共鸣的话题,至于政治、宗教等敏感问题,除非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否则还是避免提起,以免产生对立的现象。
另外有种问题也要避免,就是对有名人士从前的经历,笔者就曾听过周围朋友这样的对话:“你知道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总经理吧,他连小学都没毕业就当上总经理,”当时就觉得他们的谈话,实在不得体。
谈论到对方的学历、家世等个人背景问题,经常会带有评论的意味,而这种谈论往往会使被谈论者的自尊受到伤害,如果你毕业于一流的高级学府,及拥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或许愿意侃侃而谈,但是在人群中谈话,仍应尽量减少这种对人评论的情况,这也是一种礼貌及对人的尊重。
三、用微笑去赞美
一位哲人曾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当我十天的口粮。”
似乎有人会对此怀有疑问,只要有能力、有学识而后好好干,地位、成绩、声誉自然会接踵而来,其实,这种想法非常错误的。要想求得事业上的成就,不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人际关系氛围是不行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助你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就要学会给别人一点赞美。真诚是前提。赞美必须是真心实意的。只有情真意切才有感染力。虚情假意不是赞美,而是讽刺挖苦或别有他求。
战国时期齐国丞相邹忌,对同是称赞他的美貌的三个人,他认为最真诚的是他的妻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偏爱)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俗话说:“心诚则灵。”赞美也一样。真诚的赞美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是心灵的呼唤,是对他人的羡慕和钦佩。真诚的赞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对方受到感染,发出共鸣。
具体条件是真谛。有的人虽然也常常赞美别人,但由于过于笼统,过于空泛,过于抽象,缺乏具体内容而让人感到不舒服。与其称赞别人“很有才华”,不如说得更具体一些,“你的文才不错,你的文路很广,我特别喜欢你写的随笔,既有散文的意境,又有杂文的犀利,下笔成趣,文思泉涌。”越具体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过于抽象的赞美是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的,更是难于感动别人的。因此赞美的时候应尽量具体一些。这是赞美的真谛所在。
准确是灵魂。如果说具体是赞美的真谛的活,那么准确就是赞美的灵魂。所谓准确就是要得体,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无不及,赞要赞到点子上。赞得过头了,就会有吹捧和阿谀之嫌:赞得不够,赞得不到位,也很乏味,等于白赞。要做到赞美准确,就必须对所赞美的对象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分析并抓住其本质特点。鲁迅赞美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抓住了《史记》的本质特征,就很深刻、很精辟,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它不仅是一部光辉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它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剖面,言辞优美,言简意赅,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