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7483700000062

第62章 治禁巫

叶春花

明朝崇祯年间,寿邑穷僻,民生艰困,民众生病无钱医治,打尪迷信活动盛行。知县冯梦龙编著的《寿宁待志》记载:“俗信巫不信医,每病必召巫师迎神,邻人竞以锣鼓相助,谓之打尪。”从事打尪活动的巫师当地俗称尪师,在民间有很高社会地位。冯梦龙是位忧国爱民的好知县,到任寿宁后关心民生,体察民情,破除陋习,减轻民瘼,禁巫施药是其任内继“禁溺女”之后又一善政。至今在南阳南山顶下的赤陵洋、南岔、铁场一带村庄还流传着知县冯梦龙治尪禁巫的故事传说。

明朝崇祯七年,冯梦龙任寿宁知县。到任寿宁不久后的一个夏日,冯知县微服私访,深入乡村体察民情。至南山脚下一小山村时,天色已晚,他便在一好心农户家中留宿。正值农忙时节,农户家中长者招待这位过路老先生简单就餐后,交代要尽快吹灯噤声,不要到处乱走,冯知县以为农忙时节农家要早点休息,也没多问。不久,家家户户都已熄灯,四处一片漆黑寂静。冯知县正在闭目思考着今夏农业生产大计,忽然听到隔壁邻家传来“砰砰”巨响,像是竹鞭拍打墙壁门窗、桌椅农具,声响过后有类似牛角吹出的“呜呜”声,声音凄厉粗涩,顿时四周一片寒气袭来,令人毛孔悚然!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有人高呼“某某人惊魂回来啊”,接着有众人和声“回来喽,回来喽”……随后,四周灯火被点亮,锣鼓声阵阵。冯知县十分纳闷,此时应是好生休养,为何锣鼓喧天?于是,他便决意出门探个究竟。

外挤满了人,但却秩序井然。有的人在敲锣,有的人在打鼓,其他男人们大多坐在大厅两侧看着,女人们则在内屋忙来忙去。屋子正中搭着台子,台面上放满了各式各样的供品、道具。道具旁边摆着几个炉子,上面插满香火,缕缕青烟在低矮的房子里徘徊,呛得人睁不开眼。台子正前方一位身着黑色长衫、头戴黑色高帽的老者来来回回走着,手里握着一把竹木雕刻的长柄方口杯子,口中念念有词,合着锣声、鼓声,不时用柳枝向四周洒水。众人皆忙,无人理会冯老先生。冯知县不动声色找个空位坐下,想看看到底是何民俗活动,或许多了解民间习俗对编制《寿宁待志》还有帮助。

这一坐便是一刻,冯知县刚想起身离去,不料屋里、屋外灯火瞬间再次熄灭,到处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感觉若干壮汉在黑暗中摆着各种姿势,齐声喊着:“哈嘿!哈嘿!”壮汉在正厅喊了一阵就往屋里挪去,一边挪一边喊,声音十分坚定有力。一刻钟后,屋内突然传来阵阵巨响声,壮汉们有的狠拍门窗,有的重敲墙壁,伴随着的是众人的回音:“回来了!回来了!”随后,四周灯火被点亮,锣鼓声再次响起,那位老者继续念着、唱着,一切又回到一刻钟前的样子。约摸一个时辰后,鼓息声歇,中场休息。期间,冯知县断断续续从村民口中得知,这是给屋内床上的男主人做的一场法事,就是当地盛行的打尪迷信活动。冯知县此前就听说过当地有此迷信陋习,耽误治病造成家毁人亡之事时有发生,民众苦不堪言却又无计可施。择日不如撞日,今天正是治理打尪迷信活动的好时机。

冯知县想着便起身出外寻来村中里长,向其亮明身份后一起走向该户屋内。只见床上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冯知县便近身前去,坐在床边,伸手拉起男主人的手,不料这手出奇的冰冷,再摸摸额头,如出一辙,用手指往鼻孔一放,方知此人已是西去!冯知县大怒,拍案而起。众人不知何故,一股脑儿涌入屋内,得知男主人已过世,十分惊愕!再得知眼前是知县大老爷,个个更是惊恐万状。冯知县质问屋内众人,为何做法事?为劳力,前不久忽然生了怪病上吐下泻全身发抖不止,随后卧床不起,按风俗邻里乡亲帮忙张罗请打尪师傅做一场法事,希望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谁知会是这般结果!“冯知县遂问其病状,听罢就知道死者其实只是患疟痢之疾,并非不治之症,不觉怒火中烧,悲从中来!村民有病不找郎中,却找巫术之人,歪风陋习谋财害命啊!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愚昧无知!治穷先治愚!冯知县当即命令里长将尪师及村中撺掇迷信的头人扣下送官,追究他们巫术害命之责。

冯知县回到县府后不久,就在全县范围内颁布了禁巫告示,禁止以祈求鬼神加害于人或降福于己的祈祷术以及某些神秘的占卜术等。同时,大力推广医药治病与传授医药知识,还捐出个人俸禄买来药品施送给群众。此后,当地迷信陋习虽然不能尽数革除,但乡民也逐渐明白巫术害人、有病要求医,为此救了不少病患群众,造福无数家庭。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民知县,还在南山为其顶立了塑像。这位忧国爱民的文豪知县至今还神情专注地关注着寿宁大地的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