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7483700000028

第28章 南潜反清

李安

话说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四月,吴三桂领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被迫撤出北京。五月初一,清睿亲王多尔衮率兵进入北京。同日,明福王朱由崧由马士英等人拥至南京谒陵,过两日称监国,又十一日即皇帝位,史称弘光帝。

这些消息接踵而来,让密切关注时局的冯梦龙再也无法忍受“天崩地裂,悲愤莫喻”的甲申之变。虽年逾古稀,不能上抗清前线真刀真枪地厮杀,但作为胸怀效忠朝廷之心、刚强不屈的骨气文人。

冯梦龙,这位自称“草莽臣”的抗清斗士,在弘光帝一即位,就作《钱法议》上奏朝廷:“今天子中兴,启、泰、弘光之钱,将与日月俱新。主计者能自爱以爱国,必当力矫夙弊,为嘉靖,为万历,而不为崇祯。”奏书中提出效法古制,兴利除弊的主张,并且保证:“行之三年,而司农犹蹙额患贫,不能复二宗富庶之旧者,臣请服妄言之诛。”

不久,时局再次逆转,十万清兵入主中原,如入无人之境,随即席卷大江南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血洗了江南、岭南,弘光政权也由此覆没。“草莽臣”在苏州已难于有所作为了,当听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世孙鲁王朱以海在台州抗清,当即顾不得年迈与自身安危,就在清顺治二年八月从苏州开跋,直奔台州。不想“热脸贴了冷屁股”,这位打着抗清旗帜的明太祖后裔,不仅缺乏求贤若渴、纳谏如流的美德,而且其治下是“鲁国君臣燕雀娱,共言尝胆事全无。越王自爱看歌舞,不信西施无奈的冯梦龙,在台州期间,只能找隐居于此的复社社友恽日初,经他引荐结交了临海知县娄应奎,住进了临海龙兴寺,并获得明代著名的忠臣杨继盛(谥号忠愍,当年遭严嵩陷害入狱)在狱中写就的”手书“并”和言“册帙。冯梦龙读后感慨万千,就在册帙上题道:“每一展诵,忠愍如生。”并赋诗赞颂:“忠臣一日千秋远,何况三年活命恩。比部生前无片语,福堂赖有手书存。何曾知面独知心,一片丹诚日月临。松柏由来同骨气,任教恶木自成阴。拼得无官舍得驱,世间何事不由吾;侍郎墓冷尚书朽,千古犹传应大夫。”以“松柏由来同骨气”、“拼得无官舍得躯”的诗句,褒扬这位前朝名臣,也借诗句表达自己以笔从戎谋苍生的忠义气节。

而后,了解到唐王朱聿键在撤退的过程中,连续接到礼部尚书黄道周的三封劝说信后,已于隆武元年七月一十日在衢州宣布即监国位的决定,并沿途为建立他的朝廷制定具体计划,于同年八月十八日,在福州正式称帝。自称“草莽臣”的冯梦龙,这回当真有些“病急乱投医”了,他不顾恽日初和娄应奎的劝慰,冒着“老夫七旬,要人一个,要命一条”的危险,沿途独自乘船混过清兵的层层关卡与严查细盘,辗转至福州参加了唐王的政权。他大张旗鼓为唐王的政权鼓与呼,在福州编纂刊印《中兴伟略》近万册,颂扬隆武皇帝“恭迓唐王监国,固守闽广一隅,诏谕彰明,招贤纳士,待天下之清,协扶幼主,中兴大务,恢复大明不朽之基业,在兹举矣”,期望明朝能在唐王领导下得以中兴。

隆武二年正月,冯梦龙就以智囊者的身份跟随唐王朱聿键亲征至建宁。当唐王直接从建宁前往长江下游地区扩大战场时,考虑到冯梦龙曾任建宁府治下的寿宁知县,在出发时便让他留驻下来料理建宁府事宜。不久建宁失守,冯梦龙因得到当地百姓保护而逃过一劫。后来,王祁起兵收复建宁,他邀请冯梦龙共赴寿宁仙崖寺,辅佐明世裔郧西王朱常湖,冯梦龙欣然前往,从此又踏上反清复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