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
7483700000025

第25章 东溪榛油

李安

话说东溪,这个溪村同名的小村落,系寿宁县平溪镇所管辖的最偏远行政村,海拔三百八十四米,至今人口不过六百来人,原是李氏血缘聚居村落,后来姻亲关系杂居了少量的叶、吴、张、陈等姓氏百姓。

东溪村的形成,可得感谢当年的知县冯梦龙。那时这里还是漫山遍野的榛树林,是修竹李氏从渔溪山上移种育苗所植,五兄弟分家时,这一带的榛树林分给了李瑚。因距修竹村有二十来里路程,李瑚为便于生产、管理,便携妻儿于崇祯五年选择在榛树林里搭起了茅寮。可是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一到了压榨榛籽油的季节,还是得雇佣许多帮工与挑夫,帮忙把榛果摘挑回修竹村加工,这样一来,榛油虽上乘,可工钱付不起。正在李瑚打退堂鼓准备回迁修竹之际,新上任不久的冯梦龙知县获知了这情况,经详细了解,榛树林这一带岭上峭壁摩天,茅寮处倒是有一条溪流蜿蜒东去,只是溪岸边有落差处都是绝壁,要建榨油坊需靠水力带动碓磨压榨榛果,投资虽只需一年的榛油收益,可那年代兵荒马乱,亲朋好友连温饱都难以维系,平日里买榛油的很多都是赊账,靠来年帮忙采摘、挑担来以工抵赊,根本就没资金在崖壁处凿渠引水。

当时,冯梦龙就心想,在苏州时曾到苏南一带巡游讲学,当地麻油作坊也是用压榨的方法,只不过动力用的是马拉而已,没有像寿宁用水力的。冯梦龙就着差人带上银子二十两去一趟修竹和李家的榛树林,嘴上是说县衙订购食用榛油,实则是支持李瑚就地引水建油坊,并让差使转告李瑚在虑到耕牛固然可以一用,但恐畜牲不洁,污染油品,便下定决心,不负知县大人的厚爱,以这些银子垫底,请来石匠数人,在水头凿壁开渠。日复一日,坚持了三月有余,终于使潺潺流水冲进油坊带动木轴石碾的榨油机,让暗红色的榛果流出晶莹透亮的油汁。

就此,李瑚终于把家安到了榛树林边。在正式开榨榛油的前一日,李瑚特意跑进县城,欲用八人大轿请知县大人来参加开榨仪式,未曾想这日冯梦龙正赴建宁府陈禀县务。事后,冯梦龙回县听说李瑚的油坊己建,并在榛树林边安家立业,于是乘前往李长坑(长溪)微服私访之机去李瑚处。李长坑村距李瑚处只不过翻越一道山梁下了山岭就到了。一路上,但见榛树湾连岗,岗接湾,郁郁葱葱,每树果与蕊同期相挂。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冯梦龙便顺口吟诵出“抱子怀胎历冬春夏秋十三月,饱含灵气经天地山川百千载”的联句。

沿途为了驱除寂寞和疲劳,冯梦龙还给陪同的衙役讲起关于榛树的神话:当年韦驮参加王母娘娘的瑶池盛宴,看到桌上有一盘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后长生不老的蟠桃,他禁不住食虫搔痒,口角流涎,宴前偷吃了一颗蟠桃后,便把核藏匿在衣袋里。韦驮的不端举止恰巧被西王母发现了,她斥责韦驮不守仙规,当场口喻将韦驮贬下凡尘修行。韦驮被逐出南天门后飘飘然来到人间,他将衣袋中的桃核种在下凡处的渔溪山上。冬去春来,阳光照,雨露洒,桃核破壳发芽,蓬勃生长,异化成了似茶不是茶的榛树。后来百姓把榛油视做神圣的仙品,不仅用来食用,还用作祭祀必需供品,雅称“香油”。

大约一个时辰,冯知县便来到油坊处,当看到四处晾晒的榛籽,看到繁忙的榨油场景,他兴奋地直呼出李瑚的名字。正在忙碌的李瑚一听有陌生的声音传来,赶忙寻声望去,当发现是资助自己安居乐业的知县老爷,便招呼大伙儿鞠躬行礼,随后自己就向知县老爷禀报起安居后乐业的情况,并告诉说拟于这个冬季建屋定居,村名尚未取,意向老爷讨取村名。冯梦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岩石历经水流冲刷,雕塑出了许多形象各异的奇山怪壁,水中可见得鱼翔浅底的悠闲景致,是块风水宝地,宜于建村,联想起公馆所在叫南溪,就取榛油如春水东流汩汩不断、源源流淌之意,说了“东溪”二字。

如今东溪村水头榨油坊遗址仍在,寿宁土法压榨的技艺仍存,那微黄似金、剔透如镜的榛油,似乎还在向我们讲述沧桑岁月里冯知县的故事。

“馨香无限染畴涯,独占三秋润万家。”但愿梦龙遗风永存,愿榛油古朴风味飘香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