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7456100000009

第9章 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8)

一批批的远古玛雅人就是从这里出发,越过玛雅山脉,走到水草丰美的南美大平原。他们所经之处,文明的种子遍地开花,一座座辉煌的城市拔地而起,空前绝后的物质积累使玛雅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秘鲁、智利、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历史悠久的国家,他们的国名依然保留着玛雅人的发音。相对来讲,伯利兹北部的玛雅遗迹更多的是他们离开洞穴后建立的城市废墟和祭祀高坛,拉马奈和阿尔顿就是其中两处最大的遗址。

岁月在拉马奈印下了沧桑的痕迹,如今这里已经青草丛生,每一砖一石都充分体现出这个神秘种族的神奇智慧。在遗址的顶端,有一尊四面神像,昭示着玛雅人崇拜的神祇无时无刻都存在着,历经时光侵蚀的雕像依旧凛然神圣,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被远古的艺术真实地雕琢出来了。

这座遗址在16 世纪被西班牙探险者发现后,吸引了欧洲众多考古专家来此进行课题研究。18 世纪前,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这是玛雅人部族的祭坛。在发现埃及金字塔后,英国学者认定拉马奈也是埋葬玛雅国王的坟墓,这一说法引起了考古界新一轮的争论,最终祭坛说战胜了坟墓说,在以后的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各种教科书和考古论著始终把美洲的玛雅遗址界定为祭坛。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1927 年在伯利兹的玛雅遗迹中发现了一个用水晶制成的头颅骨。这颗水晶头颅骨完全是用石英石加工研磨而制成的,高12.7 厘米,重5.2 千克,大小几乎和人类的头颅骨相同,这个头颅骨是玛雅遗迹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骨所雕成的。玛雅人依照人的头骨所雕成的水晶头颅骨,是成熟的解剖学与光学技术的具体展现,并且还利用了某种现在科技还没有掌握的碰撞技术。从照片上看,这头颅骨不仅有着十分逼真的外观,而且其内部结构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隐藏在基底的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组合在一起,发出炫目的亮光。如果说,汉人是按照历史,为传统而活的民族;那么玛雅就是按照预言,为未来而活的民族。他们深深相信《豹的预言书》的预言记载,安然接受既定的未来。

1519 年,入侵者登陆玛雅部落,玛雅人开始走向了终结。直到1696年,征服者派遣的神父抵达玛雅部落时,玛雅部落的领袖竟然说:“根据预言,我们背离神的日子还未到,请4 个月后再来吧!到时,我们将履行预言。”这种服从预言的态度与做法,真是令人感到惊讶!他们留存的文物中,带有这种无畏、镇定而等待的神秘感也就得以解释了。

古玛雅人无缘无故地消失丛林中,还有西方人能够轻易地征服玛雅,似乎都是因为玛雅人自身对预言的无上遵从的原因。该生该灭,早已融入宇宙的变化规律,既然他们的命运早已被历法预言所记录,再做无谓地挣扎也是无济于事,与其说是被消灭,不如说是玛雅人接受被消灭的安排!玛雅人等待的既非生,又非死,似乎只是等待。玛雅的预言几次告诉人们:“新的神将会到来!”地球将开始一个全新的历史纪元。

玛雅预言曾说过,太阳纪只有五个循环,一旦太阳经历过5 次死亡,地球就要毁灭,而第五太阳纪始于纪元3113 年,历经玛雅大周期5125 年后,迎向最终。如果以现今西历对照这个终结日子,这个最终的日子就在公元2012 年12 月22 日前后。

面对各种不同的论点,伯利兹旅游部及其所属的考古部门显得很无奈:“我们虽然站在古代玛雅人的文明遗址上面,但是很遗憾,在研究玛雅人方面我们无法走得更远。”虽然玛雅文化消失了,但伯利兹还在,大雨林也还存在,人类依然没有解开被困扰着的谜团,这些谜团都还在等待着人们其探索和发现。

如果要在头脑中想象亚马孙河的壮阔,几乎跟理解“无限”同样困难:亚马孙河共有1.5 万条支流,分布在南美洲的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接近澳大利亚国土。亚马孙河河水很深,远洋巨轮可由大西洋自河口溯流而上,航行至秘鲁的伊基托斯。

亚马孙河发源于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横贯南美洲东西。源头由冰川融汇而成,自高山涓涓流下,水量逐渐增大,汹涌奔流,在安第斯山脉东麓冲刷出气势磅礴的峡谷。亚马孙河河水由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因而显得有些混浊,就像加了咖啡的牛奶,故也被称为白水河。亚马孙河的一些支流还流经沼泽,河水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水色较深,称为黑水河。随着向东的奔流,亚马孙河流经的地势渐趋平缓,水流流速也逐渐减慢。到了广阔的亚马孙盆地时,亚马孙河河水表面变得十分平静。最终,河水蜿蜒流过巴西中部高原的密林,在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汇入大西洋。

被称为南美洲“绿色心脏”的亚马孙丛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这里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形态。在地球上任何其他的地方,你都无法找到如此多样的动植物。站在丛林任何一个地方,在周围或者说在视野范围内,很难看到两棵同一物种的植物。只要有一种植物,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可能就有四五种它的姊妹种。然而,若是看到生命的极端多样性,就认为在这里生存很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丛林中确实有人居住,但人数之少可以与荒凉的沙漠相比。显然这里可不是什么热带天堂。实际上,这丰茂的景象只是一种幻象。食物尽管看起来很充裕,但对人和动物来说,要想获取这些食物,则必须面对一场极为艰巨的挑战。在这里,所有的生物都必须依照自然选择的方式生存。丛林会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任何东西,只要你知道如何去寻找。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所在地区的海拔大多低于200 米。这里雨量充沛,加上安第斯山脉冰雪消融带来大量河水,每年有大部分时间为洪水淹没。雨林全年闷热潮湿,全年日间平均气温约33℃,夜间平均气温约23℃。在距大西洋1600千米的巴西马瑙斯附近,宽16 千米的亚马孙河支流——黑水河汇入亚马孙河主流。巴西人认为这里才是亚马孙河的起点,称其上游为索利蒙伊斯河。

亚马孙热带雨林还有“地球之肺”的称号,它对地球的气候以及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亚马孙热带雨林从安第斯山脉低坡一直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上,茂密的热带森林,不仅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而且生态环境庞大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亚马孙河流域植物种类的数量之多居世界之冠。许多大树高60 多米,遮天蔽日。地面上,其他植被无法生长,只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腐烂枝叶。在某些低洼的地区,则情况迥异。雨林树冠由高至低分成不同层次,各层都充满生机。葛藤、兰花、凤梨科植物争相攀附高枝生长,其间栖息着吼猴、树懒、生活在亚马孙丛林的鹦鹉和蝙蝠等各种动物。亚马孙雨林中的蜜熊大如野猫,昼伏夜出,以长尾钩住树枝稳定身体,觅食果实,其长舌便于舔食花蜜。

在亚马孙河水中生活着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上则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 多种鱼以及1600 余种鸟类。据科学家的统计,现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已知的动物和鸟类已经超出了10万种,还有至少27 种甲虫。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野生生物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在亚马孙河的夜晚,可以听见森林的声音,森林中有鸟叫、虫鸣,此起彼落,穿插着野山猪和一堆不知名动物、不同调子的叫声,仿佛是一曲丛林交响乐,心情跟着就宁静下来。

亚马孙——这片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上苍赐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藏。它是美丽的,然而它又是神秘的。神秘的亚马孙雨林吸引着各地的探险者们。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热带森林中的一些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人国,倾听森林中小人国的故事。小人国是孩子们常听到的故事,其实他们就居住在中非刚果(金)和刚果(布)交界的热带原始森林里,迄今仍然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社会生活,他们就是非洲土著居民——俾格米人。他们身材矮小,成年男子身高为1.2 ~ 1.3 米。俾格米人是中非大地最古老的居民之一,他们视莽莽林海为自己的母亲,以林为生,在巨树参天、藤本密布的原始森林里搭窝棚安家。男女老少,一色裸体,只在小腹部挂几片树叶或碎布遮羞。他们虽然身体矮小,但四肢匀称,不像侏儒那样畸形。因生活条件差,普遍患有寄生虫病,一个个肚子又圆又大。俾格米人以林为生,吃的是森林里的飞禽走兽、昆虫、蜂蜜以及树上的野果和植物的根茎,喝的是林中的泉水和河水。男人们非常勇敢、犷悍、机敏,人人都是打猎能手,极善爬树,十几米高的大树转眼间就爬到了树顶,挖鸟蛋,捉幼雏如囊中取物。别看俾格米人又矮又小,在猎物面前却力大无比,有时竟能杀死猛狮和大象。他们也能用土法,生产一种麻醉剂涂在箭头上,当遇上大猎物时,乱箭齐发,猎物便应声倒下。男人们将打倒的猎物带回部落住地,平均分配,只是给酋长那份稍微丰厚一点。一家家将分到的猎物放在木架上,点起火来烧烤,这就是他们的主食。俾格米人不仅是狩猎能手,还是编织巧匠。妇女们砍来藤条和竹子,编制成各种各样的筐篓,除了自用外,有时还出售。这是他们与其他部落接触中偶尔进行的商品交换。在与疾病做斗争中,他们学会了用草药治病的本领。有病了,都是自己采集草药进行治疗。他们的住所十分简单,用树枝和树叶搭成高1 米、长不过2 米的窝棚,既不挡风,又不避雨,蚊虫更是自由出入。屋内一无所有,四根木棍之间铺些树皮树叶,权当床铺。一个家庭住在一起,孩子们长大结婚另立门户,10 余个家庭组成一个小部落。森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俾格米人,连他们死后,也要回到母亲的怀抱中。每当俾格米人死后,亲人们并不十分悲痛,因为他们是被森林母亲招走的。亲人们只是用树叶把死者裹好埋在一棵大树下面,然后大家歌舞一番,整个部落迁走,另建新的村落。

葱郁茂密的大森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俾格米人,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料。但那里毕竟不是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当地政府也曾做过许多努力,让俾格米人的孩子上学,但过不了多久,这些孩子都辍学了。1984 年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夫人到一个俾格米人居处参观。事后给了当地政府一笔钱,动员100 户俾格米人迁出林海,给他们建住房,打水井,并教他们开荒种玉米、木薯等。然而不到1 年时间,这些俾格米人又回到森林里去了。为什么呢?唯一的解释是俾格米人眷恋森林,他们离不开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