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7456100000008

第8章 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7)

科莫埃原始森林探险除了大猩猩,还有大象、美洲豹、穿山甲……这些野生动物自由自在遨游于山野。这片绿色仙境里的妙趣层出不穷,却也伴随着时时的险象环生,复杂的地形、崎岖的道路、颇具危险性的动物……都是对勇气与毅力的极大挑战。唯有真正的冒险者才能深入其中,美洲豹体验世界上最为神奇的故事。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边陲,由房县、兴山、巴东三县边缘地带组成,面积3250 平方千米。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给民治病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

在遥远的古代,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来,燕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运动逐渐将这个地区提升起来,成为了多级陆地。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 米,成为华中第一峰,因此,神农架被人们称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且多雨。这里的林区气候可以用“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来形容。神农架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适合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也很适合众多动物的繁衍生息,所以这里可以算一个交叉地。

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就存在于此地。境内有高达88%的森林覆盖率,保护区内达96%。珙桐、鹅掌楸、连香等大量珍贵古老孑遗植物都在这里被保留了下来。神农架是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一个重要宝库,其意义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来说十分重大。

在这样一片林区中穿梭,你会大饱眼福,因为那古老而神秘的丛林中不时会跳出新鲜的动植物来,给你的探险增加许多的收获。神农有许多神奇的地质奇观。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涌,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涨潮时,水色因季节而不同,干旱之季,水色混浊,梅雨之季,水色碧青。

宋洛乡里有一处水洞,如果洞外自然温度超过28℃以上,洞内就会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可向下延伸达10 余米,水滴在洞底就会结成冰柱,形态多样,有着呈蘑菇状的顶端,而且是空心的。进入深秋后,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比洞外温度高很多。

神农架有一个叫做阴峪河的地方,很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等动物栖息。这么多动物返祖变白,仅仅用气候原因是解释不了的,因而也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1986 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三只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眼睛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1 米多长的巨型水怪,这三只水怪的两前肢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还会喷出水柱,达几丈高。另外还有棺材兽、独角兽等与水怪相似的传闻。据说,神农架东南坡是最早发现棺材兽的地方,棺材兽是一种长方形怪兽,头大、颈短,全身毛呈麻灰色。独角兽长着马一样的脑袋,体态像大型苏门羚羊,后腿略长,前额正中生着一只黑色的弯角,似牛角,约40 厘米长,从前额弯向后脑,呈半圆弧弓形。还有驴头狼,全身灰毛,头部跟毛驴一样,身子又似大灰狼,好像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只是身躯要比狼大很多。

神农架的奇幻、神秘、引人入胜还在于它可能拥有一种传奇性动物——“野人”。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出。

1976 年5 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一支名为“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的队伍,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对神农架“野人”的足迹进行探查。在探查过程中,队伍收集到了“野人”的粪便、毛发等实物,测量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很多考察队员和游人亲眼目睹了“野人”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活的“野人”被捕获,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1977 ~ 1980 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搜集数百根野人的毛发,发现了数百个野人脚印和很多处粪便,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屋。考察结果显示:神农架的确有未知的奇异动物存在。

在当今世界,“野人”之谜一直未被破解。“野人”的踪迹曾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而且因为地区的不同,人们对它们的称呼也不同,如北美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分别被称为“沙斯夸之”和“大脚怪”。发现“野人”的次数最多、目击者人次最多的地方就是神农架,据统计,自上世纪初来,近400 多人在神农架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看到近100 多个“野人”活体。神农架众多的自然之谜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气候。“野人”、白化动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奇洞异穴等都让神农架的神秘面纱显得更为神秘。神农架是一个原始神秘的地方。虽然“野人之谜”早已闻名于世,然而,人们至今没有见到过野人的真正面目,神秘的神农架还有待于人类的进一步探险。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曾报道过野人之谜,但大都渐渐销声匿迹,唯独神农架有关野人的消息频频传出,或许是这里有着更神奇的生态环境,或许是这里有着更亲切的人文关怀,或许是“它们”对这片生息久远的故土家园的眷念,正是由于“它们”的眷顾,更为这条地球上最亮丽的风景线平添了几分神秘壮美的色彩。

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

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这里是各种文化溪流的交融之地。这里既有神秘的自然条件,也有亲切的人文背景,在许多不同的因素下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神农架,这里有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

神农架的文化遗存极为丰富,民俗乡风也十分淳厚质朴。有传承佛教衣钵的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有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繁荣的川鄂古盐道,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的《黑暗传》也是在此发现并整理出版的,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定论从而被打破。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等均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神农架有着十分古老和丰富的民歌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许多民歌珍品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传不衰,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薅草歌声情并茂,明快悠扬;婚礼歌脍炙人口,趣味盎然;丧礼歌音色古朴,粗犷苍凉;民间小调抒情状物,盛情真挚。神农架有着古朴的民风和奇特的民俗。在当地居民的大门上,常常会看到一幅木雕脸谱挂在上面,青面獠牙、面目凶恶。他们把这幅木雕脸谱称为“吞口”。在南部山乡,热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谓之“喝冷酒”;北部山乡则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规。山民爱抽烟,所以每个人都备有一个长1 米左右的旱烟袋,他们称之为“烟枪”。山村妇女爱缠头巾,有时缠在头上的头巾多达数十条。

在神农架,无论是其文化生态,还是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都同样包含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其魅力也是长期恒久的。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背后蕴含的真正的资源价值,承载着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能性,并给予神农架一个真正安宁与幸福的承诺。

神农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有神农架林区的民间文学。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见证了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被封存在神农架的事实。

伯利兹位于中美洲东北部,面积2.29 平方千米,首都贝尔莫潘。北和西北与墨西哥毗邻,西和南与危地马拉接壤,北濒加勒比海,海岸线长322 千米,沿海有200 多个近海岛屿。伯利兹,法文意为“航标”、“灯塔”,旧称英属洪都拉斯。

这个国家的资源全部来源于森林和大海,所以伯利兹两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伐木和捕捞。“山中有树,海里有鱼”这句传遍欧洲的古老谚语,从1513 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玛雅山脉后,这句谚语就成为加勒比海岸这片古老土地的代名词,一批批殖民主义冒险家被吸引着来到这里。

大蓝洞是伯利兹海岸附近的一个水下陷洞,其宽度约为305 米,深度约123 米,它是一个石灰岩深洞,形成于冰河时期,是传说中的地理学奇景。在冰河时期,它是个干涸的大洞,后来因为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如今这里成为了旅游者的圣地,潜水者的天堂。伯利兹境内多山地、沼泽和热带雨林。森林面积占领土的90%,热带雨林特有的湿热气候,年平均气温25 ~ 27℃,年降水量2000 毫米以上,6 ~ 10 月还常受飓风侵袭,狂风暴雨数日不息,翻江倒海,茂密了这里的层层雨林,也孕育着人类文明。在雨林的深处、沼泽地的近旁,古老而神秘的玛雅人创造了同样神秘的玛雅文化。和邻近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美洲诸国一样,伯利兹境内保存有大约1000 处玛雅遗迹,其中包括美洲大陆规模最大的拉马奈遗迹和挖掘最完善的阿尔顿哈遗址。在北部林区和南部山区之间做出选择,是个痛苦的决定,尽管两地都有玛雅文明遗存,但是山地的玛雅遗迹比如路邦敦则属于更为古老的洞穴式原始居住地,是玛雅人在美洲大陆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