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麋鹿回家
1865 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从学术角度第一次发现麋鹿。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人把麋鹿运往西方国家。1894 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麋鹿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麋鹿有的被杀死,有的被运往欧洲各地。在世界动物保护组织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麋鹿回归家乡。
设立自然保护区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些大自然的原始地貌,我国政府正在千方百计地保护和改善一些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将现有大自然的遗产保护起来,防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进一步破坏,为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最适宜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条件。
1.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文件,自然保护区就是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和进行科学研究,长期保护和恢复自然综合体及自然淘汰整体而划定的特定区域,该区域内还设置有管理机构,采取保护措施,使其成为保护环境及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及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重要基地。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稀有性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以及自然历史遗迹等,都包括在这种特定的自然地域之内。
2. 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应当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经济实体,尽管其种类千差万别,但它们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即在获取最佳的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好的社会效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各种生态系统,目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在人类的活动下迅速地遭到干扰和破坏。无限制地采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开发热带森林以及不断扩大城市和大工程的建设等,都极大地破坏了许多地区的生态平衡,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完全无法辨认出来。
为了对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措施,研究者们只能借助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残留的某些特征(诸如孑遗生物种类、土壤剖面、地貌类型等)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来进行研究,对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的原始面貌进行推测。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为探讨某些自然生态系统今后合理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样板。
(2)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及其基因。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储存库,现今世界上物种数量在500×104 ~ 1000×104 范围,其中只有150×104 种在科学文献中有记载,人们从这些物种中获取生活的原料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农业育种工作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少数已被驯化或栽培的动植物物种。育种学家发现,对现有已利用的动植物品种进行改良和提高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除了对现有少数的物种进行育种和改良外,必须挖掘新的物种来源,到大自然丰富的宝库中寻找野生的物种资源。自然保护区正是为人类保存了这些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保护区无疑是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储存库。
(3)为生态学研究提供天然的
实验室。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各种生态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开展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可用来研究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环境因子改变的后果、自然演替、引种、人类活动的干扰与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环境本底监测等问题。由于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开展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准确地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对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监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及驯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4) 保护人类的“ 天然博物
馆”。自然保护区是一座天然博物馆,平衡自然的生态它具有向公众进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作用。除少数为进行科研而设置的绝对保护区外,一般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保护区内有精心设计的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个天然的大课堂,可以增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同时,自然保护区内通常都设有小型的展览馆,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都可以通过模型、图片、录音、录像等设施进行宣传。因此,自然保护区是名副其实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5)为人类提供生态旅游胜地。
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种类,以及奇特的地质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那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更是生态旅游者的向往之地。自然保护区可以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划出一定的区域,有限制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为生态旅游者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和享受自然提供场所,满足他们对美丽自然景观欣赏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环境意识的增强,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
(6)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
意义。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区划出的水源涵养林、护路林、护天然博物馆坡林,是自然保护区的几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们却是自然保护综合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总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利用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战略基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拯救某些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研究保持人类生存环境,找出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它既是认识自然的基地,又是改善自然的起点;既是进行专业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又是教育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既是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又是活的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区地建设对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和保护自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护路林也能维持生态平衡
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在中国,1956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在鼎湖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从此拉开了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序幕。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133 公顷,保存着较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
4森林火灾的威力大家都知道,但有一种灾害,其危害程度丝毫不亚于熊熊大火,那就是森林病虫害,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森林病虫是森林的重要危害因子,它们破坏森林植被,影响森林景观美学观赏价值,对森林造成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