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芭特勒出生于英格兰的白金汉郡,她的降生为全家带来了快乐,此前已经有了六个儿子的父母,对于这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小女儿分外疼惜。
芭特勒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她经常跟在哥哥们后面玩耍,由此形成了活泼淘气却敢作敢为的性格。但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是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她的顽劣开始注意起来。10岁那年,她被送到比利时的一家修道院,将在那里学习规范的言行,并完成必修的学习任务。
芭特勒的适应能力很强,也异常聪明。学习上无须别人操心,自己懂得认真对待,她的记忆能力也非常好,不知从何时培养起了着重记忆细节的本领。据说,她可以记住所看过的整页的东西。每当修道院院长考她读过的内容时,她都会很轻松地大段大段背诵出来。
芭特勒在修道院里一天天地长成了大姑娘,她的美丽不仅仅在于表面,更在于性情里的一种灵动。这样的气质默默地散发出来,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学业对于芭特勒来说始终不是很难应对的事情,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巴黎大学,主攻医学,兼修社会学。这段校园时光快乐而充实,对于精力旺盛的芭特勒来说,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因为她的兴趣爱好实在广泛。除了每天必须认真对待的学业外,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击剑、跳高、网球,她以热力四射的形象,奔跑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她学习柔道,是因为大学里总会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放肆男生想占女生们的便宜,有必要练点防身术。不能不说这种体质上的锻炼,为她以后走上间谍道路提供了良好的身体保障。
几年的大学时光转瞬而逝,芭特勒顺利地拿到了一个医学博士学位和一个社会学学位。毕业后的芭特勒进入了一位著名医师开的私人肿瘤诊所,她在读书时就有这个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攻克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生命的肿瘤研究出点力。自从进人诊所后,芭特勒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可谓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然而,谁能料到战争正在悄无声息地逼近,这样的大环境势必对医学上的潜心研究造成影响,芭特勒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自己的事业。在访问德国的时候,她亲眼看到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虐待行为,这让她对纳粹分子产生了极度的反感。随着法西斯的邪恶势力越来越嚣张,芭特勒已经在法国待不住了,她准备立刻回到英国,希望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为受到威胁的祖国作些贡献。
回到英国的芭特勒很快加入到志愿者的忙碌中,她既能吃苦,又会开车,还懂得医术,在医护救援队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以为自己能在战争中积累更多经验,以便日后对从事医学研究工作更为有利。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接到的新命令却是到经济作战部报到,这同她心爱的医疗工作毫无瓜葛。在这个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她糊里糊涂地成了一名文职人员。
某天,芭特勒正在埋头书写,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那是个穿着十分讲究、长得也很漂亮的男人。他明显是有意与她搭讪,问她具体的工作是什么,是否喜欢这份工作,还有她真正的身份是什么。芭特勒对此采取了爱搭不理的态度,最后甚至下了逐客令:“先生,您应该知道,在这里是不能随便提问题的,尤其是不要提别人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而且,我现在要工作了,请原谅没空奉陪。”
那人看到她这种态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平静地走向门口,并转头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我想,他们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很高兴见到你,再见。”
芭特勒根本没有过多地琢磨他话里的意思,甚至都没看一下他离开的方向,只是埋头继续做自己的工作。她当然不会想到,正是这个人,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把她引向了一条极其特别的道路上。
在这个人来过的几天后,芭特勒突然被调到了另一个部门,一位叫H博士的人告诉她,这里叫战地情报服务处,是个保密严格的军事单位,她以后将在这里工作。他分配给芭特勒的任务是翻译一些来自于法国的秘密报告,从这些报告里选择有用的情报作存档处理,并且要对照片和图片等进行鉴别,以确定其真假。这些报告中有很多内容是用法国方言写的,好在芭特勒曾在法国上学,并待过很长时间,所以懂得不少方言的用法,这让她做起这项翻译工作并未觉得吃力。而且,她发现自己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有些神秘的工作。
芭特勒的工作每天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直到l942年2月底,她突然收到一封信,上面标着“绝密”两个字。她疑惑地打开了信封,里面的内容十分简洁:“今晚六点半以后准备去斯托里门报到。届时将有专车来接你。到达以后请约见兰斯先生。请保密。并在看到后立即销毁此通知。”
芭特勒心里琢磨着会有什么事情,会见到什么人。这封信让她感到既神秘又新奇,既迷茫又有些期待。就在这种复杂的情绪里,时钟指向了六点半,果然,电话铃声响起,对方通知她立刻下楼。芭特勒刚坐上那辆汽车,车子就发动了,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正处在去往白厅的路上。
汽车在白厅附近通往政府部门的入口处停下来,芭特勒走下车便看到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向她走来,她表示想要约见兰斯先生。这个人点点头,又去打了个电话。一会儿工夫,一个穿着便衣的人走来,对芭特勒说:“你好,我就是兰斯,欢迎你来到斯托里门。”
斯托里门正是丘吉尔所谓的秘密点,实际上它也是战争的指挥中心,里面有一个小房间,安装着丘吉尔与罗斯福总统直接对话的通讯设备。芭特勒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她懵懂地跟在兰斯先生后面向里面走去。兰斯先生在一个房间门口停下了,她也跟着停下来。兰斯先生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清晰的声音:“进来。”听到这声音,芭特勒立刻呆住了,她几乎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人,但是怎么可能?
就在芭特勒还陷在做梦一样的思绪里,兰斯先生已经推开了门,并且示意让她进去。虽然不敢相信,但正如她感觉到的,屋内的人果然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
丘吉尔看着还在发愣的芭特勒,亲切地开口:“坐吧。你知道我找你来的原因吗?”芭特勒摇了摇头。丘吉尔抽了一口手里的雪茄,平静却十分严肃地说:“芭特勒小姐,你应该知道,现在战争已经进入到了非常激烈的阶段,我们既需要英勇的将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也需要一些特殊人员来配合我方制敌的顺利进行,比如情报员,只有我们得到了准确的情报,才有利于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之所以特别地召见你,就是想问问你愿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我已经亲自组建了一个秘密小组,你是我看好的第12个人选,也是最后一个,就是不知道你的想法如何?”
芭特勒根本没有想到首相的召见是想给她安排这样的任务,她从未从事过任何间谍方面的工作,即使接触了一些机密的文件,那也只是静态的翻译工作。于是她对丘吉尔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弱点,丘吉尔反倒笑了:“没有人是天生的情报人员,这个不要紧。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据我所知,你有着超好的记忆力,也有着不错的身体素质,还有一个非常灵活的头脑,而且你懂得法国的方言,这一切都将成为你从事间谍工作所具备的优势和基础。至于具体的事宜,会有人告诉你和引领你。如果你同意的话,可能马上就会见到他,到时候称他为少校就好了。还有,你的名字也可以改一改,根据你姓名的开头字母,我们就叫你杰伊·比。”
当那个被称为少校的人出现在芭特勒面前时,她着实吃了一惊,原来此人正是那天在她的办公室里与她搭讪并被她冷落的男人。他微笑着对她点了点头,丘吉尔对少校说:“我知道我们选对了人,下面怎样培养这个人才可需要你多出力。”
当天,他们只对大致的情况和身份进行了确定,少校怕她一下子消化不了那么多复杂的内容。对于芭特勒来说,确实也需要好好稳定一下心绪,以恢复到最理智清醒的状态,因为这一晚发生的事情像是做梦一样,让她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