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7406200000060

第60章 在日本人的酷刑中活下来

1941年6月下旬的一天,艾伦·蓓薇正准备出门,恰巧迎面碰上房东太太,她对艾伦·蓓薇说了自己刚刚听到的一条消息,“听说德国已经对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这消息让艾伦·蓓薇心里不禁颤抖不止,这么说自己的祖国已经被纳粹的铁蹄踏人了?

艾伦·蓓薇稳了稳心绪,她不能让房东太太看出来自己的慌乱与愤怒,因为她现在的身份是英国人,苏联与她毫无关系。等房东太太走进屋后,她连忙跑到街上,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果然,德国进攻苏联的新闻赫然于纸上。她拿着报纸悄悄地坐在一个咖啡馆的角落里,边看边禁不住流下眼泪。那是她的祖国,她很久没回去了,难道再回去的时候,就是敌人的地盘了吗?

艾伦·蓓薇咬了咬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这边的情报工作,为了让可恶的战争早日结束,她愿意作一切努力与奉献。林克赶到咖啡馆的时候,她已经抹掉了眼泪,他们立刻切入正题,将手里的情报和信息进行了交换。分手的时候,两人互相叮嘱对方要多加注意,因为他们知道,上海租界的气氛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张,巡捕们的突然造访事件时有发生,好在艾伦·蓓薇持有英国护照,暂时还没有太大危险。但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坚持从事秘密活动,无疑会有更高的难度。不过艾伦·蓓薇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还是努力将情报源源不断地发回国内。

1942年12月8日,日军海军成功地偷袭了珍珠港,预示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这直接引起了极其强大的冲击波,就连东方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也被波及。从此,上海租界不再是外国冒险家和中国有钱人的乐园,那里的歌舞升平已经被蒙了上阴郁的灰色,谁也不能忽视战争所带来的影响。日本驻上海宪兵司令部在租界里张贴通告,严格限制租界内居民的各种“越轨行动”。在通告里的一系列禁令中,有一项对艾伦·蓓薇相当不利,那就是明令禁止租界内的所有人,以任何名义使用无线电台与外界联系,如果有违犯者,一经查出,即以战时间谍罪送交驻上海的宪兵队特设军事法庭审理。

艾伦·蓓薇面对这样的形势真是欲哭无泪,但她知道此时必须沉着应对,否则越是慌乱越会做错事情。她及时向上级汇报了这种情况,为了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的程度,上级指示她尽量减少无线电联络的次数和时间,又为她设计了几套在突发情况下实施的应急方案。

同时,上级还指示林克与艾伦·蓓薇要假扮成情侣,以谈情说爱作为行动的掩护,并且让林克帮助艾伦·蓓薇在她住的房子里找到一个放置电台的绝佳隐蔽地点。当一切应对措施都尽可能地布置好后,艾伦·蓓薇多少松了一口气,她和林克都清楚,所有的设定只是相对和暂时的,因为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很多突发事件无法预测。但只要现在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便可以较顺利地将情报传递出去,艾伦·蓓薇在发电报的时候,努力地将电文大大压缩,这样可以节省传递时间,减少敌人截获的可能性。

即使这样,她也还是落入了敌人的视线,一张早已向她张开的无形大网,正在她身后悄无声息地逼近,并越收越紧。艾伦·蓓薇不会知道,早在一年前,上海宪兵队的无线电侦听电台就注意到了她的存在,他们的专家已经将她的电台编了序号,而且对她发报的时间、指法特点和使用的波长等都了如指掌,还作了详细的记录进行备案。

艾伦·蓓薇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着自己的秘密情报工作。l943年10月的一个深夜,她又像往常一样,从衣柜的壁板后面取出电台,轻轻打开卧室的小窗,架设好天线,调好发报机,很快就与上级顺利地接通了信号。她迅速地将白天林克交给她的两份不长的情报发了出去,可就在发出第二份密电接近尾声的时候,突然从外面传来了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

这敲门声让艾伦·蓓薇不禁大惊失色,她几乎立刻意识到了将要发生什么,看来最担心的终究躲不掉,该面对也必然要面对。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方案,她飞快地撕碎了密码,迅速地扔到厕所里冲走,再把电台藏回衣柜的隔板中。这时敲门声越来越大,好像要将门砸开一样。艾伦·蓓薇环顾了一下屋子后,才走到门边,故作镇定地问:“是谁?”对方回答是宪兵队,让她立刻打开门。艾伦·蓓薇坚持让他们把房东太太找来,不然她一个女人不能在深夜里给别人随便开门。

宪兵队找来了房东太太,艾伦·蓓薇只好把门打开,其实在打开门的一瞬间她已经什么都不怕了,她冷冷地看着宪兵们在她的屋子来回搜索。果然,他们在衣柜后面的壁板里搜出了电台。一名宪兵恶狠狠地问她,“小姐,这怎么解释?”

艾伦·蓓薇耸了耸肩,“我只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从上学的时候就开始玩电台,这样的爱好从前没有人干涉。如果不是你们下令禁止无线电的使用,我也不会将它藏在衣柜后面。”

宪兵怎么会轻易相信她的话,他们朝她逼近一步,“别装了,美丽的小姐,快告诉我们密码在哪里,否则后果你是知道的。”

“没有什么密码,一个随随便便的业余爱好还会设置什么密码吗?”艾伦·蓓薇坚持道。

宪兵队看到在这里一时也问不出什么,决定将她立刻带回去审讯,这才是她真正苦难历程的开始。

一名略懂英语的军官先来审问艾伦·蓓薇,他生硬地问:“是谁派你到上海从事间谍活动的?在上海你又和谁取得联系?”艾伦·蓓薇按照事先编好的理由沉着回答:“我从来没有从事过任何间谍活动,我不是间谍。”

日本人冷笑道:“你不要抵赖了,所有的抵赖都是无用的,实话告诉你,我们已经掌握了你从事反日间谍活动的所有证据。聪明的话,你应该积极地与我们合作,我们也不会为难你一个女人的。但是如果你不配合,恐怕免不了要吃大苦头。”

艾伦·蓓薇心里很清楚,自己如此的态度一定会招来酷刑。但是有什么办法,既然被捕了,吃苦也是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当初从事情报工作前,上校问过她愿不愿意冒生命危险去做间谍,她的回答那么肯定那么清晰,现在死也要坚持下去。想想自己的祖国正处于纳粹分子的跌蹄践踏下,很多人在牺牲和付出,她同样也不应该畏惧。

看到一时间在艾伦·蓓薇口中问不出什么,日本人便将她带到了一问密室,那里面有各种刑具。艾伦·蓓薇默默地闭上眼睛,决定用沉默来对抗所有的刑罚。在这里,她几乎将生下来从未遭受的折磨都尝遍了。人对疼痛的承受力也是有限度的,她在宪兵的严刑拷打中昏死过去,但狠心的日本人端来了一盆冷水将她浇醒。接着再次用刑,然后再泼冷水。一次又一次,艾伦·蓓薇忍受着刻骨的疼痛,却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坚决不会讲出任何她知道的事情。她的直觉猜测,目前日本人还不知道她来自苏联,虽然他们认定她是间谍,但除了查到无线电台外,其他具体的事情可能一概不知。她当然不能供出林克,更不能说出是苏联的雷恰戈夫上校派她来的。

白天用刑,晚上宪兵们睡觉去了,艾伦·蓓薇则被扔进一问大牢房里。这里关押的大都是中国犯人,她们跟她很友好,并对她充满同情。每次她被提审回来,狱友总会把悄悄留下来的食物送到她嘴边,让她多少吃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抵抗力,挺过不知何日结束的残酷折磨。

艾伦·蓓薇顽强地撑过一关又一关,艰难地活了下来。显然日本人并不愿意轻易放过这个已经盯了一年多的线索。看到来硬的不行,他们又改变了策略,搞起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软攻势。

还是那个懂点英语的日本军官在审讯室里等着艾伦·蓓薇,这次他没有立刻给她用刑,而是倒了两杯香槟酒,把其中的一杯放到了艾伦·蓓薇面前的桌子上。他端着酒杯喝了两口,酝酿出了很伤感的情绪,“这真是一场无聊的战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的话,你也一定在上大学吧?其实战争开始前我刚刚大学毕业,学的是英文专业,被分配在外交部。如果没有开战,我或许会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这些地方去当外交官。但是战争毁灭了我的梦想,我被派到这个鬼地方,来做这种不文明的事情。”说到这里,他还长长地叹了口气。

艾伦·蓓薇不动声色地听着,她当然明白这个人在耍花招。果然,他接着说:“我到中国是出于无奈,可是你,一个年轻的英国小姐为什么会来这里呢?而且还要从事如此危险的工作,这多么不值得。如果你能够交出密码,告诉我们在上海的联系人是谁,我保证会让你平安地活下去,不会追究你的任何责任。”

日本军官说完这番话后满怀期待地看着艾伦·蓓薇,他知道自己此时的态度非常诚恳,说不定真的会打动她。但他的如意算盘真的打错了,艾伦·蓓薇面无表情地打破了始终保持的沉默,她再次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已经说过,我只是个普通的无线电爱好者,根本不知道你所说的密码和联系人。我能告诉你的只有这些。”语毕她再次倔犟地陷入沉默,日本军官愤怒地将她又一次交到了审讯室,残酷的严刑拷打继续上演。

1942年12月20日,在上海的日本军事法庭审理了“英国公民艾伦·蓓薇”的间谍案。即使她没有任何招供和表示,但还是被判处了六年的有期徒刑。判决书宣读完毕后,艾伦·蓓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在法警的搀扶下勉强撑起虚弱的身体默然离开。好在她没有在狱中被关满六年,两年半以后,日本战败投降,她被及时解救出来。同年,她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艾伦·蓓薇,一位苏联女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毅然选择了危险的间谍道路,她为自己祖国的情报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经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非人折磨,用最执著坚韧的品格让人们深深地铭记。

约瑟芬·芭特勒

她是一个十分全面的女人,聪明机智,能跑善跳,而且学过击剑和柔道,做过跳高运动员和网球选手。她的专业是医学,却没有成为医学家,因为战争的爆发,她成为了二战时期著名的女间谍。

这位叫约瑟芬·芭特勒的女间谍是被丘吉尔亲自挑选出来,并且直接听命于首相的。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法国敌占区的情报工作,因此必须伪装成各种身份巧妙地打入德军内部。

芭特勒曾经50多次被空投到法国,并成功地获取了大量的重要情报。为了学会从飞机上跃降,她甚至摔掉了门牙,摔破了鼻子。她身处德国兵的眼皮底下,也许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内心的慌乱。那次惊险异常的“奥斯汀行动”,是在敌人的控制区内绑架一个大活人,并成功地运回了英国,而其中的每一步行动都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芭特勒不算是情色女间谍,但绝对是最勇敢最优秀的间谍,她为盟军所作的贡献,令人赞颂;她所走过的道路,完全可以称得上一部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