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价值观的力量
7389700000014

第14章 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3)

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它不但要极力维持这一结果,还希望建立一种以美国领导的世界秩序,这就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这个充满国家利益矛盾的星球上,谁希望别国强大?俄罗斯希望中国强大?印度希望中国强大?菲律宾、越南希望中国强大?或者中国愿意看到亚洲再出现一个世界宪兵式的美国?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失去了苏联这个强大对手,下一个强大对手又会是谁呢?那么,死死盯住目前经济总量上仅次于美国的中国,鼓吹这些年来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的中国的“威胁”,便是高点击率、高出镜率的话题了,自然也就成了西方一些政治家们十分热衷的一套舆论大餐。

三是吆喝桃,兜售李,“威胁论”紧挨着“责任论”。

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应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正式成为美国对华关系的新定位——“中国责任论”正式脱颖而出。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中国正在崛起,但还不是个充分负责的国家,中国应该承担与其实力相称的责任,从而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美国看中国的责任,心系拳拳,期待甚多。大约有经济上开放市场,增加内需,改变中美贸易逆差关系;政治上加速推进体制改革,实现所谓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军事上增加军事透明度;外交上帮助解决朝鲜、伊朗和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安全问题及热点问题;环境上减少废气排放量使之符合国际排放标准,等等。

就其本质而言,“中国责任论”是要以西方模式来塑造中国,并要求中国与美国合作来共同维护美国领导下的国际体系。这无疑流露出美国人几乎天生的霸主心态,但与“中国威胁论”相比,这番“责任论”尚表现出美国正视中国崛起的理性姿态及其合作意愿。面对这一挑战,把握得好的话,可以乘势提升中国责任大国的形象,把握不好,则可能超出自身能力的责任范围甚至损害中国的利益,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已经证明,在“黄祸论”暴土扬尘时代,中国并没有“亡国亡种”,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口号下,入深履险,壮士断臂,顽强地打开了民族命运的新通道;未来的岁月将同样证明,“中国威胁论”之喧嚣,并不能羁绊中国人走向世界走向现代文明的脚步,在当今日益复杂化的国际环境里,泱泱中华一定有能力迎接任何挑战。

颇有意思的是,在某些西方人士鼓噪“中国威胁论”的同时,也常常伴有“中国崩溃论”的热炒。本来,既然要崩溃了,哪来咄咄逼人的威胁?既然耳闻摩拳擦掌、磨刀霍霍的威胁,又怎会有大树将倒、鸟兽四散的崩溃?这一颇似四川变脸术的逻辑混乱,正显示西方话语权对中国形象的趋时性涂抹,亦间接地反映了中国形象输出的非稳定性。

近一段时期以来,西方舆论界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负面报道和分析层出不穷,诸如出口下滑、人口红利终结、房地产泡沫破裂、地方政府债务、中小企业老板集体“跑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各种隐患已经接踵爆响,其中任意一个,似乎都足以让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的列车戛然而止,乃至轰然出轨。

在去年出版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一篇名为《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集中传递了唱衰中国的论调。在文章中,中国的体制、法律、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问题,都成了中国即将崩溃的原因。该文作者章家敦,实际上已经“唱衰”中国超过10年,早在2001年8月,美国兰登书屋就出版了这位美籍华裔律师一本在太平洋对岸引起轩然大波的书——《中国即将崩溃》(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书中断言:“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章先生还试图让读者们相信,“中国现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10年”。在这篇新的文章里,作者继续用大抵同样的理由来预测彼岸的经济风云,只是把崩溃的时间错后了一年而已。现在2012年正在人们的五指间细沙一样汩汩地流走,尽管全球经济在金融风暴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下普遍上行乏力,但中国经济依然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保持着上佳的表现。

20多年来,“风水师”们捧着现代罗盘,打量着彼岸的云起云舒的江山形胜,一拨拨衣袂飘飘,口不择言。他们先是预测1989年的那场政治风波后中国要崩溃;苏联解体后,又认为中国也会步苏联后尘而分崩离析;邓小平去世前后,他们预测中国将出现大的动荡;香港回归前,又放言香港的繁荣将一去不复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评估中国将引狼入室,自取灭亡;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又预告中国将蜩螗鼎沸,不可开交……

这些“风水师”们始终未能“一语成谶”。或者说,中国没有崩溃,而中国崩溃论却一直在崩溃。

“在中国大概最不难找的东西,就是问题……找到问题不难(写关于中国有问题的书太容易了)……由于问题长期存在,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危险也就经常会存在。中国总有问题,但又总不崩溃,崩溃论就总会有市场。”(樊纲《“崩溃论”与中国经济》《经济观察报》2002年7月8日)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我们当然不会把“中国崩溃论”看作正在发生的事件,但应当将其视为眼皮底下一种时时需要提醒我们注意的“预警装置”。你完全可以拿章家敦先生的书一页页撕开来,去厕所充作手纸,但需要牢记这个书名。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时常惦记起这6个触目惊心的字,中国就永远不会崩溃。

三 国际环境稳定 却不容乐观

当前,中国外部的国际和平环境没有改变,中国周边总体稳定的格局没有改变,迄今已经长达30年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这一局面的取得,实属来之不易,是中国长期外交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中国国力显著增强的又一反映。

对于中国经济向好的外部因素仍在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台海”形势趋于稳定,两岸和平合作势头加速发展,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战略压力得到缓解,中国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所进行的国防投入和军力部署,有可能转向其他方向和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二是中俄关系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深化,尤其在能源和军事领域的交流合作,对中国加强综合国力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促进了中国北部和西部边陲的稳定。

三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加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双方的经济活动将更为频繁,政治合作也将具有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而且也有利于维护东南亚地区和平发展的大局。

但国人仍需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所需的外部和平环境,在总体稳定的同时,近几年来也正在经受严峻考验。特别是2011年以来,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与中国相邻的东亚和中亚地区,正在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周边突发事件明显增多,这些事件虽然多数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凸现,但有些也与国际风云的跌宕起伏相关。从其影响深远或事情复杂的角度看,以下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美国一位学者H·格林韦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美国将处于第二。当老二有什么不好吗?何况这还只是总量上的老二,而在人均GDP上,老二仍将老大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可对于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从来有主导世界秩序强烈愿望的美国来说,这就是难浇开的胸中块垒,拔不出的脚上鸡眼。据于此,在美国国内保守主义回潮的背景下,国会山的一些政客,提出中国是美国“潜在对手”或“战略竞争对手”,悲观论者甚至认为中美可能发生军事冲突。

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近年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防范。其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美国越来越将中国当成主要竞争对手,在多个领域给中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据,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其次,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这些国家与中国大抵保持着“太平”状态。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这些国家而言,心情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能够从中国的崛起中分得一杯“羹”;忧的是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有些人心中芥蒂也日愈生长,打量中国的目光愈飘满疑虑。虽然屡屡向世界表明,中国永不称霸,“矢志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好话说了一大摞,人家信不信却两说,往往是风过马耳,水过鸭背,某些周边国家还是要闹出些动静来,或急于藤攀大树,找到某个大国来平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影响。

陆地上,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完全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终是不确定因素。这些年,印度在边境地区不断采取动作,宣示主权,增兵固防,加快战场建设,现在不仅拥有核武器和远程导弹,在海空军力量上也丝毫不逊于中国,实施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决不能小觑。还有两国对能源需求巨大,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关系明显。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对西南边陲仍不可掉以轻心。

海洋上,近几年来围绕钓鱼岛和南沙群岛争端以及海上划界问题,中日之间以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歧义与纷争愈演愈烈。这些问题的出现,有联合国审议海上划界方案的原因,亦有某些国家违背承诺,蓄意挑事造成的结果。东海问题主要涉及日本,属于大国之间的争端,一旦引发冲突,对全局影响较大。南海问题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纷争,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小国并不是吃素的,拿星条旗作虎皮外,而且也真想把斑斓老虎卷进日后可能的冲突中来。尤其越南占据岛礁最多,一共侵占中国南海29个岛屿和珊瑚礁,进行掠夺性资源开发,所掠取利益也最大。出于维护亚洲安定团结的愿望,中国一直希望越南能从大局出发,及时收手。越南却似乎好了伤疤忘了疼,大量购置美国先进的海空作战装备,用以扩军备战,还屡屡挑起事端,最近的例子是,今年6月21日,越南国会通过《越南海洋法》,该法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除中国外,越南是迄今为止对南海主权争议地区进行立法的首个南海主权声索国,其意在通过完善国内法使其与中国的纠纷易于国际化,以便在纠纷激化时将其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中国政府当天即作出强烈反应,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分别在答记者问和召见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时再次重申了中国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主权,随之国务院高调宣布已批准海南省政府的提议,将现有的西沙群岛办事处升格,设立县级市“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

菲律宾也像一条鲜活的带鱼,阴沉地浮上海面。在今年结束不久的为期两天的东盟峰会上,菲律宾外长一抵金边会场,就誓言要提南海争端问题。总统阿基诺三世异常活跃,将自己定位成东盟其他3个南海主权索要国的代言人,力推东盟内部先就南海争端达成统一立场,然后再与中国摊牌。原本是要讨论东盟一体化的本次峰会,被菲律宾“劫持”为“南海争端讨论会”。最新的动态则是,菲律宾的军舰在南海黄岩岛海面与中国海监船久久对峙,菲方还鼓动国内民众和海外侨民发起针对中国的游行示威。

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呈现出“政治与安全动荡,经济贸易稳定”的局面。倘若东海和南海争端同时爆发,加之争执环境于我国本土相对遥远,中国的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将面临重大挑战。但此种局面尚属于中国崛起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衰落带来的问题。提前三四十年,“保钓运动”仅仅是海外少数热血青年的呼声;若再上溯几百年,有着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6000多个大小岛屿的中国,却在实行海禁、海防,不许“片帆入海”……可以说,中国只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只要崛起,拥有一个广阔空间的发展,海洋,早晚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

从非传统安全来看,中国也不容乐观。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等传统安全威胁以外的对主权国家及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包括恐怖主义、贩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病、海盗活动、非法移民、环境安全、经济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已经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其危害甚至超过战争。“9·11”事件夺走了近 3000人的生命,超过了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的阵亡人数。2004年12月,印度洋大海啸导致近30万人丧生,给有关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仅斯里兰卡就达到13亿―15亿美元,占其经济总量的6.5%。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目前仍在煎熬中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很多国家的财富急剧缩水,甚至引发政局和社会的动荡。而近几十年来的环境污染,造成的全球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频繁灾难。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着世界的安全和人类的生存,作为地球村的一名重要成员,中国亦难幸免。

此外,在此波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冲击和影响,发展速度依然是一枝独秀,保持了8%的增长率,且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这一状况,使得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明里暗里鼓起一身三角肌、腱子肉,视中国为打擂对手,并在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和防范中国。诸如欧美联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欧美国家当下主要的问题就是缺钱,导致大量国际“热钱”流出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飞镖让中国防不猝防,伤痕累累,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这些都预示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面临的经济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