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7379300000012

第12章 口才高手的说话原则(3)

锡格尼市位于美国的依阿华州,该市的凯欧库克旅馆是当地最有名的一家旅馆,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原因是该店老板人称“快乐的韦勒”,总是面带笑容,对谁都能说上几句让人舒心的话,认识他的人还从未听到他对谁说过一句难听的话。

要知道一个人说话的风格,与他人交谈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态度与涵养。假如你对下级讲话趾高气扬,甚至带着鄙夷的语气,那么下级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假如你对上级讲话太过恭谦,他们就有可能觉得你没有能力或是缺少骨气,从而不敢将重任托付给你。

懂得向别人学习是件好事,但不能盲目模仿别人说话的风格或者说话的语气。与别人说话时,有的人试图表现得极其友善,有的人却急功近利,如同做电视广告一样。他们的失误在于他们所表现的都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因而别人也不会买他们的账,甚至会讨厌他们这样的行为。

你要牢记,你就是你,你本身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无论别人是否喜欢,你至少要让他知道你是真诚地对待他的,不是假装的。

说话不要伤及别人

我们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到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几片“逆鳞”存在,唯有小心观察,不触及对方的“逆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才能保持圆融的人际关系。

英国作家托马斯·富勒曾经写道:“失足引起的伤痛很快就可以恢复;然而,失言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可能使你终生遗憾。”

一个人若想和上司、同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记住,保持适当距离,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谈之间不要说到别人的痛处。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不愉快的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去碰触别人的痛处,不但是待人处世应有的礼仪,更是在都市丛林中左右逢源的关键。有修养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会扩散愤怒的波纹;但是涵养不够的人,被激怒了,往往就会面露凶貌,口出恶言,甚至随手拿起手边的东西往地上摔。

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时候,还会口不择言,用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别人最敏感的隐私,这是相当不明智的行为。

一旦你攻击他人的痛处,修养好的人虽不至于当场发作,与你破口对骂,但心中的疙瘩和怨恨往往难以抹平。如果不幸他是你的上司或客户的话,你就会变成被“封杀”的对象。

在公司里,“封杀”意味着调职、冷冻、开除。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封杀”就代表对方拒绝继续与你往来,或是“冻结彼此的关系”。

中国古代有所谓“逆鳞”的说法,强调即使面对温驯的蛟龙,也不可掉以轻心。传说中,龙的咽喉下方约一尺的部位,长着几片“逆鳞”,全身只有这个部位是逆向生长的。万一不小心触摸到这些逆鳞,必定会被暴怒的龙吞食。至于其他部位,不论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关系,只有这几片逆鳞,无论如何也触摸不得,即使轻轻摸一下也犯了大忌。

说话要善于传情达意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演说传递着爱、信心和希望!

当众讲话主要是通过声音传情达意。当众讲话时,人们在表意的同时,也把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轻重、音量的大小、语气的徐疾等直接展现在听者面前。因而,以声音传递情感,往往直接而逼真,可感性很强。因为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由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表达得有力、细致、正确。据说意大利一着名演员在台上用悲切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台下听众居然会潸然泪下。这里听众在欣赏时受感染的乃是声音的抑扬顿挫、丰富多彩。着名的具有高超说话水平的口才大师丘吉尔在他的一篇口才学论文中,曾把“节奏”列为口才之道的四大要素之首。丘吉尔自己是深谙个中三昧的。有声语言的情感性,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色彩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强弱、快慢、虚实的声浪形式。综合这两方面,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语调、语气、口吻。交谈中,交谈者往往通过声音的强弱、呼吸的急缓、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甚至调动喉音的仿声等造成各种氛围,或慷慨激昂,或激情振奋,或悲痛深沉,或压抑窒息。从而将以声传情作为提高说话水平的重要手段。

势态语是一种借助手势、表情、体态、动作来达意传情的特殊语言。

它要借助非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是参与交际活动的一种不出声的辅助语言。人们运用它可以弥补有声语言之不足。早在孔子时代,对势态语便有了论述。如孔子说:“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势态语不仅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还能体现人的气质风度,显示一个人风姿美的魅力。如某人演讲的结束语说:“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明天,拥抱未来!”说话时张开双臂,目视前方,显得生动、形象,既是一种情绪的自然流露,又具某种象征意味,极富感染力。静态体语,如眼神,与有声语言具有一种同步效应。人的喜怒哀乐都能从眼神中显露出来,正可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身精神,具乎两眼”。当众讲话时,恰当地运用静态语和势态语,二者有机结合,定能形象地传情达意。

感情的表达必须看清对象,顾及场合,把握特定场合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否则,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这也说明,贯彻话贵情真的原则,必须同时贯彻话由旨遣、话因人异和话随境迁3项原则,说明口才施展的这3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完整体系。

说话要情理结合

有的人说话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如说服、劝解、抚慰、交心、解释,等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情理服人,做到入情入理,这样的交谈才会有效。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情感是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只有情相通,心相近,所说话才能在对方的心灵上产生共鸣,发挥作用。因此,要向对方说理,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思想感情上接近、沟通,产生“自己人”效应,说理才能奏效。

当然,以情说理,重要的是找准对方情感上的“突破口”。先前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曾经说过:“仁人轻货(财物),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拒危;智者达(知晓)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之以道理,可使立功。”就是说要抓住对方心理与情感上最易打动之处,将“情理”和对方的个性、处境、心思等因素紧密相连,申明利害,满足其最高情感价值需求,使之心动。而且在说理过程中,还要善于适应对方情绪思路的变化,因势利导。如顺着对象具有的种种疑虑,层层排除;顺着其合理的见解,适时赞许;根据其两难的处境谋划协助之;根据他憎恶的地方献策对付之。这种揣摩情意的说理方法通常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将以情服人与以理服人结合起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达到目的。

说话要紧扣目的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演说要紧扣主题,围绕中心!

概括起来,说话的目的,不外乎以下5种。

1.传递信息或知识

如课堂教学、学术讲座、新闻报道、产品介绍、展览解说等。

2.引起注意或兴趣

此类说话多是出于社交目的,或为了交际,或为了沟通,或为了表明自身的存在,或为了引起他人注意,如打招呼、应酬、寒暄、提问、拜访、导游、介绍、主持人讲话等。

3.争取了解和信任

如交谈、叙旧、拉家常、谈恋爱等,往往是为了结交朋友加深感情,交流思想。

4.激励或鼓动

这类说话旨在加强人们现有的观念,坚定信心,引起精神上的兴奋,有时也要求得到行动上的反应,如赞美、广告宣传、洽谈、请求、就职演说、鼓动性演讲,以及聚会、毕业典礼和各种纪念活动、庆祝活动中的讲话,都是为了这样的目标。

5.说服或劝告

此类说话诸如谈判、论辩、批评、法庭辩护、竞选演说、改革性建议等,大多是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争取自身利益而改变他人信念。

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首先要明确当众讲话的目的。目的明确,你的谈话、你的社交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了,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说话语体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做到有的放矢,临场应变。目的不明,无的放矢,不分场合,就难免东拉西扯,叫人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因此,每次说话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说?”或者,“人家为什么要我说?”预先想一想可能产生的效果,并把预期的效果当目标去为之努力。否则便达不到目的,有时甚至还会闹出笑话。据说有个人讲话常常偏题,说不到点子上。在他结婚的时候,婚礼上司仪让他讲话,他说:“我衷心地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赶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极大鞭策,极大关怀。由于我们俩是初次结婚,缺乏经验,还有待各位今后多多给我们以帮助、扶持和指导。今天有招待不周之处,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改进。”这些话貌似彬彬有礼,实则滑稽可笑,很不得体。发言者根本未明确自己讲话的目的就乱放炮。

当众讲话目的的实现需要在讲话过程中自我控制,不断调节。人类的言语交际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当表达的一方按照预期的目的发出话语信息,或因措辞不当,或对交际对象缺乏了解,引起对方的误解或反感,这时就得加以控制调节,换一种说法,使对方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有时交谈的开始阶段是按原定目的进行的,可是说到中途,或因对方及周围情况的反应变化,或因兴之所致,谈走了题,偏离了原定目的,同样需要自觉控制,调节说话行为,以便回到原定话题上来。这是实现讲话目的的最优化控制手段。

除以上调换要法之外,言随旨遣的方式常见的还有步步引导、针锋相对、装聋作哑、答非所问、投其所好、将计就计、委婉含蓄等。我们会在下面专设章节,加以详尽的描述。

言语要生动活泼

没有谁会对一成不变、呆板、枯燥的发言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当众讲话过程中,要注意遣词灵活、生动形象,不断给听众以新颖刺激,这样才能步步为营,达到传输信息的目的。体现说话水平的发言活泼的原则特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多变的风格

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恰当地针对不同对象,采用多种讲话风格。面对东吴暗怀降曹之心、拘于一孔之见的儒士大臣们的唇舌挑衅,诸葛亮谈笑风生,其言辞犀利,妙语如珠,如说张昭、步骘;或冷嘲热讽,如对薛综、陆绩;或慷慨激昂,如对虞翻、严峻;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如对程德枢等;还巧言相激孙权、周瑜,从而为火烧赤壁、大败曹兵奠定了基础。

据说,有一次,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弟子为其举行饯行酒宴,社会各界名流均应邀出席。大千先生为人一向孤傲。大家入席坐定,不免有点拘谨,宴会开始后只见大千先生举杯来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面前:“梅先生,您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您一杯!”众宾客听罢一惊,梅先生也不解其意:

“此话怎讲?”只见大千先生笑答:“您唱戏,动口,您是君子;我画画,动手,我是小人嘛!”于是满堂宾客大笑不止,梅先生也乐不可支,举杯一饮而尽,宴会气氛十分热烈。大千先生一扫平日之孤傲,以幽默的话语风格达到了当众讲话的目的——巧调氛围,显出大师技高一筹的说话水平。

2.多变的视角

所谓视角,是指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其感官认知的结果便不相同。话语的表达视角,在言语交际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的思想无非“情”“意”二字。一篇言辞,一番话语,表情达意,其表达的视角也应当随意而转,随情而变。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善于利用多角度表情达意,甚至应付责难。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他说:

“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记者通过新闻媒介把此话捅了出去。华盛顿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马克·吐温道歉并予以澄清,否则就将以法律手段控告他。过了几天,《纽约时报》上果然刊登了马克·吐温致联邦议员们的道歉启事:“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议员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巧用肯定与否定的不同视点,将同一思维形式以不同句式表达,貌似不同,实则仍旧表达自己的轻蔑和鄙视。

3.多变的句型

人类语言丰富多彩,要生动运用丰富多变的口语句型形象,直接表达讲话目的。这一特点,人们在日常言语、社交谈话、会谈报告、节目主持,以及一些论辩、促销、导游等多种口才表现形式中可见一斑。具体说来,句型多变主要表现在不仅有常见的主谓句,还有很多非主谓句,如名句、动句、形句;主谓倒装,定状异位,等等。如当年日本侵略者将天津“南开”炸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哀叹:“南开成了难开!”当时的南大校长张伯苓听了,说:“难开?那要加一个标点:‘难,开!’”这里张校长巧用标点,将“难开”这一偏正短语变为转折关系的复句,便将那知难而进,遇挫愈坚的意与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了。事后有人为此专门撰文《一个标点显人格》,可见句型多变的艺术魅力。

言语要紧扣听众身份

当众讲话面对的听众身份复杂,这就要求讲话者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以便区别对待。说话如果“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效果是肯定好不了的。春秋时的邓析说:“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说。”邓析的话,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要话因人异,区别对待。日本社会心理学家古烟和孝说得十分中肯:“即便是最有效的发送者传播最有效的信息内容,如果不考虑接受者方面的态度及其条件,也不能指望获得最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