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7379300000011

第11章 口才高手的说话原则(2)

人的心理变化不定,较难把握,但在有些场合,人内心的想法又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外露。如果你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了。比如,你在讲话时,如果听者发出欷声,那说明他们不爱听那些话;如果听者的双眼注视着你,说明你讲话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说明他可能有着急的事情要办,但又出于礼貌而不好意思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蛛丝马迹。

战国时,一次魏文侯和一班士大夫在闲谈。魏文侯问他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一位国君?”许多人都答道:“您是仁厚的国君。”可一位叫翟黄的人却回答:“您不是仁厚的国君。”魏文侯追问:“何以见得?”翟黄答道:“您攻下了中山之后,不拿来分封给兄弟,却封给了自己的长子,这显然出于自私的目的,所以您并不仁厚。”

翟黄一席话说得魏文侯恼羞成怒,立刻命人将翟黄赶了出去。魏文侯不甘心,他又接着问任痤:“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国君?”任痤答道:“您的确是位仁厚之君。”魏文侯更加疑惑了,任痤说:“我听说过,凡是仁厚的国君,其臣子一定刚正不阿、敢说真话,刚才翟黄的一番话绝不是阿谀奉承,因此,我知道他的君主是位宽厚的人。”魏文侯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连声说:“不错,不错。”立即让人把翟黄请了回来,而且拜他为上卿。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任痤的机智聪慧,他抓住了魏文侯愿意被人尊为仁厚之君这种心理,并因此化解了魏文侯和翟黄之间的矛盾。

说话要充满激情

我们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的名誉主席共和国教育演讲家彭清一教授说:“一个人没有激情和热情是很难成功的,而激情和热情是什么呢?激情和热情是一个人对工作和学习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说话缺乏激情,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每个人都有激情,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能表现出来,加之一般人都不愿将自己的感情当众流露,因此,人们总是通过交流或者参与某种活动,在一个大家都非常投入的氛围中,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其实,在当众说话时,你的真情实感常会从内心流露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也是一种可以感染他人的流露。如果你能够调动自身的情绪,以情感人,那么,听者的注意力便会在你的掌控之下,你就掌握了开启听者心灵之门的钥匙。

人们对林肯就任美国总统时的一篇演说赞誉备至,称之为“人类最光荣而最宝贵的演说之一,是最神圣的人类雄辩的真金”。其演说内容如下:

“我们对于大战灾祸能够早早结束,都很热诚祈求。不论对什么人,我们都要慈爱而不要怨恨,我们坚持正义,并继续努力完成我们的工作——整顿我们已经残破的国家,纪念我们战死的烈士,善待孤儿寡母,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永久和平。”

有人评价道:“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已经十分精彩,然而他的就职演说更加精彩。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感人的演说,他的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说使他的人格魅力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缺乏激情,你所说的话就会苍白无力、枯燥无味。想打动人心,说服对方吗?那么,让你的讲话充满激情吧!

说话要留有余地

谦虚是一种人生哲学。《周易》:“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不可至极处,至极则无路可续行;言不可称绝对,称绝对则无理可续言。做任何事,进一步,也应让三分。古人云:“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在做事方面,对于别人的请求,你可以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或“我试试看”等话语。对于上级交办的事,你当然要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

这是为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与人交往时,如果出现意见分歧,你不要口出狂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人不要太早下结论,如“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的话最好不要说。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已经不适合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和自己较劲,不如改变一下说话方式,多用一些不确定的词句,给自己留条退路。

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假如你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假如你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会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当了皇后,地位变了,她考虑得更多了。她深知作为“国母”,其行为举止对皇上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她处处约束自己,处处做嫔妃们的典范,从不把事情做过头。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宫中按例发放的,不再有什么要求。她的儿子被立为太子,有好几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东宫供应的东西太少,不够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她从不任意挥霍钱财,从不搞特殊化,对东宫的要求坚决不答应。

长孙皇后说:“做太子最发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宫中缺什么东西呢?”她不干预朝中政事,尤其担心她的亲戚以她的名义结成团伙,威胁李唐王朝的安全。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赏罚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从不表态,从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皇上要委她哥哥以重任,她坚决不同意。李世民不听,让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做了吏部尚书,皇后派人做哥哥的工作,让他上书辞职。李世民不得已,便答应授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皇后这才放了心。

长孙皇后得意时不把各种好处占全,不把所有功名占满,确实做到了“为自己留余地”。

此外,把话说得太满,并不能与自信画上等号。谦虚是一种人生哲学。

从一个人说话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自信。真正有自信的人,懂得谦卑,不会把话说得太满。

总之,说话留有余地,不把话说得太满、太绝,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

说话应该谦虚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谦虚是一个人持续成功的保障!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事业成功的法宝。世上有太多爱讲大道理的人,这当中自然不乏口才特别优秀的人。清晰的口齿、滔滔雄辩的口才,的确让人佩服。可是有些人由于对自己的说理能力太过自信,自以为所说的话是没有破绽的,而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强出风头。有些善辩的人很喜欢卖弄、炫耀,结果形成了固执己见的性格,一心一意地想要扳倒对方,却最终失去了与他人的珍贵情谊。

古圣先贤教导人们要“谦虚为怀”“满招损,谦受益”,要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听取朋友的忠告;要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其参考,不要遇事好为人师,弄得他人无所适从。

谦虚是一种美德。然而,过分谦虚也是过分自我的表现。过分谦虚所产生的影响和自大一样。在有些情况下,过分谦虚反而会让人感到不真诚。因此,有的时候,说话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底气。

谦虚是一种美德。在社交场合,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氛围,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谦虚,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呢?

1.转移对象

如果表扬或赞美使你在众人面前感到窘迫的话,你不妨想办法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使自己巧妙地“脱身”,把表扬或赞美的对象“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2.妙设喻体

直言谦虚,固然可取,但弄不好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特别是两个人之间,如果仅仅说“你比我强多了”这类话,容易有嘲讽之嫌。遇到这种情形,你不妨用比喻的方式,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谦虚。

3.自轻成绩

任何称赞和夸奖都不可能毫无缘由,或是因为某件事,或是因为某方面的成绩。这时你不妨轻描淡写地说几句话,在淡泊之中表露谦虚之意。

4.相对肯定

面对别人的称赞,如果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不但起不到谦虚的作用,反倒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所以,谦虚要掌握一定的分寸。

5.征求批评

当人们赞美完后,你还可以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批评,这是表现谦虚精神的一种方式。但要注意适度,不然虚心也就变成了虚假。

说话也要适时沉默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沉默和停顿是演说中最棒的工具。

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糊涂术。常看恐怖片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往往是掉落一根针都能听见的寂静。

过去,心理学家常常认为人们应该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但现在人们逐渐发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时更需要忍耐和沉默。沉默不是无奈,更不是软弱。有时候,不说比说更有威力。

狭义的沉默是指一言不发、缄口不语;广义的沉默则是不通过言语,而是运用目光、神态、表情、动作等,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生活中,沉默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沉默可以避免冲突升级;第二,沉默可以做暗示性表态。

古时候,有个农民牵着一匹马到外地去,中午走到一家客栈用餐,他把马拴在了旁边的一棵树上。这时一个商人骑着一匹马过来,将马也拴在了这棵树上。农民见了忙说:“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我的马还没有被驯服,它会踢死你的马。”但那商人不听,拴上马后便进了客栈。

一会儿,他们听到马的嘶叫声,两人急忙跑出来看,商人的马已被踢死了。商人拽住农民就去见县官,要农民赔马。县官向农民提出了许多问题,农民却装作没听见似的,一字不答。

县官转而对商人说:“他是个哑巴,叫我怎么判?”商人惊讶地说:

“我刚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说话呢。”县官接着问商人:“他刚才说了什么?”商人把刚才拴马时农民对他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县官听后说:“这样看来是你无理了,因为他事先曾警告过你。因此,他不应该赔偿你的马。”

这时农民开了口,他告诉县官:“我之所以不回答问话,是想让商人自己把事情的全部经过讲清楚,这样,不是更容易弄清楚谁是谁非吗?”

沉默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日常交际中,遇到难以说清是非的问题时,你不妨也像这位农民一样,以无言应对喧哗,这会产生比硬碰硬更大的震慑力量。

说话应该精心遣词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说话就是一把双刃剑,杀不了别人就会自杀。

选择使用积极性的字眼,能够振奋人心。说话时需要精心遣词,恰当用字,这样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能够起到感染听者的效果。

交谈时,若是你说对了话,就能使人欢笑、排除心病、给人希望;若是说错了话,就会使人难过、伤心,令人绝望。

许多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遣词造句、激励人心,才得以开创伟大的事业、留名青史。

有一位伟人曾在演讲中这样说道:“当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时不要忘了《独立宣言》,它是两百多年来所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保障。同样地,当我们这些年致力于种族平等时,不要忘了那也是因为某些字眼的组合而激发出来的行动所致。没有人会忘记马丁·路德·金博士打动人心的那一次演讲,他说,‘我有一个梦想,期望有一天这个国家能真的站立起来,信守它立国的原则和精神’。”的确,用对了字眼不仅能打动人心,还能引导行动。

人类的历史也可以说是由那些具有威慑力的话所写成的,这些话可以调动你的情绪,振奋你的精神,使你有胆量面对一切挑战,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选择使用积极性的字眼,能够振奋人心。反之,若是选择使用消极的字眼,就会让人自暴自弃。

说话要顾及对方心情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只要讲话就要将心比心。当你发现身边的朋友有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得意”去安慰一下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当你恰逢喜事的时候,不能光顾着自己高兴,还要注意到有一些人并不高兴。相对你而言,这些人就是失意的人。在失意者面前,不管你如何“人逢喜事精神爽”,都一定要有意识地压制一下自己心中的“得意”。

在工作中,如果你事先知道自己因工作出色而要升职加薪了,在上司未公布之前,一定不要在办公室里四处宣扬,或故作神秘地对关系密切的同事细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升职了,就意味着某些同事的升职希望破灭了,而你的显摆也很自然会引发他们的忌妒之情,甚至会给自己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在交男朋友的时候也是如此,即使你找到了一个称心如意的金龟婿,也不可以在朋友面前过分炫耀。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幸运,在你的朋友中自然也有一些恋爱并不是太顺利的人,你的炫耀只会让你的“失意”朋友远离你。

最近一段时间,丽丽的心情不太好,因为公司裁员,她失业了。她的好友、同学兼同事芊芊的工作倒是非常稳定,最近又被提升为部门副主管。同学聚会,丽丽本来特别不想去,但是被芊芊硬拉去了。当大家闲聊时,芊芊向大家宣布自己得到了提升,并主动承担全部聚会费用,此时,整个聚会成为芊芊的庆功宴。在大家的掌声中,丽丽悄然退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羞辱。此后,丽丽再也没有与芊芊来往。

通常而言,年轻人不隐瞒自己遇到的好事是正常的,但若因为自己的兴奋“过度”而伤害朋友的自尊心,那就不值得了。

在失意的人面前,千万不要说得意的话。失意的人原本心情就比较差,情绪也不太稳定,他们希望得到的是一些安慰、鼓励,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祝福,而并非你想要索取的“优越感”。当发现朋友有不顺心的事情时,你要学会放下自己的“得意”去安慰一下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当你一旦遭遇“失意”时,别人也会像你对待他们那样安慰你,那些点点滴滴的帮助,也将会成为帮助你摆脱困境的力量源泉。

说话要有独特的风格

说话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你说的话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倘若每个人说话的风格都相同,生活就会变得十分无趣。不过,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人,他们是“人云亦云”的代表,别人怎样说话他们就怎样说话。别人慷慨陈词,他们也跟着粗声大气;别人说话声情并茂,他也跟着拿腔拿调。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引人发笑。鹦鹉学舌是由于它们本身不会说人话,可是作为一个人,为何偏要当鹦鹉呢?从此刻开始,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说话,形成你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唯有这样,你才能被别人记住、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