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门尼德是古希腊哲学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鼎盛年约在公元前504年。出身于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的一个富有的家庭,据说曾为爱利亚城邦立过法,到过毕达哥拉学派的活动中心克罗顿,晚年游历过雅典。
巴门尼德曾受到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的影响,但他的哲学的主要来源,却是克塞诺芬尼关于神是不动的“一”的理论。
现存的巴门尼德的著作残篇是被称为《论自然》的一首不完全的长诗,共19条残篇,154行,包括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3个部分。“序诗”32行完整无缺,它以女神启示的形式提出两条道路,一条是通向真理之路,另一条是不包含真理的意见之路。
“真理之路”是全诗的主体。这部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存在和非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一种认为,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种认为,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必然存在。
前者是通向真理的、实在的途径,后者则是不可设想的;前者靠健全的理智来判断,凭思想来推论,后者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
从“存在者存在”这一前提出发,沿着前一条途径推论,就可以得到关于存在的真理:①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②存在是一,是连续的,不可分的;③存在是不动的;④存在是有界限的,形如球体;⑤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也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
“意见之路”这部分的内容是:用光明与黑暗、火与土、轻与重等两种对立的力量,说明日月星辰是怎样产生的,男女的性别、畸形与怪胎、聪明与愚蠢、感觉能力的差异等等是怎样形成的。他认为感性世界变动不居的现象属于非存在,对此作出解释是必要的,但是它只不过是以感觉为依据的不包含任何真理的凡人的意见。
巴门尼德关于两个世界的理论,触及到本质与现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在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解决二者关系的途径是错误的。
他的“存在”,原来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有”,凡是能说是“有的”东西都是存在,不管是独立的一物,还是某种属性。巴门尼德把事物的各种属性都抽象掉以后得到了这个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贡献。
但是,他把依靠抽象思维从现实世界中概括出来的"存在"绝对化、独立化,把它变成同现实世界相对立的、分离的、不动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走向了客观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个命题。在他看来,只有思想才能把握存在,每一思想都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而“存在”是唯一的,没有“存在”之外的思想;非存在不是思想的对象;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是同一的。对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历来有不同的解释。GWF黑格尔认为这是唯心主义的伟大命题。英国哲学家J。柏奈特认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肯定是一个空间上有广延的东西,所以,巴门尼德是“唯物主义之父”。还有人认为,在巴门尼德的时代,人们还不知道思想与存在是主客观的区别;巴门尼德的意思只是说,感觉与非存在(即感性事物)是同一的,二者都是有生灭的、运动变化的、杂多的,思想与存在都是无生灭的、不动的、单一的、不可分的,二者的内涵一样,并无“存在”之外的思想,否则就有另一个存在,所以说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单凭这个命题不能判断他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在巴门尼德之后,柏拉图提出理念论,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他的关于“存在”的思想。德谟克利特则在变化着的现象背后寻找不变的本质,并且把原子与虚空看作存在和非存在,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巴门尼德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总结前人的成就,对存在作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划分,提出了范畴的理论和本体的学说,从此,对存在的研究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