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山东大鼓
7204600000009

第9章 艺人留名(2)

李大玉(1902—1929年),女,字淑瑗,历城区王舍人庄人。著名梨花大鼓艺人。她父亲患精神病,母亲体弱多病,生活十分艰难。她7岁师从李泰祥(平阴人)学唱山东大鼓犁铧调。大玉学习刻苦,聪明过人,性情刚烈,很要强,虽然从小没上过学,但靠自学,能写出《百家姓》全篇。大玉4年学艺有成,11岁就在济南趵突泉的观澜亭、四海春茶园登台演出,受到群众的好评。这一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大玉满怀爱国热忱,每天为起义士兵演唱,用历史上忠义报国的英雄故事,激励士兵们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英勇献身。不久,李大玉因父患重病回到父母身边,白天在书场演艺赚取医药生活费用,晚上侍奉父亲。她孝敬老人的美德,受到当时济南曲艺界人士的称赞。1915年年底,袁世凯策划恢复帝制,山东境内兵荒马乱,趵突泉书场大受影响,1916年,李大玉去河南开封演出,引起轰动。从此,她开始在北方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先后在开封、大连、天津、北京演出,所到之处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与谢大玉、孙大玉、赵大玉并称山东大鼓“四大玉”。擅长取材于《红楼梦》《西厢记》之抒情唱段。为梨花大鼓女演员中之佼佼者。她嗓音优美,表演细致,擅长抒情,同时在各地巡回演出中,积极吸收其它曲种的艺术精华,加上她平日爱读书,喜字画、文化素养迅速提高,被誉为“书史”。她曾在百代长亭等公司录制《王二姐摔镜架》《火烧成都》等唱片。1917年4月18日,开封《嵩岳日报》刊载长诗《赠大鼓李大玉书史》,其中有:“大鼓咚咚震大梁,十家姐妹竞争长,谢杨徐杜娇娆甚,第一丰姿让李娘。”“雪肤花貌玉精神,婉转珠喉字字真,唱到红楼动情处,曲中人是梦中人,当年蜀主赘江东,谱入铜琶铁板中,唱到淋漓激昂处,居然儿女亦英雄。” 5月12日,开封《豫言》报上登载有《大梁书场竹枝词》赞李大玉:“歌坛花样屡翻新,温厚和平盛世音,冰雪聪明鹦鹉舌,清才不愧谪仙人。” 李大玉与李泰祥结了婚。她的女儿李艳秋也是著名的大鼓艺人,在北京、天津演出多年,被写进《济南大观》一书,称之为鼓界大王。

孙大玉(1905—1956年),女。武城县人。山东梨花大鼓演员。生于鼓书世家,其父孙增福为梨花大鼓著名弦师兼演员。孙大玉幼承父教,习山东大鼓(南口)。她嗓音圆润纯正,唱腔委婉清新,更兼酷爱京剧,摹人状物多吸收戏曲表演滋养,堪称细腻传神,成为山东大鼓谢、李、孙、赵“四大玉”之一。擅演书目有《大西厢》《走马荐诸葛》《金精戏窦》《拷红》等。除在济南享有盛名外,在京津、开封、南京、汉口、重庆等地亦颇有影响。40年代后,山东大鼓日趋没落,孙大玉改唱京剧,常在济南大观园共和厅舞台演出。1956年病逝。

6.跪求传人的张宝庭夫妇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百年鲁北大鼓面临绝传 64岁老人下跪求援》文章和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

2010年11月9号,由山东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广电局、山东电视台主办,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省民协承办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颁奖晚会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鲁北大鼓的传承人声泪俱下、跪求传人的感人场面。张宝庭老人和老伴杨文芝是鲁北大鼓(鲁北大鼓是山东大鼓的重要分支)最后的传人,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如果我们死了,那鲁北大鼓就再也没 有传人了!”在发言时,老人几次哽咽,掩面痛哭。“鲁北大鼓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流行在鲁北一带。这种曲艺形式开始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全中国就我们老两口能唱,要是我们死了,鲁北大鼓就没了!求求你们了……”据老人介绍,自己从16岁学习这门手艺,没想到鲁北大鼓将要在自己手里走向消亡。“如果鲁北大鼓真在我手里绝了手艺,我就是千古罪人啊!”张宝庭老人痛苦地诉说着。接着突然发生了意外的一幕,在台下早已哽咽的杨文芝老人冲到台上,拉住张宝庭老人,随后二人一起面向现场观众下跪,“我现在恳请诸位,大家救救鲁北大鼓!拜托拜托……我们老两口感谢你们啦……”说到这里,两位老人早已泣不成声。

作为鲁北无棣人,小时候经常听谢宝华(张宝庭老人的师傅)的鲁北大鼓书。现在,多年没有听到,已记不清曲调,今天在网上搜了一下,听到了几段(但录制的不太好),但听出了与其他大鼓差别,更突显了原汁原味,原生态文化。

大鼓,严格地讲应称大鼓书,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大鼓书,有板式变化,小鼓定点、月板、三弦、坠琴伴奏长腔说唱表演形式。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版、流水板和四板等。唱词分三字、七字、十字的上下句,唱腔通常随板点起唱,尾字 后拉长音,尾音均为“5”,其间各种板式相交,以流水音板为高潮唱腔,也是剧情段落结尾板式。演唱前一般先来一段剧情道白,简述主要剧情内容,俏皮话、方言土话从中穿插,吸引听众注意力,末了惊堂木一拍,演唱开始。大鼓书风格朴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其中尤以说为主、唱为辅的中长篇见长。说大鼓的艺人在说故事的时候,除了精于唱、念、做、打,还必须按故事中生、旦、净、末、丑出场的道白说唱,有时腔调还要模仿故事中男女老少的声调,并伴之与人物身份相匹配的神情和举止,能表演得绘声绘色,入木三分,达到让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境界。

山东大鼓目前主要有两大分支:一是鲁南大鼓或称南口流派;一是鲁北大鼓或称北口流派。(黑体为新增内容)南口流传广,影响大,早期原唱快口,唱腔流畅动听。《老残游记》中描写白妞所唱《黑驴段》,节奏全是快板,越唱越快,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字字清楚,实属独到。后起的女演员谢大玉、杜大桂、鹿巧玲都宗法南口并有所发展。北口流行于山东北部、河北南部一带,俗称“老牛大捽缰”调,曲调质朴,吐字夯实有力,富于乡土气息。代表性艺人为郭老占、何老凤等。其中以何老凤影响最大,他的唱腔曾被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坠子等曲种吸收。另外,李老凤曾在北口的基础上吸收南口的精华,自创新腔,称为小北口,原来的北口被称为老北口,所以又有南口、老北口、小北口三派之分。根据相关资料推定:目前存留的鲁北大鼓为老北口。郭学东研究员说:“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原称犁铧大鼓,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自《老残游记》之后,始谐音美其称为“梨花大鼓”。其发源于鲁西北运河沿岸农村,最初是敲击犁铧碎片唱农歌的自由吟唱形式,后来改为支架鼓和两枚铁片或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演唱者左手执鼓槌,右手执铁 (铜)片,边敲边唱。这种曲艺形式自明末清初创立门户开始,到今天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了。梨花大鼓的鼎盛时期在民国初年,其影响当时遍及北方各省及上 海、武汉等沿江大城市,于是又有了“山东大鼓”的名称。

山东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一段话: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鲁西北农村,又名“犁铧大鼓”,或作“梨花大鼓”。最初只是敲击犁铧碎片伴奏,采用山东方言来演唱当地的民歌小调,后逐渐发展为有板式变化的成套唱腔、敲击矮脚鼓和特制的半月形梨花片并有三弦伴奏的说唱表演形式。

7.王长志

王长志(1900—1964年) 原名王清林,字竞成。夏津县人。山东大鼓演员。1924年师从范其凤学习山东大鼓,得其真传,首场演出《丝绒记》即博得满堂彩。在学艺和演出过程中,王长志注意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流派的精华,丰富演唱技巧。擅演书目有长篇《三全镇》《丝绒记》《双合印》《响马传》《刘公案》;短篇《郭三元偷供》《古城会》《草船借箭》等。他的“书帽”丰富而精彩,如《蚂蚱出殡》《小两口争灯》等不下百余个,脍炙人口,广为流传。20世纪30年代初,王长志对山东大鼓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使这一曲种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王长志演唱了许多新曲目,如《马大娘学文化》《降龙记》等。1957年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获得演唱一等奖和演出奖。当选为山东省曲艺协会理事。1958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会演,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多年来,他还培养了如张振武等许多较有名气的曲艺演员。

8.其他艺人

杜大桂(1902—?),女。汶上人。出身鼓书世家。山东梨花大鼓晚期著名艺人。16岁首演于开封。返济后献艺于趵突泉鹤望亭、进德会游艺园。后专唱《红楼梦》书段,时称“杜派”。后嫁某当铺少东,不知所终。

鹿巧玲(1911—1962年),乳名“小巧”。女。夏津县人。山东梨花大鼓演员。出身鼓书世家。其父鹿泰兴系山东大鼓著名弦师,人称“花弦鹿”。其母“傅大传”、其姐鹿巧云都是山东大鼓著名演员,在济南等地颇有影响。鹿巧玲自幼随父母学艺,12岁即登台演唱。因其姿容俏丽,歌喉甜美,曲调婉转,声情动人,备受观众称道,被誉为“鼓界皇后”,成为继“四大玉”后梨花大鼓女艺人中之佼佼者。擅演书目有《鸿雁捎书》《黑驴段》《凤仪亭》《王二姐思夫》《昭君出塞》《宝玉探病》等。她在济南、昌潍、烟台、泰安以及北京、天津、南京、上海、西安、郑州、东北三省皆有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避战祸,随父母返回故乡。1940年曾回济南演出,因不堪日军对艺人的凌辱,于1942年愤然再度弃艺闲居。新中国成立后,重返曲坛。1957年应聘到平原县曲艺队传艺。同年6月,应邀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演出《黑驴段》,获老艺人纪念奖,1962年病逝。

傅泰臣(1890—1983年),曾用名傅子平。山东平原人。14岁从师山东大鼓艺人王增豪学艺。后唱木板大鼓和西河大鼓。1939年改说评书。后定居济南,设泰臣书场独立说书。1956年带头组建济南人民曲艺队,任队长。同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翌年,在山东省曲艺会演中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195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济南市曲艺团副团长。代表书目有《隋唐演义》《杨家将》《秦琼下海州》等。改编并演说《铁道游击队》。表演感情真挚,吐字清晰,擅长贯口,善用歌、赋、赞、语刻画人物,形成“说、学、做、白、评”五艺俱佳的艺术风格。曾为山东省人大代表、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和济南曲艺家协会主席。

此外,“老北口”派,代表人物是何老凤及其传人董天佐、桑天佑、刘天秀、鲁泰昌、王泰恒、孙泰秋、张泰泉、傅泰臣、刘泰清、周泰喜、王福贞等。“老北口”派的书目多为中篇,主要有《瓦岗寨》《呼家将》《包公案》《刘公案》等。短篇以三国段居多,如《草船借箭》《华容道》《单刀会》等,还有本曲种特有的小段如《小黑驴》《一窝黑》等。

小北口派代表人物是张凤梧、宋四莫。在“小北口”这个支派里,又有三支:其一是流行在衡水、枣强、景县一带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怯大鼓”、“铁片大鼓”、“鼓碰弦”。艺人以“莫、振、中、金、田”谱系传代,据衡水市北田村木板大鼓艺人李田奎讲,这一支师祖是宋四莫,宋收徒李振邦、李振起、刘振湖、阎振庄等,后来这一支派的传人改唱木板大鼓;其二是传至交河、河间、肃宁、献县的一个小分支,在当地称为山东调儿,山东柳儿。这一小支是张凤梧、宋四莫的传人,交河县的李振邦在成名后,自立门户,以“振、中、进(金)、相、永、祥、和、智、瑞、升”排序传衍出来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这一小支中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艺人,其中以献县杨进桢、肃宁石进奎名望最大。这一小支的艺人行艺范围广,除冀中农村外,还进入京、津、保定等大中城市,以及山东、北京、内蒙、东三省的部分城乡。著名艺人还有杨俊杰、杨俊祥、王祥林、任相臣、申相琴、沈相廷、王艳永、王风永、齐鹤鸣等。在艺术上,不仅兼有“小北口”支派的特色和传统,还有所创新,吸收了西河大鼓巧、俏的唱法,突破了死口实词的说唱形式,唱中加白、白中加唱,自由随意。代表书目有《黄爱玉上坟》《秦琼卖马》《少英烈》等;其三是“小北口”派传至石家庄地区的赵县、束鹿一带后形成的一支,当地称之为梅花调、山东柳、鼓碰弦等,这一小支派是张凤梧的门徒南宫杨老孔、宁晋苏玉堂(二人未排字)所传,该支演唱曲调和书目与张凤梧所传无大区别。曾于20世纪30年代盛行冀南西部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逐渐衰落,几成绝唱。20世纪70年代末,石家庄地区文化部门对当时称做梅花调的这一小支进行大规模挖掘抢救,搜集整理了一些文字和音乐资料,但表演后继乏人。

第三支是以邢台地区的威县、新河为主要活动地区的“南口”派山东大鼓,该支以“梨花大鼓”之名被叫得最响,又称犁铧片、倒扒口。流行于邢台、邯郸大部地区。是“五大山”中徐靠山、李明山及其门人发展起来的。徐靠山、李明山均成名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前后。徐靠山门人中的康兴重、张兴本、张兴隆、张兴立、孙春瑜、吴春华、潘春聚等,都是清末民初名噪冀南的梨花大鼓艺人。

孙春瑜之徒李利杰、韩利来、吴利祥、赵利俊、杨利忠、陈利江均为著名演员,尤以陈利江名声最大,水平最高,在冀东南、鲁西北地区,被誉为“第一说书响将”,红极一时。20世纪30年代,李明山门人中的“金”字辈名艺人有孙金枝(女)、孙金兰(女)、刘金榜、郭老彬、赵桂存、张广兴等。除上述艺人外,程长会、李和春、张明斗、刘成名。也是有名的梨花大鼓艺人。“南口”派山东大鼓的演出书目,短篇有《荐诸葛》《古城会》《让成都》等“三国段”,和《宝玉探病》《下西厢》《丁香割肉》《雪梅吊孝》《小黑驴》《小黑牛》等共百余篇,中篇书目有《李天保吊孝》《大宋金球》《海公案》《五女兴唐》《响马传》《丝绒计》等五十余部,20世纪40年代后,梨花大鼓逐渐衰落,许多艺人改唱河南坠子和木板大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冀南地区,专唱梨花大鼓的仅有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1958年河北省首届曲艺会演时,孙金枝、赵桂存演唱的梨花大鼓均获演员二等奖。1979年孙金枝演唱的梨花大鼓《广场思亲》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20世纪80年代初,威县、广宗县和山东宁津县等地均邀请孙金枝举办过梨花大鼓讲习班,培养新人,但收效甚微,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孙金枝去世后,梨花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