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红
6902300000026

第26章 鸣沙山、月牙泉

去“鸣沙山、月牙泉”的中外游客排成长长的队。一路上司机告诉我,鸣沙山在白天走过的人再多,沙无论如何的践踏,到了第二天照样还原,而且如果你是成群的人从山上往山下跑,会听到擂鼓的响声。

我想,所谓“鸣沙山”也就是这样得来的吧。那是一个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的山峰,离敦煌市内5公里。

买了票随人流进入,迎面来的是许多的骆驼队在那里等候生意,远远的沙山上已有一排排队伍在前行,我没有要骆驼,徒步加入了步行攀登沙峰的人群行列。

在山区长大的我,山在脑海里定格成群峰叠翠,树木成林,而心中向往的沙漠则是一望无涯的旷野。

出现在我眼前的沙山,真可谓奇观,没有一丝花草树木,整片沙漠山峰景观独特,壮观而雄伟,线条柔和,阳光下像有一层金黄色的光芒笼罩,映衬着头顶上的天格外的蓝,虽没有一草一木,但美得让人惊讶!

踩在柔软的沙上穿着鞋行走很艰难,许多人都脱了鞋赤足而行,我也效仿,果然轻松了许多。当一步一步,气喘吁吁地走到半山腰时,忽然一阵好大的风吹来,让你寸步难行。风吹着沙呼呼地响,好在带了帽子,扯下来遮住半边脸,歪着脑袋对着风口。有一组游客中的几个人不留神,红色的旅游帽吹去很远,落在远处的沙地上,一点红刹是好看,吹掉的帽子瞬间飞去好远,是无法捡回的,只有随风放弃。

一个母亲带着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那孩子被突然袭来的风沙吓得大哭,母亲只好坐下来紧紧抱着孩子,依偎在胸前。那一刻,我也胆怯得进退两难,往上看是半截山峰,往下看更觉离去太远。只好蹲下来略作调整,等风缓和了又接着前行,恐惧稍稍稳定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战胜自我。

下山就容易多了。那种下山的感觉是从未有体会的,一脚下去深深的,稳稳的,柔软而舒缓,沙的深处,暖呼呼的发着热(听说这里的沙浴可以治风湿病),使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状态,有的游客坐滑板滑下来,有的就躺在沙上随其自然往下滑,我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一路踩下来,看到自己那一串串脚印,有无限的欣慰感。

下到沙山,已成了一个沙人,满身是沙,就连耳朵眼里也装满了沙。

“月牙泉”被包绕在鸣沙山的一个深凹处,形如月牙,碧波荡漾,沙不入泉,水不浊涸,自古至今,澄清如镜。这不能不说是造物主的神力,四周的沙漠,独这一凹洼处有一汪清泉。

无意在《兰州晨报》中读到一篇文章,上面写到一位叫彭岚嘉的先生称“月牙泉”为天之眼:“在我看来,它就是一只眼睛,一只充满柔性的眼睛,一只永不闭合的眼睛,仅仅形似月牙,便以冠名,远不是说明它天然而成的神性,试想,在这黄头黄脸的鸣沙山上镶嵌上这样一只清纯无比的独眼,除了自然之神力,还有什么力量能为之?”

月牙泉也好,天眼也罢,总之是造物主,天然神力赐于这方水土这方人的特殊恩泽。

“月牙泉”听来优雅,古韵十足,天眼却具有超时代三维动感的想象。

2001年5月15日于凤池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