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年中国说
6752700000051

第51章 现场互动:中西文化完全可以相互渗透

学生提问:朱老师你好,我想把这个问题再具体化一点,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您刚才说我们现在的教育面临不同价值观的考核,您给的一个答案是应该分裂下去,我觉得如果我们说具体点的话,这两种价值观,也就是西方文化和东亚文化价值观的差别。资本主义的商业价值观和传统的东方文化价值观,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不那么分裂下去的话,应该以谁作为基石?东方文化圈中的两个国家,比如说日本和韩国,都是现在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可以说从近代以后,它是以西方的价值观作为基石,同时不抛弃东亚文化,现在发展得很好;作为韩国来讲,它是以东亚文化为基石,同时不排斥大量吸收西方的商业资本主义文化,您觉得今天我们的中国,我们这些教育者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以哪种文化为基础呢?

朱大可:中国有三条道路自己走出来了:一种是台湾的方式。蒋介石当年到台湾以后,他试图把基督教和儒教结合在一起,他命名了台湾郊区的一座山:阳明山,以王阳明命名,还塑了王阳明的像。1949年开始讲王阳明,王阳明的新学确实是中国儒学的精华所在,但是广大民众所知甚少,几乎连王阳明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在也面临一样的问题,需要补救,我们需要重建或者修复我们跟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蒋介石他又是信基督的,他的夫人和宋氏家族加入了美国的基督教会,他们的教义相对比较开明,可以结婚、抽烟,比较开放一些,他们是试图把传统文化和这种更加现代的基督教,结合在一起,从目前来看,成果是显著的。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是香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当时港督就发现中国大陆在搞民族主义排外。新文化运动它是一个向西方全盘开放的一个运动,而五四运动是排斥的,这两个是一个互补的,很奇怪的两个方向的运动,五四运动是非常排外,所以香港当时的港督就成立了香港中文大学,聘请了晚清最后的那些翰林、院士、状元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通过这个在香港全面推广儒家文化,但是他在管理层面上是英国的那套东西,这两者结合得很好,没有发生冲突。所以香港现在的社会充满活力,香港为什么能有今天?就是因为这两套文化结合得很好,台湾的情况也一样,所以我们不要简单地把这两个东西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水火不容的,它们完全可以互相渗透,最后达到很好的状态。先不说韩国和日本,就说中国人自己就已经有很好的现实例子,中国最好的道路就是把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有自己可选择的、多元的发展,而不是让儒家孔子的学说变成了一个中国人唯一的选择,那叫文化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