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生命需要绿色
6748900000009

第9章 谁是摧残生命之绿的罪魁祸首(2)

当酸雨的pH值小于3.0时,可使叶片失绿变黄并开始脱落。叶片与酸雨接触的时间越长,受到的损害越严重。据调查,在酸雨pH值小于4.5的地区,马尾松林、华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现大量黄叶并脱落,森林成片地衰亡。

酸雨还能够腐蚀树叶表面的蜡质保护层,导致植物受到病害的侵袭。

(五)酸雨对土壤的危害

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被雨水冲走,从而使土壤变得贫瘠。土壤变酸后,一些对植物有害的金属离子,如铝、铅和铜离子等,便会从土壤中溶解出来,危害动植物。

(六)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在酸雨严重的地区,人们容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酸雨形成的酸雾侵入人体肺部,能够导致肺水肿、肺硬化。酸雨或酸雾还会刺激人的眼睛,致使沙眼患病率提高。酸雨会腐蚀人的皮肤,导致皮肤表面蛋白质变性。

为了避免或减轻酸雨对人体的危害,在酸雨多发的时节,要尽量避免淋雨,淋雨之后要尽快清洁表面皮肤。尽量减少在大雾环境中的活动,外出佩戴口罩,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七)酸雨对建筑物和金属物品的危害

酸雨会腐蚀建筑物,使建筑物表面斑痕累累,严重的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样的原因,酸雨对金属的危害也是一样的。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印度泰姬陵,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由于受到酸雨的腐蚀,大理石失去了光泽,纯白色逐渐泛黄,有的甚至变成了锈色。

四、森林将成为我们的记忆

人类自从发明了斧头开始,到近期对森林乱砍滥伐,以及烧荒种地等原因引起的火灾,造成森林急剧减少。若这样的行为再不加以制止,那么原始森林及其以原始森林为最后避难所、与原始森林相依为命的各类生物,其悲惨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历史表明:

人类文明的初期,有原始森林7600万平方千米,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2/3;

19世纪中期,减少到5600万平方千米;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千米,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千米了。

由此可见,最近100多年来,森林面积锐减惊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更呈加速之势。

1960~1990年全球丧失了45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森林,其中1980~1990年期间平均每年损失9.95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此后据联合国发表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统计,每年消失的原始森林增加到13万平方千米;2003年的最新数据则显示,目前是以每年高达16万~20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着。

于是——

美国:17~20世纪30年代洗劫了2/3的原始森林;

加拿大:50%的原始森林被砍伐;

英国:只剩下不到15%的原始森林;

苏格兰:只剩下不到1%的原始森林;

挪威:只剩下不到3%的原始森林;

埃塞俄比亚:40年来森林所占面积由40%降至11%;

印度:35年来森林面积减少了40%;

孟加拉:95%以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

巴基斯坦:每年有4.1%的森林被毁;

泰国:15年来热带雨林被伐掉25%;

越南:40年来森林失去50%;

印度尼西亚:每年约有1.6万平方千米森林被毁;

菲律宾:35年来森林所占面积由54%降至不到20%;

巴西:36万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被砍伐;

厄瓜多尔:每年有0.14万平方千米的原始森林消失;

海地:98%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而中国呢?其数字同样令人触目惊心。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面积的16.55%,约为全世界森林覆盖率30%的一半,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列于第100位左右。由于环保意识淡薄,大规模盲目利用天然林,过去的50年里,全国消耗森林资源达100亿立方米,即1万平方千米,原生天然林已遭到了难以复原的巨大破坏。

欧洲和北美洲等发达国家较早形成了本国的森林保护意识及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例如,美国从1934年一场黄土飞舞的“黑风暴”灾难的教训中惊醒,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全民造林运动,20世纪下半叶,其国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3%,面积仅次于加拿大、巴西,列全球第三位。但近10多年来,欧美也有超过30%的森林面积受到酸雨的危害,出现了大片森林枯萎死亡的现象,形势不容乐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在殖民时代,已惨遭殖民统治者或侵略者的掠夺和蹂躏。如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取代沙俄获得了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后,将东北铁路两侧50千米以内的森林洗劫一空,全部运往日本;1931年侵占东北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又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盗伐面积达400万公顷,可谓罪行累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使森林面积进一步消失。

森林无论是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还是在今天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断言:

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90%的生物将会灭绝。

然而不仅仅如此!

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每公顷森林平均可以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全球植物放氧将减少60%。

森林又有“绿色的海洋”“看不见的绿色水库”之誉,是水的过滤器,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1万公顷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1000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

森林除了能够截留和蓄存雨水外,还具有固着土壤的作用,防止河道、湖床的淤积。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将无法遏制洪水的泛滥成灾。

森林具有阻滞粉尘、吸收有毒气体等净化空气的作用。此外,森林是气候的调节器,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4℃~5℃;大片土地将荒漠化;生物固氮将减少90%;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80%。

上述现象还会随之衍生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可怕的是,根据绿色和平组织估计,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均木材需求量,以及气温增高引发频繁火灾,到2100年,地球上所有森林将荡然无存。

五、荒漠吞噬着我们的绿色

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合力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雨浇地、水浇地或使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复杂性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第一,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第二,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第三,自然植被长期丧失。核心是荒漠化是一种土壤退化,并未限定这种退化一定要出现沙漠或类似沙漠那样的景观;荒漠化的成因是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并未规定只有人类活动才能造成荒漠化;这种退化只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区,才是荒漠化。

(一)全球土地荒漠化现状

1.全球荒漠化现状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就地区分布而言,非洲约占36.6%,亚洲约占33.4%,北美洲约占9.5%,南美洲约占7.5%,大洋洲约占12.5%,欧洲约占0.5%。

据联合国资料显示,全球由于荒漠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为423亿美元。荒漠化已经成为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社会和民族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国土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全球土地荒漠化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荒漠化土地还在扩大,从1984年的34.75亿公顷增加到1991年的35.92亿公顷,增加了3.4%。50年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南部由于荒漠化蔓延,向南扩大了65万平方千米,在苏丹的北科尔多凡和北达法尔已表明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范围的边界在1958~1975年间南移了100千米;撒哈拉沙漠南部的撒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荒漠化地区,热带稀树草原成为荒漠化土地。

(二)中国土地荒漠化状况

中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其中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面积分别为142.7万平方千米、113.9万平方千米和75.1万平方千米。此外,在甘肃、内蒙古西部及新疆的一些地区,呈岛状地分布着湿润指数小于0.05、面积为25.3万平方千米的极端干旱区和湿润指数大于0.65、面积为4.1万平方千米的湿润区,这29.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不包括在331.7万平方千米之内。

该区主体位于大兴安岭和太行山以西、燕山和祁连山以北,然后绕过柴达木盆地东部,向西抵达青藏高原西南部。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四川、云南、吉林、海南、河南、天津、北京17个省、市、自治区。

我国荒漠化主要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及土壤盐渍化四种类型。据1999年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千米,占可能发生荒漠化面积的80.6%,占国土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187.3万平方千米,水蚀荒漠化土地26.5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土地36.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0%、9.9%、13.6%和6.5%。

(三)中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既有气候因素,更有人为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仅占区域耕地总面积的36.4%,而内蒙古沙区水浇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18.9%,山西北部只占12.4%,陕西北部仅占6.2%。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生产广种薄收。由于经济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局限,耕地垦殖存在短期利用目的和掠夺式经营行为。

2.草场经营管理不善,重用轻养

长期以来,草场管理手段落后,经营利用粗放,超载过牧现象极为普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牧区家畜由2900万头增加到9000多万头,草场却因垦殖、沙化等原因面积不断萎缩,生产力下降。目前,沙区草场的超载率高达50%~120%。以内蒙古为例,全区天然草场理论饲养量为4429.8万羊单位牲畜,加上农作物秸秆预计可饲养5475.1万羊单位。1985年末,全区实际饲养牲畜5576.7万羊单位,已经超载。到1997年,全国牲畜头数突破7000万,折合上亿羊单位,超载1倍。过牧导致草场急剧退化、沙化。内蒙古、新疆、甘肃由于过度放牧草地退化面积已分别上升到草地面积的51.8%、63.6%、87.8%。内蒙古东部的锡林郭勒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头牲畜占有的草场面积为11.1公顷,到1980年每头牲畜占有草场的面积为2.7公顷,仅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浑善达克沙地由于过度放牧,土地严重沙化。通过对卫星遥感图像的分析表明,1989~1996年的7年间,该地区流沙面积增加了93.3%,而草地面积却减少了28.6%。

3.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荒漠化地区生活燃料十分缺乏。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群众的生活燃料主要是薪材。薪炭林每年能提供的薪材,仅占实际消耗薪材总量的14%左右,缺口巨大。农牧民为了生存只得通过砍伐其他林种的森林和收割草地植被来解决燃柴短缺的问题。如新疆沙区每年需燃料折合薪柴350万~700万吨,基本上是以荒漠植被为燃料,使大面积的荒漠植被受到破环。内蒙古吉兰泰镇由于当地居民乱砍滥伐,盐湖西北部大面积生长良好的梭梭林在短短20年时间里,损失了2/3,该镇周围40千米范围内的梭梭林全部被砍光。同时大量的畜粪和农作物秸秆也被用作燃料,不能还田,加速土地退化,形成了恶性循环。

4.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

沙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有效地管理,用水不当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上游过量灌溉造成大片土地次生盐渍化;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过量用水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河流下游地区荒漠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而衰退,甚至成片枯死,造成土地沙化。资料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的浪费极为严重,农业灌溉一般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田年均亩灌水量为900立方米,个别地区高达1500~2000立方米。大水漫灌,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而且使灌区的地下水位普遍抬高,造成大片土地次生盐渍化。目前,仅甘肃、宁夏、青海、新疆4省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的盐渍化土地面积高达1574万公顷。而沙区一些河流由于上游超量截水、蓄水和用水,下游来水量大大减少,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和生产需要,造成大量农田撂荒,荒漠植被枯死,沙化快速扩展,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垦区过量用水,导致下游来水减少,约270千米河道断流,沿河胡杨林大面积衰退死亡,土地风蚀沙化。黑河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导致了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西、东居延海相继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使3/4的人畜饮水井干涸,93.3万公顷梭梭林枯死,额济纳绿洲急剧萎缩。

此外,工矿、交通等工程建设施工中破坏林草植被,造成土地沙化,在局部地区也较严重,据陕西省有关资料表明,仅榆林地区煤田开发一项,就有1.7万公顷植被被毁。

六、天幕间的恶魔——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夹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