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的贫穷与落后,在县扶贫办是挂了号的,但令刘俊平没想到的是,给村民们做搬迁动员的时候,竟然大部分村民都反对。他们有的说:搬迁地点离我们这儿有100多里路,我们一辈子都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啊!有的说,搬到山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早上7点钟吃早饭,哪来的胃口?有的说,山下夏天天气太热,连牛都受不了,何况人呢?有的说,我们的祖坟都埋在这山上,我们走了,难道把老祖宗丢在这里吗?还有的说,听说外面的人挺狡猾,我们山里人老老实实,搬到外面肯定受人家欺负……
都说山里人老实,可山里人也固执。县里从领导到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再到乡干部和村委会干部,不知来了多少趟,不知费了多少口舌,几个月过去,响应者依旧寥寥。直到县委副书记程以金第3次上牛岭村,才做通了一部分村民的工作。
罗汉平与十八排的五兄弟
兴国,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耳熟能详、广为传诵的地名,留给人们的是有关它的红色记忆。这里是苏区模范县,是少共国际师的诞生地,是中华苏维埃的所在地,是著名的将军县……但其实,兴国的历史要久远丰富得多。
30年前,考古工作者在永丰马良的阳岗岭发掘出一片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采集到石器矢、斧、锛以及夹沙红陶、夹沙灰陶、泥灰硬陶残片和素面鼎足3种;遗址东部还有印纹陶窑一处,北部有半穴居遗址3处。经考证,系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西周遗址。这说明,兴国与中原地区的远古文明有着并行发展的脉络。兴国作为县名,源自宋太宗“太平兴国”的年号。
解放后的兴国,在经济建设上获得了国家不小的支持,毕竟这里是共和国的发源地,号称“共和国摇篮”嘛。而兴国历届主政者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轻,在发展经济方面动了许多脑筋,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江西全省平均水平。
但是,毕竟是老区县+山区县,千百年的贫困不可能一朝一夕间绝迹。尤其是深山里居住的农民,囿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他们没能体验到现代经济和文明带来的变化。
在兴国和吉安市的泰和县交界的均村乡,有个叫十八排的地方,居住着5户人家,他们是同姓5兄弟。
十八排,这个名字比较古怪,初听大多数人会以为它是某种军事建制的遗存,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形象化的称呼。
从兴国县城去泰和县,倘若走蜿蜒曲折的山路,需翻越18个山岽才能抵达,每个山岽就像一排障碍,18个山岽岂不是十八排障碍?所以,当地人便把那儿叫做十八排。
十八排真正是地无三尺平,不通公路不通电,耕地基本上属于斗笠坵,在里面谋生的确困难。原先,这里的居民靠山吃山,或以狩猎为业,或以伐木为生。后来,这两项生计都因禁伐禁猎政策而无以为继,山民只好改种水稻。可山高水冷,土地稀少(人均耕地只有0.1亩),仅靠水稻很难维持生计,全年缺粮时间长达8个月。于是脑筋开通一些的山民相继迁走,唯独5兄弟留在了十八排。
五兄弟住的地方离外面实在太远,他们的孩子上学,去最近的茶园乡小学需要走一个半小时,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当然受到影响。
2004年,移民搬迁工作在兴国推开,乡扶贫办主任罗汉平第一个就想到了居住在十八排的五兄弟。5月的一天,他翻山越岭,爬过十八道山梁,气喘吁吁地来到五兄弟居住的地方,跟他们报告移民搬迁的喜讯,没曾想遇到的却是五兄弟的冷脸。
日子穷,生活苦,罕与外界接触,五兄弟的脾气性格都比较孤僻。他们对外界的人和事抱有一种本能的拒斥和疑惧。
他们说,他们没有兴趣搬家。搬一次家,得花许多精神不说,还要耽误农活。他们在这山上住习惯了,清净惯了,一想到下山后要跟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的头皮就开始发麻。
再说了,他们连孩子上学的学费都缴不起,搬家可不是花一点点钱能够搬得了的。5兄弟家底尽管都不怎么样,可是家里的坛坛罐罐也是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要是搬不走,都得扔下。扔下了以后还要添置,哪里添置得起?
还有,这里土地虽然少,而且都是冷浆天,收成不高,毕竟是自己千辛万苦开垦出来的,而且种了这么多年,算是最值钱的家产。要是家搬走了,田能搬得走吗?田嘛,比不得坛坛罐罐,即便是有钱也买不来的。听说外面的土地贵得不得了,叫做寸土寸金,就连墟上的土地也要卖到好几十万一亩。开发商花那么高的价买下土地,为的是盖楼房挣更多的钱。我们把土地丢了,不等于把命根子给丢了吗?
罗汉平一腔热血兴冲冲而来,心里说我这是给他们带喜讯来了,谁知他们既不领情更不买账,话里还带着挖苦的意思,罗汉平不免有些难堪。可一想到自己的责任,想到能把这五兄弟迁出深山,做个模样,或许一些“钉子户”便能跟样下来,今后扶贫的压力就小多了,他的热情又高涨起来。他不厌其烦地耐着性子给他们做宣传,从省里的政策一直讲到县乡的安排;从搬出深山可以解决就医难、读书难讲到政府一定会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罗汉平还特意将新的移民安置点秋河坝的情形向他们做了介绍,包括秋河坝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发展前景等等,用尽量生动的语言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然而,任凭他说破了嘴,这五兄弟就跟泥塑的菩萨似的,不再开口,他们似乎要跟人较劲,以满腹的疑虑和一脸的冷漠,给了罗汉平兜头一盆冷水。
在十八排做了多次工作,可等到夏季已经过去,秋天满山红叶的时候,五兄弟的工作还没有做通,罗汉平心里那份焦急和挫败感,是有生以来没有过的。
黄荔坑村民的想法
当然,也有出于满足现状不愿折腾不肯搬迁的,这部分人的情况与一般农民又有着区别。比如横峰县上坑源乡一个叫黄荔坑的村民小组。
这个小组的前身是一家国有林场,村民的身份原本是国家职工。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原先的国有林场经过改制,成为和农村一样的村级组织,职工也转换身份成为农民。但是一部分退休职工却进入了城镇社会保险系统,他们按照城镇退休职工的标准每月拿固定的养老保险,虽然数额不多,在山区里,自己种点菜,养点鸡呀猪什么的,吃水、烧柴都不用花钱,生活成本很低。山里空气清新,没有集镇的喧闹,也没有许多的人事纠葛,对于已经习惯了清净生活的退休老人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安享晚年的的伊甸园,他们甚至做好长眠于此的心理准备。当上级下达移民搬迁的通知时,大多数老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摇头。
老人们当然不会像中青年人那样,对于乡村干部作出激烈的反应,说出过激的话来。他们长期的生命中,早已养成了对党和政府听从与服膺的习惯。但他们也会从自身的利益去权衡今后的命运。这不,当乡党委委员郑礼良来到黄荔坑小组做移民动员时,老人们说出的话都很客气,但他们的意志也同样很坚决。
郑礼良说,移民搬迁,是党和政府对山区百姓的关心,希望能帮助你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老林业工人说,郑主任,你说我们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需要什么日子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林场改制,我们享受了和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每个月有500多块钱,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安逸得很,我们知足了,满意了,我们不需要什么别的期待了。
郑礼良说,老人家,话不是这么说。虽然改革开放,我们山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你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这还不够啊。跟人家县城里比一比,跟山下的百姓比一比,这山区里毕竟还很落后,各个方面设施都不够完善……
没等他说完,老人们七嘴八舌反驳开了。他们说,郑领导(山里百姓对上面来的工作人员,无论什么身份,他们不是叫主任,就是叫领导,他们觉得,这样叫,反正不会叫错,不会因为职务叫不准而弄得人家不高兴),我们山里人,又都上了年纪,对于如今的变化知道得不多。可我们记得过去的老话。老话不是说吗,人比人,气死人。我们一辈子都住在山里,在山里砍树、栽树,在山里种田养猪。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山上也搞农业学大寨,把这山上树都砍光了,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苦。后来搞改革,多种经营,我们的收入增加了,我们已经很感谢党和政府了。现在我们拿着养老金,过着习惯而悠闲的日子,没必要去和什么县城啊,集镇啊的人比。他们有他们的好,我们有我们的好,他们能呼吸到我们这山上的空气吗?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吗?听说城里人吃的肉叫什么“健美猪”、“闪光猪”,哎呀呀,那叫什么名堂嘛,那样的猪,不是怪物吗,那哪里敢让人吃呢?再说,设施,设施再好对我们老人家也没多大用……
郑良礼说,不对,怎么会没用呢?比如医院条件就比这山上好,万一你们身体不舒服了,要治疗甚至要抢救……
郑良礼也是急不择言,话说快了,这一句“要抢救”把老人们说得有些不高兴了,老人们说,哎呀呀,郑领导,你这话说得也太过了。你看我们这身体,都还健康得很呢,这都是每天走山路、劳动锻炼,还有呼吸新鲜空气的结果。我们要是搬到山下,山下这设施那设施,哪里比得上我们这里的环境?没有好环境,也就没有好心情,设施再好有什么益?万一我们身体不行了,要见马克思了,我们不会麻烦你郑领导的,我们还希望死了埋在这山上,守着这住了一辈子的青山,守着一帮老弟兄呢!
郑良礼长期做基层工作,与农民打交道时间不短,懂政策,也懂农民心理,很善于做说服、调解工作,可是,没想到却被这些老人围住,左一句右一句地噎得不好应对。当然,既然是上级统一的政策,这些老人的工作还要继续做,可是,怎样动员他们搬出深山,他一时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
还有就是,移民迁入地的百姓中也有阻力。在好几个地方,都曾经出现过不肯让土地给移民,拒绝让移民搬迁的车辆进村甚至与外来移民发生纠纷、打斗的事件。还有的地方,已经迁出的移民又背着干部,偷偷搬回山区老家。他们觉得,在外面自己是一棵漂浮的草,回到家,哪怕家里再穷,好歹自己的根在这儿。即便家里的土很瘠薄,自己长不成参天大树,长成一根荆棘,也比在外漂浮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