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一天的凌晨4时50分,黎川县洵口镇下湾村村民正在熟睡,村后4000多方的土石从40多米高的山坡上急速下滑,掩埋民房4栋。
邻居前去抢救,山体再次下滑。两次滑坡造成9人死亡,4人重伤。
山坑村,是横峰县坪溪乡下面的一个村民小组。这个村离乡政府有25华里,离村委会也有5华里。从外面进山坑不通公路,全部是崎岖的黄泥路。山坑村岭下居民点5户人家,房子全部建在山沟旁,屋背是山岭,屋前是濠沟。那一年端午刚过的5月初六,下了一天大雨,引起山洪暴发。山上泥石流滚滚而下,把一个个山沟全部填满了,5户人家的房子全部被冲垮,家里的所有东西包括粮食、猪、牛什么的全部被冲走。后来,这里的5户人家,有2户设法迁走了,有3户人家没办法,在离沟稍远一点的地方又建了房子。但每逢下雨的时候,就惊心胆战,生怕悲剧重演。
上坑源乡江家村小组江胜贵谈起这种情况感慨不尽。他说他家里的房子也多次受到过地质灾害的影响。1998年,家里的房子就倒过一次,后来用石头重新砌起来,又被冲倒。他几乎每年都要修房子。“山上就这么一点平地,想建新房子都找不到地方,遇到灾害,房子受到破坏,只好不断地翻修”。
女孩桂东霞一生难忘的噩梦
年仅13岁的女孩桂东霞,家住修水县东津水电厂的库区。那里有层峦叠障的山峰,有碧波荡漾的湖水,但是,对于小东霞来说,这些美丽的风景,却成为了她上学路上的一道道拦路虎。每次,小东霞都要走上3个小时的山路,再坐3个小时的船,才能来到程坊乡的中心小学。
那天上午在学校,小东霞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太阳出来时惨白惨白的,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树叶耷拉着,一动不动的。坐在蒸笼般的教室里,小东霞紧张地听老师布置小学最后的暑假作业,脸上的汗,不时地顺着头发滴下来,她顺手拿起一本作业本,想摇出点风来,却被老师严厉的眼神吓到了,赶紧坐正了。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小东霞拎起自己简单的行李,撒腿就往水库码头边跑。她知道上午还有一班渡船,如果快的话,她下午3、4点,就可以赶回家。要是没赶上这一班,坐下一班的话,她就又得赶夜路了。
码头边,一艘不大的木头船已经挤满了人,正准备离开。小东霞一边跑,一边叫喊,船老大这才把船停下来,让她挤上了船。船上的人超出了小东霞的想像,几乎比平时要多出一倍,她拖着行李,从人群中往船舱中间钻,总算找到了一个空荡点的角落。她特别怕害站在船边,摇摇晃晃的船,总让她有种眩晕的感觉。
天气很闷热,幸亏船在水上行驶,微微的风穿过人群,在空气中飘荡,让满头大汗的小东霞感觉到了一些凉意。她把行李放在船上,蹲坐在一旁,在轰隆隆的机鸣声和渡船摇篮般的前进中,居然慢慢地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喀喇”一声炸雷,把小东霞给惊得跳了起来。她睁开眼,发现刚才还好好的天突然黑成了一块幕布,强劲的风从湖面刮过,带着水汽,顿时让人感受到阵阵寒意,渡船也开始颠簸起来。小东霞惊恐看着周边的人,只见大家一脸紧张地看着船老大,巴不得早点赶到码头。
不一会儿,一阵乌云从西边袭来,湖面上的风突然大了,船开始摇摆不定,船老大急得跳脚,可是却仍然控制不住。豆大的雨粒从空中砸下来,船上的人拿起身边能避雨的东西往身上披。小东霞惊恐无助地看着大人们,把自己的一包衣服顶在头上,可是很快就全身湿透了。
风更大了,雨更密了,船舱里很快积起了过脚深的水,船越来越重,速度也越来越慢。船老大扔过来几个脸盆,让船上的人舀水出去。男人们接过盆,拚命地舀水,却无济于事,慌乱中船身开始倾斜。船老大这才开始给每个人发救生衣,小东霞靠近驾驶舱,船老大见她是小孩,赶紧帮她穿上。在一片惊叫和呼救声中,不到几分钟,船身完全没入水中。小东霞也落入水里。
等她醒来时,已经躺在另外一艘船上。原来,这艘船正好从旁边经过,见到渡船沉没,赶紧过来施救,落水的大部分人都被救上了船,但还是有两个人沉入湖底,不见了踪影……
从这以后,父亲作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为了女儿的安全,不再让她上学——那惨白的水面吞噬的生命,成为父亲,也成为小东霞一生难忘的噩梦!
不光是小东霞,在万安库区的棉津乡石角湾村,也时常发生类似的悲剧。
石角湾村三面环水,背靠陡山,无陆路与外界通行,村里群众出行只得靠竹伐渡江,村里曾多次发生过竹伐渡江淹死人的事情。碧绿的水、温柔的水,就这样不经意间闪烁出死神魔眼的绿光,让人睹之色变……
佛手瓜救命
21世纪是人类向外太空探索和发展的科学昌明时代,然而,在江西的一些偏远的山村,如果去除掉电力,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形态与古时候的人无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原始的耕作方法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活。说一句难听的话,这里的人们能够保障的只有最基本的生存权,其他的则无从谈及。而在某些时候,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受到了自然的严酷挑战。曾经发生在兴国县移民户陈大发一家八口身上靠佛手瓜救命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陈大发所在的兴国县均村乡位于县境最西端,距县城32公里,与吉安市的万安、泰和两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苏维埃时期是扬殷县城所在地。既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又是少数民族畲族散居乡,是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
均村全乡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8.7万亩,其中山地占了20.6万亩。全乡以山为主,海拔高度最高点达1161.5米,而坪源村的石坝小组就位于均村乡海拔最高处的崇山峻岭当中。
要到石坝小组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10年深秋的一天,笔者为了感受一下这个现在在全省小有名气的移民迁出地,其生存条件和环境到底有多艰苦,决定亲自到石坝小组走一趟。
那是一个美丽的秋天。深碧如洗的天空几乎看不到云彩,空气中弥漫着山区特有的清甜,那是山里各种野果成熟后飘出来的香气,轻轻一吸,便沁人肺腑。笔者从均村乡政府所在地出发,乘坐一部越野车,在极其简易的乡村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坪源村委会所在地。坪源村坐落在群山环抱当中,四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偶尔有些黄褐和深红、浅红的树木点缀其中,仿佛中国古代的丹青,别有一番如妆的风味。
坪源村党支部书记告诉笔者,他们村有村小组16个,1841人,散落在15平方公里的大山之中。全村有山地面积21750多亩,盛产林木、毛竹,其中油茶林10000多亩,脐橙面积200多亩,耕地面积却只有680多亩。我们要去的石坝小组离坪源村委会最远,海拔也最高。不但汽车子不能上去,就是摩托车也无法通行,全部是崎岖的羊肠小道,只能步行前往。
又走了将近4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才最后到达目的地——石坝小组。由于原来住在这里的村民都已经搬走了,因此,当笔者走进村里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到处是破旧、低矮、东倒西歪的房屋。有些房屋前面已经长满了齐腰深的蒿草,掩住了门前的小路。不过,有些房屋还是保护得比较好,还残存着几许人迹。为我们做向导的坪源村一位村干部说,有些移民虽然移出去了,但还经常到这里经营自己的山林,把老屋当作自己生产时的落脚点,所以还保留了几分“人气”。
这位村干部还说,其实石坝小组的村民并不是全部住在一起,离这里2公里外的高山上,还有一户人家。笔者闻听,恳请他带着我们到那里看一看。没想到,在那所几乎与世隔绝的山顶上,还真有一所房子,而且巧合的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故事的主人公——陈大发。他这几天在山上采摘油茶籽,就住在山上。
于是,深秋的午后,在这座土坯房前的一小块空地上,就着高山上还有点温暖的阳光,陈大发跟我们讲起了佛手瓜救命的故事。
我家原来跟石坝小组村民们住在一起。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山下的村民分田到户。但我们石坝小组全村100多人却没有一分水田,有的全部是林地,所以这里没有田分,就把林地给承包经营了。为了做工方便,我父亲决定把房子建到离自己家林地最近的地方,所以就从原来住的地方搬了出来,建起了这所房子。
陈大发说话的间隙,笔者起身察看了下四周的地形,发现这房子虽说离石坝小组只有2公里左右的距离,但从下面上来仅有一条羊肠小道,小道的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沟,一边是陡峭的笔直石壁,除此之外无路可行,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之霸气!房子座落在快到山顶的一块突出的平台上,背靠着山坡,其他三面是悬崖。陈大发家承包经营的200多亩林地,就分布在房子旁边的山上。
记者同志,如果不是离城镇太远,这山林还真是好啊。你看,那些树比正在发育的细伢子都长得好。那时,我家人的生活全部靠这200多亩山林。我们在山上种了竹子和油茶等经济林,春天和冬天挖竹笋,晒干后挑到山下去卖;秋天的时候,摘了油茶籽挑下山去榨油,然后再卖钱。靠卖竹笋、茶油,有时候也卖点竹子、木头,换点钱维持一家的生活。房前屋后,也开了点荒地种菜,还养了几只鸡、鸭、猪什么的,解决自己家的肉食,反正除了粮食要用钱买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
我爷娘就生了我一个儿子,剩下的都是女儿。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的姐姐和妹妹们先后出嫁了,我也娶了媳妇,生了3个孩子。到2000年的时候,我家共有八口人:我奶奶、我父母、我们两口子和三个孩子。
说起2000年那件事,至今都让我害怕。那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12月就开始下雪。我们这里海拔很高,山上的温度一般比山下要低8度左右,所以特别容易冷。
那次下雪之前也没什么征兆,前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温度也蛮高,就是昼夜温差大一些。那些天我带着家里人忙着在山上摘油茶籽,那一年的油茶大丰收,结的油茶籽非常多,一家人忙了半个月还没摘完。
天气就在我们最忙的那些天突然变了,真是风云突变啊!先是太阳没有了,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又过了一天,突然又刮起了大风。那风可真是大,差点揭掉了我家屋顶上的瓦。第二天的风虽然小了些,可天上的乌云还是很厚。天出奇的冷,我们在厅堂里烧上火堆也没用,还是冷得直哆嗦。后来没办法,一家人窝在床上不起来,一天只吃两餐饭,一边盼着天气回晴。
可是等到第3天早上,我们起来一看,全都傻了眼。外面一片雪白!大雪封住了大门。地上、树上,到处是很厚的雪,一些竹子、杉树和油茶树被雪压折了,倒伏在地。只要有水的地方全部冻成了冰,更可怕的是天老爷还没下够,好象扔棉花一样地扔着雪片,看那样子,一时半会不得停。
开始,我们也没太在意。山上下雪的日子不少,每个冬天,其实大大小小总会下点雪的。我们也有雪天生活的经验,只要尽量减少外出,家里的生活还是可以维持的。
谁知道,这天下午,老婆突然在厨房里大叫起来。我跑过去一看,才知道可能是前些天忙着摘油茶籽,也没有注意到家里的米缸里到底还有多少米。结果老婆下午煮饭时才发现,米缸里竟然只剩下不到10斤米,而我们一家8口人,一天就要吃到3、4斤米。这10斤米只能吃两、三天,如果老天继续下雪,那什么时候才能下山去买米呢?
这场大雪连续下了整整3天。根据以往的经验,大雪封山怎么也得十天半月的才能走动,看着米缸里越来越少的米,我一边嘱咐老婆尽量控制每天的用量,一边要她把家里能够填肚子的东西全部收拢来。结果发现除了20多斤红薯外,只有一些香菇、木耳什么的,都是不能当饭吃的东西,这可急坏了大家。
从第二天开始,我老婆开始做红薯丝稀饭。可到了10天后,这红薯丝煮饭也不能维持了。眼看着就要断粮,偏偏大雪把唯一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给封住了,根本就不可能下山去,全家老少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和老婆一夜没有歇落店。
第11天,我早上起来,到厨房里的米缸里一看,只剩下不足1斤的米,而红薯只剩下3、5个了,还不到3斤的样子。这样下去,一家人岂不是要饿死在这山上?打开门,看到门外的雪,没有一点要化的迹象。虽然天气好像在转晴,但没有3、5天,肯定不得化。我心里急得直冒火,野兽一般在屋里打转转。
怎么办,怎么办?我一急,把自己转到了屋外,我在屋前的院子里踱来踱去,一副狗急跳墙的样子,可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我抓脑盖壳的时候,突然间,我的眼前一亮,我想起北面院墙上的几株佛手瓜结了不少果实,当时虽然被雪埋了,但不至于烂掉,瓜应该还在那里。我赶紧走到屋角,扒开积雪一看,我的老天爷,里头居然大大小小的结了3、4十个佛手瓜!
我心头大喜,赶忙大叫起来:老婆,我们有得救了!赶紧出来摘瓜吧!
老婆一听,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看到这些瓜,也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们飞快把这些瓜摘了下来,一古脑儿全搬进了灶下。
大雪在5天之后才开始化。这5、6天里,我一家8口人就靠那几十个佛手瓜,解决了肚子问题。如果没有那些佛手瓜,估计你们今天也见不到我们了,早饿得骨头打鼓了!
回忆起那段亲历的险情,50多岁的陈大发似乎很平静,然而,他眼睛的深处分明藏着几分后怕,那是人类对自然的恐惧。这种恐惧,对于山外的芸芸众生来说,因为有现代文明的庇护,已经很难得有感受的机会,而对于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来说,却如影随形,因为他们的生活与莫测的大自然息息相关,且无处可逃,衍生出几分敬畏与恐惧也就自然而然了!
2002年春天的泪水
2002年的春节刚过,江南大地还没有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江西省委副书记步正发便带着省委政研室主任黄鹤、省民政厅副厅长裘强、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郑宗文、省纪委常委徐必鸿,驱车前往修水县,从事下基层调研活动。
2月12日,修水县委、县政府召开汇报会,向步正发副书记汇报。汇报中,时任修水县县委书记的魏宏彬重点介绍了修水实行移民扶贫的做法,让步正发副书记感觉眼前一亮。
“你们怎么想到要搞移民扶贫?你把它的来龙去脉给我们讲一讲。”
“说起来可就话长了!”
魏宏彬放下原来准备好的汇报稿,开始讲起修水县的特殊情况。
“修水县扶贫,工作难度、扶贫成本,比起平原地区来,不知道要难多少倍。首先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就远远高于平原地区。比如修一条路,平原地区只要10万,我们有可能就要40万乃至50万,有时候可能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