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单位欢迎的员工
6737400000026

第26章 附录(1)

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思考与行动,将差距作为相互沟通的连接点,那么就会得到对方的尊重与欢迎。

——〔美〕王乔·吉拉德

学习楷模

1.用心传送光和热的秦万璋

2007年1月16日,青海省湟源县大华供电营业所正式更名为秦万璋供电营业所。以个人名字命名供电营业所,这在青海省电力公司系统尚属首例。

这是缘于秦万璋对事业的无私奉献,20多年来,秦万璋不论是担任农村抄表员,还是当供电营业所所长,他始终爱岗敬业,为山村的电力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984年,因家境贫穷高中没念完便辍学在家务农的秦万璋,当上了村里的会计兼电工,从此,他就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凭借在生产一线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业务能力,1987年,他竞聘当上了巴燕乡农电站站长。当时,面对电费高,群众意见大等诸多问题,秦万璋果断采取由乡农电站直管到户的办法。一个有月后,2元的电费降到了0.5元,群众都拍手叫好。初试成功,他对全乡农电管理改革的信心更足了,不到一年,全乡实现了农电站“一管到底”,使电费降到了全县最低,并实现了全部月月结清。接着他又改造全乡的农电线路,使全乡的安全用电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西北电管局为此还在该乡农电站召开了现场交流会,而他本人也被青海省农电局评为整顿电价先进农电工。

2003年8月,县供电局正式任命秦万璋为大华供电所所长。几年来,大华所售电量连续保持了36%的增长速度,电费回收连年实现结零,大华供电所也获得西宁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先进班站、一流班站,“三星级供电营业所”等多种光荣称号。

多年来,秦万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6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2.为员工遮风挡雨的实干家陈国平

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的陈国平,从一线的一名普通技术员,通过多年的努力,一步步升到了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

永煤集团刚兼并洛阳轴承厂时,受计划体制影响,洛轴一些干部职工中存在着市场观念淡薄、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很多人对“煤黑子”前来重组没有信心。

为促使洛轴职工和领导转变观念,刚刚调任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陈国平憋着一股劲儿,他说:“作为外派干部,我一定要把永煤的精神在这里发扬光大。”

在洛轴的两年多时间里,陈国平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总是加班加点干工作,每天只睡4、5个小时。

永煤人“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激情工作、超越自我”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洛轴员工。永煤文化在那里逐步得到了认同和发展,员工们重新树立了信心,生产经营形势也逐步好转。2005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0%,职工收入增长了40%。

陈国平负责集团化工板块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所有选煤厂的运营。他每月的行车总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

在做聚甲醛项目时,由于聚甲醛属国外引进项目,受国家环境政策影响,环评影响报告书的审批非常困难。面对这项新工作,他用永煤人顽强拼搏的精神硬是感动了专家们。最后,只用了45天便拿到了政府批文。

陈国平的卓越表现,使他最终获得了全国十佳选煤厂厂长、开封市五一劳动奖章、濮阳市经济风云人物和特殊贡献奖等很多荣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陶醉,他说:“打开荣誉证书时让人兴奋,因为那是用汗水获得的,那是领导和群众对你的认可。合上荣誉证书时就要努力拼搏,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应如何努力和奉献。如果把自己夹在了荣誉证书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3.被职工称为自己人的全国劳模刘春和

作为一位企业家,刘春和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使一个无资金、无设备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硬是靠三双手,一杆秤,发展成平均年产值近一亿元的企业规模;作为一名领导,他把关爱员工同企业做强做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企业始终放在首要位置,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了一大批年轻人积极投身到国家工程建设的工作中,并作为新一代建筑精英先后被授予“全国水电系统先进生产(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建设企业优秀项目经理”等诸多荣誉称号。

创业之路

第一工程处的前身是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当时,刘春和仅带领一男一女两个待业青年,在没有资金和厂房的情况下,餐风露宿,同甘共苦,硬是靠着三个人的努力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就实现了每年50万元的销售收入。

作为水电职工的后代,他对水电建设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回收公司有了一定的家底后,他把目光瞄准了建大坝,建厂房,他要把光明带给千家万户。

1992年7月,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一举夺得黑龙江省莲花水电站主体土建工程全部七个标段合同,这一喜讯让刘春和极为振奋。他主动请缨,接受了面板堆石坝和拦污栅滑模施工任务。莲花水电站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大坝地处北纬45度附近,是我国在严寒地区的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面对困难,刘春和大胆启用专业技术人员,将懂经营善管理的专家和技术工人选进莲花水电站,专门成立了滑模突击队。为了保持保量地完成工程任务,刘春和和他的突击队在莲花工地刮起了一股“旋风”,掀起了大干的热潮。工地上突击队员们连班作业,24小时不下火线。

一次他的“腰痛”病犯了,痛得直不起腰来,被领导发现了,强令他去卫生所看病,可半个多小时后,他又重新出现在工地上,令在场的领导和工人十分感动,他们既心疼他,又不忍心再说他什么。

在这种精神的带动下,1997年,刘春和他所领导的集体被团中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2001年莲花水电站被评为国家建筑业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转战南北

刘春和深知,一个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承揽到更多的工程,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整个建筑市场是僧多粥少,只有把工程干好了,干出精品工程才能承揽到工程。莲花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和拦污栅滑模施工所取得的荣誉树立了第一工程处的形象,但这仅仅是开始。

为了承揽工程,刘春和一直把投标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优化投标工作环境,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投标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投标江西九江堤防工程时,刘春和一连一个多月走访有关部门,深入工地现场,了解掌握有关投标方面的情况,查阅有关的工程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西九江水利部门的很多领导、专家、技术人员都被被刘春和感动了,靠着执着和坚定的信念,靠着企业的信誉和良好的形象,靠着诚信和个人的魅力,第一工程处自1999年进入江西长江干堤加固整治建设市场以来,先后中标的工作量在1亿元以上。刘春和深知在长江上干工程,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他说,领导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出好队伍。有一次在工地上,他带领职工一连两天两夜奋战抢险,赶在洪峰到来之前加固大堤,受到了九江市城防指挥部的好评,他的工程队也被该指挥部誉为能打硬仗的“铁军”。

2002年3月2日,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日子。水电一局中标内蒙古自治区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合同总价55亿元。其中第一工程处承担的溢洪道工程和右副坝II标工程合同总价21亿元。建设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是造福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及嫩江两岸人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刘春和从一开始就告诉所有人员,质量第一,决不能搞豆腐渣工程。在他的组织下,第一工程处严格按规范规程施工。在施工的全过程狠抓责任和措施的落实工作。实行定点采购原材料,以便发生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责任追究。2004年9月15日,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

以身作责

第一工程处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严格管理,追求效益的历史。只有艰苦奋斗,没有严格管理不行。有了严格管理,还必须克服短期行为,立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说到艰苦奋斗,在水电第一工程局刘春和是出了名的。一提起他,人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这或许与他当年经营回收公司有关吧,一颗钉子掉在地上,他也要捡起来。处领导在工地就餐与职工一样在大食堂,出差不领补助费,陪客不抽招待烟。

领导的表率作用,带动了整个工程处,各项目部在机构设置上坚持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精兵简政,压缩非生产人员。工作中,从节约一点一滴做起,对已用过的纸张,全部装订成册,利用背面再次派上用场。工地上10厘米左右的钢筋头,比比皆是,职工们都一一拾起来,归类存放,以备后用。在作好节流工作的同时,第一工程处始终重视开源工作,积极作好工程设计修改和变更工作,增加工作量,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通过这项工作,第一工程处就增加工作量近千万元。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年来,刘春和下大力气抓了这方面的工作。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疾苦。平时和节假日一有时间就到职工家中嘘寒问暖。同时,大力做好人力资源的工作,通过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等来挽留优秀的人才。

他把那些在第一工程处工作的困难职工的子女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刘春和说,我们第一工程处的大门是向困难职工的子女敞开的。安排这些子女就业,不仅缓解了困难职工的生活压力,也稳定了职工队伍。过年的时候,人人都回家团圆,而刘春和却仍然在工地陪着没有回家的职工。哪个职工过生日,刘春和都记在心里。有一次,当一位水电子女吃到一份热气腾腾的生日饭时,感动得直掉热泪。有一位三十多岁的职工,家里有个长年有病的母亲,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一连几次介绍的对象都吹了,刘春和始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亲自张罗帮忙给他介绍对象。2005年春节,刘春和和处其他领导一起参加了这名职工的婚礼。他还带头倡议,实行领导干部包保困难户,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50元给困难职工遗属补贴,多年来从没有间断过。刘春和的点点滴滴都被职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00年,一位职工的女友家人给找了一份年薪相当于在处里3倍的工作,但是她选择了留下。她说,“我之所以不走,是因为刘处长是我们自己人。这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我们全体职工的期盼。”

刘春和为了留住人才,提高了在第一工程处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待遇,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他还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大胆启用德才兼备的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第一工程处35岁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已有4名同志走上副处级领导岗位。全处212名职工中,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就达98名,接近职工总数的一半。

刘春和还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在强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学习的同时,又以培训班的形式,开展了《A管理模式》培训,A管理模式就是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是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科学的权力分配系统。其模式的核心,是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通过培训,大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刘春和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劳模的高尚的品质和博大的胸怀,难得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带领他的200多人的施工队伍,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的优质工程项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面对这些,他只是当作一个新起点,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刘春和正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4.让大家温暖的环卫所清运班班长范文学

2007年3月26日,辽宁省鞍山市总工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市职工向范文学学习。这个聚光灯下的模范,是一个来自内蒙古林西县偏僻农村的农民工。

范文学,鞍山市铁西区环卫处永乐环卫所清运班班长,这个来自异乡的汉子,在原本陌生的城市整整流了13年辛勤的汗水,终于凝结成这个城市的一个闪亮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