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6727500000035

第35章 脆弱的价格联盟

现代的商家可谓精明,价格战多半是算计着老百姓捂着的钱袋,但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反而让老百姓得了实惠自己吃了亏。20世纪90年代的家电行业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外资企业的进入,各个行业的本土公司都面临着空前的冲击。在彩电行业,外资企业更是率先抢占了中国的大半边市常与此同时,中国的本土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振兴民族工业成为中国企业共同的梦想。1989年,长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发起彩电史上第一次价格战,“价格杀手”一出手就大有斩获,他的这一招让国产彩电夺回了从日本品牌中失去的部分失地。

到了1996年,长虹再一次在全国进行大规模降价,降价幅度一度达到30%。长虹的这股降价风暴顿时在彩电市场上掀起血雨腥风,国产彩电品牌随风跟进。康佳、TCL立即跟进,至此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正式打响。到1996年底,在全国的彩电市场上,长虹、康佳、TCL、熊猫等国产品牌已占到71.1%的市场份额,“洋强国弱”的格局被全面打破。与此同时,摧枯拉朽式的价格大战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由于过于强调市场份额,快速扩张,导致部分企业严重亏损,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就此退出:金星无光、牡丹花败、凯歌不响,从此销声匿迹。

1999年4月,长虹为扩大市场,突然宣布彩电降价,发起了第三次价格战,这给彩电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随即,康佳、TCL、创维达成默契,建立彩电联盟。直到4月20日下午,康佳仍表示不降价,但当晚康佳突然改变主意,搞得TCL、创维措手不及。4月24日,本来三方准备坐下来商讨降价后的进一步策略,结果又是康佳爽约,至此三方的攻守同盟即告破裂,价格战立刻蔓延开来。

如果说家电行业的前两次价格战是以树立民族品牌,振兴民族工业为目标的一场策略战,那么截至1996年底,国内的几家大的品牌就已经基本控制了70%的市场份额。巩固和维护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其利润应该是国内家电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但是以长虹为首发起的第三次价格战却不得不让人质疑:据统计,1996~2000年,彩电行业连续发生8次降价战斗,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彩电行业进入全面亏损。据有关部门测算,彩电价格战使国家损失147亿元;而一位彩电企业的老总则说,整个行业的实际损失最少200亿元。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对于扩大各自的市场其实并无多大帮助,反而削减了各自的利润。

价格战于人于己都不利,为什么家电厂商还乐此不疲呢?

我们用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分析来看:假设家电市场上现在只有两个竞争对手:长虹与康佳。他们面临的选择是降价或者不降价。如果长虹率先降价而康佳不降价,那么长虹会因为扩大了市场份额增加赢利100单位,康佳会因此而市场萎缩减少利润120单位。反之,如果康佳率先降价而长虹不降价,那么康佳会增加赢利100单位,长虹会减少120单位利润。如果两企业都降价,则都会减少80单位的利润;都不降价,就可以保持原来的销售利润。

运用我们在前面的矩阵分析,可以看出,“降价”是每个企业的优势策略:假定对方不降价,我降价可以增加100单位赢利,不降价可以增加0单位,故降价合算;假定对方降价,我降价会减少80单位利润,但是不降价会减少120单位利润,所以还是降价合算。因此,无论对方降价还是不降价,自己的最佳选择都是降价。

大家也许会想,如果这些企业联合维持价格不下降的话,共同的利润岂不是更高?现实中,这些企业也在努力突破困境争取合作。2000年6月9日,TCL、海信、创维、厦华、乐华、金星、熊猫等九家彩电企业“歃血为盟”,召开了第一次具有“垄断”意味的彩电联盟峰会,实际上就是形成了一个价格联盟。结果到联盟的协议生效之时,大多数彩电商家仍然继续降价,使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当年8月,为了响应长虹,康佳在全国范围降价20%,撕毁本无约束力的联盟协议,价格联盟宣告破产。

博弈智慧

在商场上,价格战是典型的囚徒困境现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无论家电还是食品行业,我们周围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接一场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