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散人才聚,对采人才散——这是真理。
随着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身死东城,四年多来的楚汉相争终于落幕,天下复归一统。汉王刘邦跟着即皇帝之位,是为汉高祖。
汉高祖对列侯诸将们说:
“我之所以得天下,而项氏之所以失天下,到底是什么缘故呢?你们不要有所忌讳,谈谈你们的看法。”
高起、王陵说:
“陛下为人轻慢无礼,而项羽则恭仁爱士。可是陛下使人攻城略地,能将战胜所得的土地、财宝分赏部属,此所谓能与天下同利。反之,项羽妒贤嫉能,战胜不与人分功,得地不与人分利;对有才能的人猜忌而不加重用,对有功的人加以迫害,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说得不错,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论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使粮运不绝于道,我不如萧何;至于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则远远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杰啊!而我能任用这三人,这才是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反观项羽连一个忠诚又有智慧的范增都不能信任、重用,这便是他最后败在我手下的缘故啊!”
刘邦的成功不在他会打仗,而在他会用人才。
虽然刘邦的说法在肯定韩信、萧何及张良,但话归根本,还是人才的问题——如果不是刘邦会用人才,他能得到这三个人,而且这三个人还愿意卖命吗?
知何用人才?高起、王陵的说法不代表刘邦的想法,但却是被领导者的观点及心声,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及务实性。也就是说,刘邦能与天下同利,所以部属愿意卖命!拼命打了胜仗,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打这种仗有什么意思呢?人不为名就是为利,哪个谋士、武将不是为了功名而投身军旅呢?
当然如何运用各个人才的特长,并把这些人才的特长集合成强大的力量也是一门学问,刘邦在这一方面有极为突出的表现,但不管怎么用,关键中的关键还在于功名!没有功名作为基础和背景,一切都是虚空的!
刘邦就是善于用功名驱使部属,而部属也乐于为他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