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大海和它的居民们
6704100000019

第19章 潮水的永恒力量

来到海边,一望无际的大海尽收眼底。海上白帆点点,风吹动着海面涌起一层层波澜,此起彼伏。水波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粼粼波光。但有时候,我们看海面很平静,其实,在海底下,是我们看不到的波涛汹涌。

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退潮时,海水悄然退去,露出一片海滩。古书上说:“大海之水,朝生为潮,夕生为汐。”

山姆教授去过许多地方,连云港、青海、北京、烟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去看钱塘江大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

那情景真是壮观啊,人山人海,很多电视台都直播呢!

那么,潮汐是怎样产生的呢?

古时候,很多有智慧的人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假想。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他猜想这是由于地下岩穴中的振动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古代有个人叫余道安,他在《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写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他们都指出了潮汐与月球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

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涨潮了,海里的小生物都被冲到岸上。潮水落下去后,人们就能捡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海水与航海的关系最重要。在茫茫大海上,当然感觉不到潮水涨退,但是轮船接近岸边的时候,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很多港口中,大量海水因潮水的影响而移动,造成强力的海流。如果潮流太强,连最大的轮船也要等到最适当的时间,才能进出港口。因此,有些巨轮驶往或离开纽约市的时候,常要在水上漂浮等候一段时间。

有些大的海湾,因为进口狭窄,潮流异常汹涌,不再水势缓慢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航行。例如,格陵兰的桑德斯特罗海峡,表面看起来平静可爱,但狭窄的进口当中,凸出一个小岛,叫做西缪塔克,爱斯基摩语的意思是塞子或瓶塞。事实上这个海峡像个大瓶子,装满水后又会把水倒出,西缪塔克岛像个赛不住瓶口的软木塞。潮水涌进涌出,犹如汹涌的河流。海峡里大量的海水每天都要吞吐两次。以前,爱斯基摩人的皮制轻舟,每天只有两次各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穿越海峡的湍急海流。现在,即使驾驶马力很大的汽艇也要特别谨慎。否则,遇到8~10海里的海流,就会失去控制,被水冲走。

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同样的情况,而且不一定在海湾里出现。总之,在任何狭窄的水道中航行时,如果遇上海潮和大风,就可能发生危险。

但是,山姆教授要说的是,这并不是说潮水对人类一点好处也没有。

潮汐这一大自然奇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且对航海、渔业、盐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潮汐还可以用来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即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有人计算过,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大约为27亿千瓦,如全部转化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度。潮汐能不仅无污染,而且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这些再生能源相比还有其优势,潮汐能可以不间断地发电,而海浪能、风能、太阳能在较大程度上受气候的影响。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研究的课题。

潮汐流能设备对环境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一个百万千瓦的潮汐能涡轮发电机比一个百万千瓦的风能涡轮发电机体积小很多。因此,它所耗费的材料也就少得多,对海里生物的影响也会大大减小。而且,发电机是完全浸没在海水里的,海面上根本见不到,不会对景观和航运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