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与父亲同在县法院工作的秦继停薪留职去深圳经商。近来秦继生意亏了本,不得不回家来求母亲帮他筹钱。秦继回来的当天晚上,一支烟还没抽一半,他母亲就把装着100万元现金的钱袋递到了他手中。
“钱的事,我爸知不知道?”秦继问。
“你尽管放心,这钱与你爸没丝毫关联。你是我儿,妈不瞒你。你爸在法院任‘一把手’的这十来年里,那些打官司的原告被告,十有七八要求你爸相帮。可你爸是出了名的活包公,谁敢去求他?他们只得到家里来求我。妈心肠软,经不住三句好话,就把人家送来的钱财收了下来。不是你妈贪心,是不收不行——不收咱就把人给得罪了。别的地方的情况咱不清楚,可咱这里压根儿就没人相信当官的不敛财。不过你妈做事不但有分寸,而且认真、小心。来人的姓名、案由我都写了下来,然后还要安慰人家说,你求办的事,我一定会给我家老头子打招呼的。你尽管放心。”
“你真给我爸打招呼了?”
“你妈脑子里又没进水,打什么招呼?法院领导的家属都曾立过不干预办案的保证,谁敢违反?更何况原告被告的钱财咱都收了,我叫你爸去关照哪一方?”
“你不给我爸说,结案后,人家不上门找你?”
“找。原告被告双方都会来找。但他们听了我的答复之后,就都会满意而去的。如果来人是原告方,当初他所求之事,无非是希望将被告从重处罚。如今若被告被判刑10年,我就说:‘按被告的罪行,一般只判5年以下徒刑,如今被判了10年,老头子已帮你出大力了。’如果来人是被告方,当初他所求之事,无非是希望能从轻发落。如今被告被判刑10年,我就说:‘按被告的罪行,一般都要判15年徒刑,如今只判了10年,老头子已帮你出大力了。’虽然这场官司是哪个审判长判的我都不知道,但案子的原告被告方听了我说的话,都会认为自己的钱没白花,都要打心眼儿里感激你爸哩。这就是说,你妈收的这些钱都是跟徇私枉法不沾边的干干净净的钱,都是纪检、反贪部门从来就不追不查的钱。今后你若需用钱,就尽管给你妈说。千万、万万我不敢说有,但几十万、几百万,你妈还是能拿出来的。”
秦继听罢此言,霍然站起,把手中的钱袋还给母亲,说:“既是这样,这钱我不要了!”
“孩子,你这是咋了?妈惹你生气了?”
秦继说:“妈,我终于想明白了。深圳那边的生意我不做了,你给我爸说说,叫他给组织部门打打招呼,让我尽快回法院上班吧。”
乍一看,这个法院的“一把手”似乎是一个包公。但仔细想想,他更像一个假包公。作者不下断语,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小说耐读之处就在这里。“一把手”的妻子,坐在家里就有人送来数额巨大的“干干净净的钱”。她手段的“高明”和儿子想尽快回法院上班的想法的急切,给读者留下了一个个深思之后都回答不了的问题。(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