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超越“中国威胁论”
6698300000003

第3章 东亚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增加中的来自东亚的中间投入

此前看到的东亚国家贸易层面上的相互依存的深度,也反映在生产层面上。为了从生产层面看一下东亚的相互依存关系,本书利用《亚洲国际产业关联表》(贸易振兴会·亚洲经济研究所)的资料来分析。

从1985年、1990年、1995年的资料来研究各国制造业中间投入的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变化,可以说:

第一,与国产产品相比,大部分国家有更多地投入进口产品的倾向。1985~1995年,马来西亚国产产品的投入率降低12个百分点以上,菲律宾降低9个百分点以上,泰国降低7个百分点以上,台湾地区降低6个百分点以上。

另外,来自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的中间产品投入率却上升了。这意味着各国的生产更多地依赖别国的中间产品,表示东亚区域内分工有了进展。以世界性的价格竞争激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为背景,出现了企业在东亚区域内构筑起分工体制,从区域内筹措便宜的中间产品的局面。此动向与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大也有关系。

第二,即使是中国,1990~1995年,来自亚洲各国的投入率也在上升。看一下1995年国产产品的投入率,在东亚各国中,中国是最高的。这有以下几个历史性的原因:在社会主义政策下,强调“自力更生”;考虑到国防上的原因,推进了“三线建设”(向内地疏散工厂、建设工厂);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推进国产化等。可以说,这与占中国GDP很高的制造业的分量和“自主完备型”产业构造的形成有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亚洲国家产业关联表》1985年、1995年绘制。

看一下1990~1995年的中国国产产品投入率,制造业整体从64.7%到62.0%,机械部门从64.5%到61.2%,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对外开放政策下,外资企业来华进一步发展,原材料、零部件等的进口增加,当地企业的海外筹资增加等。机械部门,来自日本的投入率从1990年的1.7%上升了2.2个百分点,达3.91%,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日本来说,正吸引着其零部件等中间产品的出口。

在运输机械部门,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投入率正在上升。随着日本及韩国汽车工厂的来华投资,来自两国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在增加。纤维部门,来自韩国的投入率从0.23%大幅升到1.64%。这是因为,中国国内衣料生产扩大,国内纤维生产跟不上;以及韩国衣料企业转产中国,韩国的对华纤维出口增加。石油产品部门来自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的投入率;橡胶产品部门来自泰国、马来西亚的投入率占比较大的比重。这可以理解为:中国工业化的进展,促进了ASEAN各国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三,在韩国和中国台湾,1985~1995年之间,来自中国的投入率大幅上升。投入产出面与中国关系的紧密化和从贸易结合度分析得来的结果相符合。如前所述,台湾地区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向中国大陆的生产转移进一步发展。向中国大陆转产,从劳动集约型的杂货、衣服等领域正变为电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外部设备等比较高度化的领域。

在华南的东莞,以台湾地区的企业为中心,正在形成计算机、计算机外部设备生产的集聚地。在中国生产的东西作为零部件、半成品出口,在台湾地区组装成最终产品。而且,根据1995年的资料,反映不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这一动向,但可以推测来自中国的投入率现在有了更进一步的增长。

第四,在除印度尼西亚外所有的国家中,来自日本的投入率上升。菲律宾上升了5个百分点以上,马来西亚上升了3个百分点以上,此外,即使在台湾地区,来自日本的投入率也上升了。这有两重意义:

一是表示东亚各国的支柱产业发展滞后。在台湾地区的机械部门,来自日本的投入率从1990年的7.79%上升到1995年的12.75%,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台湾地区在高精度、高品质的零部件、材料、生产设备方面对日本的依赖很大,这在解释对日贸易赤字的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以国产生产设备代替从日本进口产品的困难。

二是如实反映了日本对亚洲各国来说,承担着供给者的作用。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进行生产转移之中,尽管有言论说日本制造业基盘下沉,但有必要重新认识日本拥有制造高精度生产设备的技术力量这一事实。应该注重如何维持并提高该技术力量。

再来看一下各国制造业的生产诱发效果。所谓的生产诱发效果,表示一国某产业的最终需要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情况下,会诱发国内、国外多少单位的生产。制造业整体对国产品诱发效果较高的是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1995年中国最高,为2.39;第二位是日本,为2.15.可以说这是国产品投入率较高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东亚各国生产诱发效果方面,新加坡最高,马来西亚第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虽然对国内或本地区的生产诱发效果低,但对东亚各国的生产诱发效果却较高。在韩国和中国台湾,作为来自中国大陆投入率较高的结果,对中国大陆的生产诱发效果很大。

中国对亚洲各国的生产诱发效果与其他国家相比,一般来说比较小,但应注意到比1985年时已经大多了。而且,比较中国对东亚各国的生产诱发效果额与东亚各国对中国的生产诱发效果额,多数国家是前者要超过后者。这意味着,如果中国继续保持高增长,东亚各国从中国所受好处还会增大。

二、相互依存增强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

前面已经叙述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通过贸易、投资深化了经济关系。利用《亚洲国际产业关联表》,来简单地看一下生产层面上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关系。

199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来自台湾地区的投入率为0.33%,与1990年相比,上升了0.02个百分点。按部门来看,化学产品部门最高(为0.56),下面依次是运输机器部门(0.5);金属部门(0.44);机械部门(0.42);纤维部门(0.38);纸浆、纸、印刷部门(0.37)。化学制品最多,符合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从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的塑料、塑料制品出口增加的动向。作为整体来看,1995年的时候,中国大陆生产层面上台湾地区的比重不太大。机械部门来自台湾地区的投入率不如预想的那样高,这是因为: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投资激增是在1993年以后,随之而来的中间产品出口增加是在90年代以后。

台湾地区的生产方面,中国大陆占了多大比重呢?把同样的操作与台湾地区联系起来研究一下(但是关于来自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只能利用1995年的数据)。1995年,台湾地区制造业,整体上来自中国大陆的投入率为0.80%,超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在东亚仅次于日本、韩国。按部门来看,木材、木制品部门最高,为3.57%,以下依次是金属(1.58)、非金属(1.06)、机械(0.48)。其中机械部门,在东亚低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

拿出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机械部门,看一下哪方面的最终需要可以来诱发生产。在中国大陆,依赖国内需要的程度很高,为75.3%,然后是美国4.9%,日本3.6%。对台湾地区的最终需要的依存度仅仅是0.5%。对中国国内需要的依存度比日本还高,因为中国的生产压倒性地依赖国内需要。

与此相对,在台湾地区,对台湾区域内最终需要的依存度是21.3%,低于对美国的最终需要的依存度21.7%。其他亚洲国家为7.7%,日本为7.5%,对中国大陆最终需要的依存度为2.7%。对美国最终需要依存度较高,意味着台湾地区经济受美国景气变动的影响很大。

如果看一下1995年在中间投入及最终需要依存度两方面,就会明白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依存度要高于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依存度。但是随着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生产转移,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中间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长,可以推断台湾地区在中国大陆的投入产出比,从现在开始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生产方面的相互依存度除了在此叙述的以外,还有其他领域。看看台湾地区的电机、电子产品出口和从中国大陆进口电机、电子产品的动向,就会发现出口的增长率和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增长率完全是连动的。虽然此前曾禁止从中国大陆进口产品,但目前增长率连动表示,在中国大陆的生产正融入台湾地区的出口生产。例如,在计算机产业方面,台湾地区企业对产品开发、调配、生产、物流、销售都采取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从而建立起了一套一元管理系统,将其在东亚区域内的生产分工、资源配置等活动统一起来。而且,中国大陆已经被卷入全球化供应之中。也就是说,企业如果接到订货,在中国大陆设立的公司生产半成品(电源装置、FD驱动、CD-ROM 驱动等的产品),经由香港地区出口到台湾地区、美国。在台湾地区和美国,再往上面安装CPU(美国造)、其他零部件(台湾地区或其他东亚国家生产)形成最终产品,然后各自销往东亚或美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