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后危机时代:新趋势 新策略 新商机
6664200000017

第17章 美国式傲慢最终的苦果如此巨大

中国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间的事情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利益”二字。但中国古语又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一个个体为了利益而失去理智,可能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当一个行业为了利益而失去理智,则会给消费者整体带来伤害,甚至为整个民族带来道德风险;而当一个国家为了利益失去理智的时候,则会给本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全人类带来灾难。

然而,从辩证的角度看,人性中“利己”或“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与生俱来的,谁都无法更改。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正是这种“利己”或“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始动力,客观上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正是绝大多数个体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和奋斗,才以百川归海的合力,客观上推进着人类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一切方面的成长成熟,也增加着人类社会的总福利。但是,这一切利己行为之所以能推动社会正向发展,一个必要前提是:它们必须在一个约定俗成、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内活动。这个框架就是制度,在华尔街则是金融监管的法规。

有些令人意外的是,对于他人关怀的丧失,才是阻碍美国人解决当前那些紧迫问题的关键。或许听起来会让人感到有些迷惑,但正是为了保障自身利益,我们才更需要去关心他人的福祉,也只有这样,那些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重要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市场和政府力量可以被当作武器,来消除那些威胁到社会繁荣与幸福的因素。但是仅凭它们还远远不够。在为了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而受到扭曲的市场经济中,现在需要更多的合作而非竞争。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存在着大量缺陷,导致各类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除了企业和政府的介入,市民团体也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发挥道义职责,以确保这个神圣三角联盟的平衡与机能。政府腐败和企业游说势力或许是最明显的问题,但是诸如战争、贫困、地球环境的恶化、违反人权、教育困境、能源自主化、世界卫生,以及媒体的商业化等问题的解决,如果没有普通大众的直接参与,也终将一事无成。

道德规范的提升并不仅限于设法迫使政客们停止撒谎,商人们也不再欺诈,同样还意味着所有人在进行各种决策时都必须将道德因素包括在内。简而言之,所谓以德行事也就是正大光明,爱人如己。即便美国人在道德规范上并非十全十美,但是仍然希望我们能够就此话题进一步展开讨论,否则我就不得不在此停笔。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期待这个世界的状况得到改善之前,人类自身必须首先通过恪守道德准则,保持端正品行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如果对于公众利益缺乏正义感,那么就无法有效促进企业和政府恶劣行为的消除。除非大众能够关心他人和集体,否则各种问题会依旧肆虐。并且,民意代表和企业主管们如果不能树立坚定的道德责任感,那么任何解决方案都永远不可能真正付诸实施。

有些奇妙的是,如果大众能够听从道德的召唤,开始为公共利益而行动,那么这不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对于那些直接威胁到大众和他们家人的问题,比如对于养老计划的担忧,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需求,对于家人获得充分医疗保障的渴望,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对于世界正在日益沉沦的恐惧,都能得以消除。最重要的是,大众将会发现自己并非形单影只,而是这个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从而重新燃起对于自身的信心。他们的劳动、他们的理想,以及他们的生活将会重新充满意义。他们不再为房贷利率、最新时尚、流行音乐,以及刚刚发生的政治腐败丑闻而困扰,他们将会把精力投入那些已知解决途径的问题的解决行动上,而这将有益于我们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