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反问,可以平中出奇,一语中的,入木三分。
一机智型反问。
参考交谈情境和对象,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问对方,机智巧妙地表达反问者的观点、态度的倾向。
肖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首次公演,获得成功。结束时,肖伯纳走上舞台向观众致意。一个人喊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肖伯纳彬彬有礼地回答说:“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那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的演出吗?”肖伯纳的反问,引起全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
二幽默型反问。
有一位妈妈和儿子对话。妈妈:“你要哪个苹果?”儿子:“我要大的。”“你应该懂礼貌,要小的。”“妈妈,懂礼貌就得撒谎吗?”儿子在反问中,把礼貌与撒谎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事情扯在一起,既令人发笑,又令人有所领悟。
三讽刺性反问。
有这样一则故事:地主在半夜催长工说:“天亮了,还不起来干活?”长工说:“等我捉了虱子再去。”地主说:“天这么黑,能看见虱子吗?”长工说:“天这么黑,干活能看见吗?”长工的反问,迫使对手处于自打耳光的窘境。
四肯定型反问。
反问者以反问的语句直接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反问比正面回答更有力。
贞观十五年,唐王李世民问大臣:“守天下难不难?”大臣魏征回答说:“非常难。”李世民说:“我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又听从你们的批评意见,守天下还难吗?”魏征说:“古代的帝王,打天下的时候,能够注意用人和听从意见,一旦打下天下,只图安乐,不喜欢别人提意见,导致亡国,所以,圣人说:‘居安思危’,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能说守天下不难吗?”
五疑问型反问。
直接而公开地表示反问者的观点、倾向,以证明、推理、辩驳、抒情等手法对事物发表议论、评判。
1987年11月10日,《工人日报》以《这是一个什么会?》为标题,披露了在宁波某招待所召开的某会议的内容。从日程上看,为期5天的会议,只有半天安排正事,其余都是游览。作者问道:“国家三令五申不许借开会之机游玩,为什么仍会有这种不知被报纸披露过多少次的怪事呢?”
六抒情型反问。
这是揉进反问者情绪和感情倾向的反问形式。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宝钗见宝玉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扔下串子,起身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受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这段对话中的反问和动作描写,抒情性极为浓厚。
七悬念型反问。
这种反问,是为了引发提问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例如,张三问李四:“王五最近好吗?”李四说:“你问他?他出事了你不知道?”张三急切地问:“出了什么事?”
一句简单的问话,就勾起了对方的兴致,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此类方法尤其适用于对话人关系较密切。
八引语型反问。
引语的性质可分为引经与稽古两类。引经,就是引用权威性的或有说服力的话来证明;稽古,就是引用前人的事迹或历史故事来说明。
例如,一个新战士入伍后,练了一个月的射击,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他问班长:“我为什么打不中靶心?”班长说:“你知道一句俗语吗?——要想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战士立刻明白了。
九层递型反问。
层递型反问从层层深化的语气中使人加深对所叙事物的认识和印象,步步深入,可收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之效。《追求》杂志的内容介绍:“人人都追求进步,人人都追求幸福!但是,幸福在何处?真善美在哪里?怎么追求到?《追求》杂志将为您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