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6649000000024

第24章 发现不良行为时要批评

抽烟、喝酒、赌博、玩网游、看不健康的书刊、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在很多青少年身上都有表现。发现孩子染上了这些不良行为时,很多家长第一时间会觉得:完了,孩子学坏了,于是慌张、愤怒、冲动等情绪充斥着整个头脑,结果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往往变得不理智,甚至完全错误。幸运的是我并没有这么做,结果我把孩子从“陷阱中”上挽救回来。

——一位曾经成功阻止孩子学坏的父亲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许多诱惑和陷阱,孩子稍不注意就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变化是非常容易的,因此要经常与孩子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当发现孩子身上有不好的苗头时,要尽快找出问题症结,及时批评教育孩子。我教育孩子的亲身经验告诉我:预防孩子学坏,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纠正。

儿子杰杰上四年级。一天我听妻子说,杰杰近来下午放学回家都很晚,问他做什么去了,他一般都是说在同学家做作业。妻子对此深表怀疑,这事也引起了我的重视。

有一天下班较早,路过杰杰学校门口时,正好快到学校放学的时间。我灵机一动,心想:要守株待兔,观察一下杰杰放学都做什么去了。于是我把车停在校门口,坐在里面静静等候。

学校放学后,我看到杰杰背着书包和三个同学快步走出了校门,于是我开车跟了过去。跟了大概200米时,我发现杰杰和同学走进了学校附近的游戏厅。这一下,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杰杰竟然迷上了电子游戏机。

坐在车里,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到底该不该进去把杰杰揪出来呢?那样会不会让他颜面无存?如果不进去抓他个正着,给他来一个措手不及,他会改掉玩游戏的恶习吗?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对杰杰采取软化手段,因此,我开车回家了。

那天的傍晚显得格外漫长,我和妻子坐在客厅里商量如何对杰杰展开批评教育。晚上九点杰杰终于推开了家门。我平静地对杰杰说: “最近一段时间,你每天回家都比以往晚,你说在同学家做作业,可是爸爸今天路过你校门口时亲眼见到你进入了游戏厅,爸爸当时很想冲进去扇你几个耳光,可是爸爸没那么做。”

杰杰先是一惊,紧接着面露惶恐。接着我对杰杰说:“比起学习,或许你觉得打游戏更有意思,但是迷恋游戏会使你无心学习,天天想着打游戏,还要想着如何对爸爸妈妈隐瞒,这样上课的时候你漫不经心,放学后玩游戏时又提心吊胆,这样就会觉得压力很大。”

我的话似乎说到杰杰的心坎里了,眼睛不敢看我,却频频点头,嘴里说:“爸爸,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玩游戏了。”见杰杰知错,我拍着他的肩膀说:“爸爸妈妈和你来一个约定怎么样,只要你平时放学准时回家,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周末爸爸或妈妈抽一天时间陪你去玩电子游戏,让你玩个痛快,你觉得好不好?”杰杰没想到父母对他那么宽容,连连点头表示答应。

这次教育很成功,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杰杰真的远离了电子游戏。周末时,我们如约带着杰杰去玩游戏。我们还带杰杰到图书馆、新华书店,让他选择喜欢的书,然后给他买回家。渐渐地,我们把杰杰的兴趣引导到阅读上,他对电子游戏的兴趣变淡了。

生活中,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迷上了电玩,结果误了学习,影响了健康成长,甚至为了筹钱玩游戏,孩子去偷去抢,结果误入歧途。我家杰杰也误入了这条道,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这条道上还没走多远,就被我们拉回了健康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所使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寓批评于教导中,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真诚与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意识到玩电子游戏的危害。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与杰杰的沟通和交流,有意识地培养他看书学习的习惯。结果我们成功了。

有些家长可不这样对待学坏的孩子。当发现孩子不学好时,他们往往暴跳如雷,对孩子又打又骂,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几乎是怒吼、恐吓和威胁,让孩子感到不寒而栗。孩子表面上沉默不语,低头认错,态度诚恳,背地里却一如既往地学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孩子在父母的批评教育声中没有感受到爱,没有深刻意识到学坏的危害。而那声声恐吓给孩子带来的是不满,那句句威胁激起的是孩子挑衅的心理。

在日常的家教过程中,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常常使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讲话,如“你不要……”、“不能……”、“不准……”其实,每强调一次不能干的负面行为时,反而会加深孩子对这件不好的事的印象和兴趣。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不准玩电子游戏,不准抽烟,不准看黄色书刊……”孩子反而觉得更好奇,结果他去尝试了,发现蛮好玩的,于是就陷进去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尽可能温和地与孩子沟通,平心静气地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认清是非利害的关系,并相信孩子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远离不良的事件。另外,父母还应多引导孩子从事健康的活动,比如体育锻炼,艺术类活动如学音乐、学书法、绘画等,还可以引导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多向孩子表达关爱和信任,尽可能让孩子远离暴力和色情,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教子链接:

当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不要慌张,不要气愤,不要暴跳如雷,不要张口就骂,伸手就打。家长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克制,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平等商谈“学坏事件”,请尽量用关切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你继续那样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相信孩子的是非辨别能力;而不是用威胁的口气对孩子说:“如果你再……我就……”怀疑孩子会继续犯错。显然,这两种处理方式会存在本质的差别,也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