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6642500000041

第41章 一个革命志士的传奇

《牛虻》

背景说明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这个名字和她的作品在爱尔兰一直默默无闻,无人问津。但是,当她的小说《牛虻》跨出国界时,却拥有了世界范围的读者,牛虻也成为世界各国青年所衷心爱戴的形象。

伏尼契(1864—1960),出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1887年伏尼契学成后回到伦敦,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旅游了两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

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之后,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并翻译介绍了果戈理的作品。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这部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争过程。作品令人信服地描述了牛虻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牛虻这个资产阶级公子哥儿在黑暗现实的教训下觉醒,自觉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成长为一名坚强战士的人生历程。小说的主人公牛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志士,其形象已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突出的典型形象。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后来,伏尼契又创作了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

推荐版本:古绪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5.

名著概要

6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沓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勃尔顿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做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

蒙太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琼玛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敬仰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到发疯致死。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知识链接

牛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更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名家评述

牛虻为革命而牺牲,直面人生,坦荡无畏,他的精神完满了,人生也就完美了,显现了生命的悲壮之美。蒙太尼里的走向毁灭,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他的精神是残缺不堪的。作者刻画这一可悲的形象,同样对人生具有警示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牛虻》这部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从而把人们引向为崇高革命理想而奋斗的伟大道路。

——谢锦孍《对尊严失落的抗争——伏尼契〈牛虻〉解读》伏尼契笔下的牛虻之所以能够穿越时间的隧道,仍然保持着它的阅读新鲜感和多样性的解读意义,正是因为她所提供的牛虻是一个在成长中不断地进行着人格变化和重组的牛虻,他的内心世界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正是这种内心的冲突与矛盾以及这种冲突与矛盾的整合才使得牛虻的人格呈现出丰富多变又完整统一的复杂特征。

——袁晓松《牛虻人格结构的心理分析》

精彩推荐

以下是“牛虻”亚瑟被执行死刑之前写给琼玛的感情真挚的信,读之催人泪下。同时读者也可以从这封信中触摸到亚瑟崇高圣洁的灵魂。节选自《牛虻·尾声》。

“说到明早之事,我希望你和马提尼都清楚地理解,我是心满意足,非常快乐的,我不可能向命运之神要求更好的结局了。请你把我这番意思转告马提尼;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他会理解的。你看,亲爱的,我明白那些深陷在泥淖的家伙这么快就重新使出军事审判和秘密处置的手段来,实际上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转机,而使他们自己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还明白,如果你们留下来的人能够坚定不移地团结一致,给他们以猛烈的打击,你们定会取得伟大的成就!至于我,将怀着轻松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好像一个小学生放假回家一样。我已经做了我应做的工作,这次死刑判决就是我忠于职守的证明。他们要杀我,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一个人能够这样,还能有什么别的心愿呢?”

“不过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一个就要死的人是有权提点个人的心愿的。我的心愿就是要你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像一头发怒的野兽那样对待你,为什么迟迟不肯把旧怨一笔勾销。当然,你知道其中原委,我所以要告诉你,只不过是写这些字能给我以乐趣而已。我是爱你的,琼玛,当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穿一件花罩衫,围一个皱巴巴的胸褡,拖一条小辫子的时候,我就已经爱上了你;我现在还爱着你。你还记得那一天我吻了你的手,而你那样可怜巴巴地央求我‘请你以后不要这样’那件事吗?我知道那是一种不光彩的把戏;但你必须原谅我。现在,我又吻了这张纸上写你名字的地方。这样,我就吻过你两次,而两次都没得到你的允许。”

“就说这些了。别了,亲爱的。”

信的末尾没有签名,只有他们儿时读过的一首小诗:

“无论我活着

还是失去生命

都将是一只

快乐的牛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