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6642500000040

第40章 一个纯洁女子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

背景说明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他著称于世的“威塞克斯小说”中的一部力作。

托马斯·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文学的道路。1840年6月2日,哈代生于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文学生涯开始于诗歌,后因无缘发表,改为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计出无奈》问世于1871年。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1874)。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作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统治者》。

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他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开拓了道路。

推荐版本:郑大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名著概要

5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实际上,德伯老太与这古老的武士世家毫无渊源关系,她家是靠放高利贷起家的暴发户,从北方迁到这里,这个姓也是从博物馆里找来的。苔丝到她家后,德伯老太的儿子亚雷见苔丝长得漂亮,便装出一片好心,让苔丝在他家养鸡。3个月后,他奸污了苔丝。

苔丝失身之后,对亚雷极其鄙视和厌恶,她带着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回到父母身边,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她的受辱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同情,反而受到耻笑和指责。婴儿生下后不久就夭折了,痛苦不堪的苔丝决心改换环境,到南部一家牛奶厂做工。

在牛奶厂,她认识了26岁的安玑·克莱。克莱出生于富有的牧师家庭,却不肯秉承父兄旨意,继承牧师的衣钵,甘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来这里学习养牛的本领,以求自立。在劳动中,苔丝和克莱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当克莱父母提议他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结婚时,他断然拒绝了。而苔丝的思想却十分矛盾,她既对克莱正直的为人、自立的意志和对她的关怀有好感,又自叹失身于人,不配做他的妻子。但强烈的爱终于战胜了对往事的悔恨,她和克莱结了婚。

新婚之夜,苔丝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罪过”原原本本地告诉克莱。但当她讲完自己与亚雷的往事之后,貌似思想开通的克莱不仅没有原谅她,反而翻脸无情,只身远涉重洋到巴西去了,尽管他自己也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放荡地生活过。

被遗弃的苔丝心碎了。她孤独、悔恨、愤慨、绝望,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受屈辱和苦难。同时,她还抱着一线希望,盼着丈夫回心转意,回到自己身边。

一天,在苔丝去克莱家打听消息回来的途中,发现毁掉她贞操的亚雷居然成了牧师,满口仁义道德地正在布道。亚雷还纠缠苔丝,无耻地企图与她同居。苔丝又气又怕,随即给丈夫写了一封长信,恳求克莱迅速归来保护自己。

克莱在巴西贫病交加,也历尽磨难。他后悔当时抛弃苔丝的鲁莽行为,决定返回英国与苔丝言归于好。但这时苔丝家发生变故:父亲猝然去世,住屋被房主收回,全家栖身无所,生活无着落。在这困难关头,亚雷乘虚而入,用金钱诱逼苔丝和他同居。克莱的归来,犹如一把利刃,把苔丝从麻木浑噩的状态中刺醒。在绝望中,她亲手杀死了亚雷,追上克莱,他们在荒凉的原野里度过了几天逃亡的欢乐生活。最后在一个静谧的黎明,苔丝被捕,接着被判处绞刑。克莱遵照苔丝的遗愿,带着忏悔的心情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

知识链接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小说是指哈代创作的一系列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小说,而这些小说反映了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等问题的描写,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所以又被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代表作主要是《无名的裘德》和《德伯家的苔丝》。

2.苔丝悲剧的三大原因

苔丝生活在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时期,以亚雷为代表的国家机器和宗教是其悲剧的直接原因;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伦理观念是悲剧形成的第二个原因;苔丝性格上的软弱和神秘命运的作祟则是第三个原因。哈代将三种悲剧因素浑然天成地融合,创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形象。但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要是社会因素,这也是作家自觉展示的。

名家评述

哈代的悲剧小说是反映人生痛苦,探索生命意义的一种媒介和思想载体。哈代的悲剧主人公在同周围环境的接触中,经常发现自己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的身心经受住了巨大的痛苦。苔丝的痛苦产生于异己冷酷的环境对她的自然本性的压抑和摧残。她的美好理想在现实丑陋的社会环境中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姚金红《苔丝悲剧的现代解读》苔丝和她全家的痛苦遭遇,也正是英国成千上万个体农民走向贫穷、破产的真实写照。哈代就这样把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悲剧镶嵌在一个命运悲剧的框架之内。哈代曾说“悲剧可以在与宇宙中一切事务都相抵触的环境中发生,也可以在与人类社会相冲突的环境里产生”。他的人物悲剧就是人类与环境或社会政治体系之间的冲突和碰撞。

——徐建纲《〈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性表现探讨》

精彩推荐

以下节选自《德伯家的苔丝》第三十六章,讲述的是苔丝和克莱新婚之夜,苔丝终于鼓足勇气向克莱讲述自己以往的不幸遭遇后,克莱惊诧的反应。读者从中可以读出二人之间的关系的恶化和克莱对苔丝感情的消失。

她的样子看起来绝对纯洁。自然用它异想天开的诡计,在苔丝的脸上刻下一种处女的标志,克莱看着她,不禁目瞪口呆。

“苔丝!告诉我那不是真的!不,不是真的!”

“是真的!”

“句句属实?”

“句句属实。”

他带着哀求的神情看着她,仿佛他情愿从她的嘴里听到一句谎话,尽管明知道那是谎话,他还是希望借助诡辩的巧妙,把那句谎话当作有用的真话。但是,她只是重复说——

“是真的。”

“他还活着吗?”

“孩子死了。”

“但是那男人呢?”

“他还活着。”

克莱的脸上显露出最后的绝望。

“他在英国吗?”

“是的。”

他不知所以地走了几步。

“我的地位——是这样的,”他突然说。“我想——无论谁都会这样想——我放弃了所有的野心,不娶一个有社会地位、有财富、有教养的妻子,我想我就可以得到一个娇艳美丽、朴素纯洁的妻子了;可是——唉,我不会责备你了,我不会了。”

苔丝完全理解他的情形,所以剩下的话就不必说了。叫人痛苦的地方就在那儿;她明白无论哪方面他都吃了亏。

“克莱——我要是不知道你毕竟还有最后一条出路的话,我就不会答应同你结婚了;尽管我希望你不会——”

她的声音变得嘶哑了。

“最后一条出路?”

“我是说你可以摆脱我呀。你能够摆脱我呀。”

“怎么摆脱?”

“和我离婚呀。”

“天啦——你怎么这样简单呀!我怎么能同你离婚呀?”

“不能吗——现在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想我的自白就是你离婚的理由。”

“啊,苔丝——你太,太——孩子气了——太幼稚了——太浅薄了。我不知道怎样说你好啦。你不懂得法律——你不懂!”

“什么——你不能离婚?”

“我确实不能离婚。”

在她倾听的脸上立刻露出来一种羞愧混合着痛苦的神情。

“我以为你能够的——我以为你能够的,”她低声说。“啊,现在我明白我对你是多么的坏了!相信我——相信我,我向你发誓,我从来就没有想到你不能和我离婚!我曾经希望你不会和我离婚;可是我相信,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只要你打定了主意,你就可以把我抛开,根本不——不要爱我!”

“你错了,”他说。

满不在乎地看着他,“我完全是为你着想啊——我想这样你就可以摆脱我,得到自由,但是又不会落下离婚的骂名。要是为了我,我做梦也不会想到那个呀。不过,死在我自己的手里毕竟是太便宜了我。应该是你,被我毁了的丈夫来把我结果了。既然你已经无路可走了,如果你自己动手把我结果了,我觉得我会更加爱你的,如果我还能更加爱你的话。我觉得自己一钱不值了!又是你路上的巨大障碍!”

“别说啦!”

“好吧,既然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好啦。我绝没有反对你的意思。”他知道这话完全是对的。自从那个绝望的夜晚过去以后,她已经一点儿精神也没有了,所以不怕她再有什么鲁莽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