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成长必知的经济学定律
6638600000039

第39章 牢骚效应

——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这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在国外,有这样一家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实行了“一日厂长”制度,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做一天的厂长,并且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有着同样的权利。他可以处理日常事务,也可以批评或鼓励员工,但有一点必须做的就是,当一日厂长批评自己的员工时,要把自己的批评意见记录在案。这样每一位当过一日厂长的人都会将自己的不满和意见记录下来。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不满意见,在各部门传阅,使工厂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看到。而那些部门的领导就需要根据这些批评或不满的意见,来及时地纠正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工厂的凝聚力增强了,员工们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工厂的管理制度也日渐完善起来,而最令人高兴的当然还是工厂效益显著提高了。其实,这种一日厂长的制度,就是为了收集人们的不满和牢骚,以此来发现企业本身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工厂不但得到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员工们在这样可以说出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批评意见并被重视的情况下,其心情就会愉悦很多,工作热情和生产的积极性自然就会大大提高。如此看来,牢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就看你怎样对待牢骚了。

古人曾有诗云,牢骚太盛防肠断。可见,古人对于牢骚的理解也同我们现今大多数人一样,认为牢骚是不正确的,人不能总是发牢骚,而应该看到生活中开心和光明的一面。然而,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在长期实验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这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也就是说有人发牢骚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情。

其实,牢骚就是人们对某一方面不满后才产生的。那么既然有人不满意,这件事情肯定就有其不合理的地方,而一个人的牢骚才能将这种不合理暴露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最终将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加以改进。这样的结果无论对事情的本身还是对发牢骚的人,都是大有好处的。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压力是巨大的,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现状的不满或发发牢骚。

牢骚在企业里可以有如此的妙处,在生活中同样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就拿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来说,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一样的,因此有些家长就会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而不考虑你们孩子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总是听从父母的安排,你要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表达出来,引起父母的重视,从而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找回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同样,发发牢骚也是可以缓解学习压力的,只有把积郁在心中的不满说出来,才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才会轻松地踏上另一段路程。

也就是说,有时候发发牢骚对于增强进取心是有益的。因为发牢骚就表示对自己的现状、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想着还要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你就会去努力,去争取,从而取得不断的进步。

牢骚效应,虽然让我们看到的是发牢骚的好处,但我们在发牢骚时也有几点需要注意:发牢骚要适可而止,不能整日地牢骚满腹,令人生厌;更重要的就是不要只是发牢骚,而不去付诸行动,如果这样你的牢骚就成了一句句空话,而不会成为你上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