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涉职场的新人,常常一进入职场就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当有的人很快就谋得一份轻松而报酬丰厚的工作时,就开始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终身有靠了;有的人找到一份很辛苦却不赚钱的工作时,便开始怨天尤人,感叹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背景,而且运气不好,似乎全世界人都对不起他;有的人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发誓非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所以对现有的工作机会挑三拣四,迟迟没有参加工作;有的人则开始努力拉关系、走后门,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但结果却总是让他们失望。那么,初入职场的你,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呢?
1.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
拥有一份轻松、有发展前景、待遇好的工作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但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这样的好工作,甚至可以说没有,尤其是当人们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这样的机会更难遇到。这时,你就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可以说,第一份工作是我们人生的新起点,它往往影响着我们以后的人生路。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其重要性并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做和从中学会了什么。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的荣誉总裁罗伯特 ·苏亚雷斯刚到美国的时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专门站在广告插入机器前,将一份份广告夹入报纸内,每天工作 15个小时。虽然这只是一份临时工作,工作也很辛苦,但罗伯特认为这份工作给了自己一个至关重要的启示,这个启示影响了自己以后的整个职业生涯,那就是:没有什么收获是理所当然而不需要付出努力的。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水厂抹地板,虽然这份工作十分低微,但他打定主意要做一个最好的抹地板工人。结果因为他出色的工作表现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第二年他就被提拔为公司的副工头。最终,这位抹地板的工人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
可见,即使是名人,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也很可能是卑微的,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并从中学到了使他们受益终生的道理。所以,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很优越,那么你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你需要做的是继续努力,从中获得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处事方法、技术能力和机遇等有助于你的长期职业发展的要素。与这些相比,这时候的薪水往往是最不重要的。如果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卑微的,那么你没有什么可以自卑的,要知道,第一份工作虽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你永久的工作,它只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开端,而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取决于你自己,而不是这份工作。
2.不问喜欢不喜欢,只问应该不应该
小李和小邓大学毕业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只好应聘到一家酒店当服务员。这是他们进入职场以后的第一份工作。
由于是新人,没有工作经验,经理就将他们安排在最底层实习。小李被安排收拾桌椅,他每天都要把残羹剩饭倒掉,然后把碗盘收走,把满是油污的桌子擦干净,最后换上干净的桌布。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种耻辱。但是迫于生存压力,他不得不留下来苦熬日子,他打定主意一有机会就马上离开这里。由于他心思不在工作上,所以好多次因为桌子没有擦干净而被客人投诉。
在小李看来,他的工作已经够糟糕的了,但小邓的工作却比小李还糟糕,经理居然安排他到洗手间去当侍应生,工作内容是为客人递擦手布。他每天要在这个地方站 8个小时,而且要始终对客人笑脸相迎。但让小李感到奇怪的是,小邓并不反感这份工作,而且做得很开心,虽然他每天晚上都要比小李晚下班,但看起来小邓并不像小李那么累。
有一天,小李忍不住好奇地问小邓:“大学生就干这种工作,你难道不觉得委屈吗?”小邓笑笑说:“这只是我们现在的工作,我们不会永远做这样的工作的。而且如果我们连这么简单的工作都干不好,那我们还能干什么呢?”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小邓也不愿意一天到晚拿着毛巾站在马桶边等着递给客户,他怎么也微笑不起来,更不要说整天对人笑脸相迎了,他甚至一听到厕所内冲水的声音就感到反胃。
但过了一段时间,小邓不再这样想了,他意识到,虽然自己不喜欢眼前的这份工作,但如果这份工作做不好,那么自己将有可能从事一辈子这样的工作。于是,他决定把这份工作当成他人生中一个好的起点来做,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得到一份好工作。
从此,小邓的工作质量开始有了极大的提升: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呆呆地站立在门边等客人出来然后递上一块小手帕,每次看到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小孩进来时,他会主动去帮助他们,洗手间脏了而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的时候,他也会主动去做这些工作。
两个月过去了,小李和小邓的实习期也结束了。小李因为在工作中经常出错,被公司辞退了;而小邓却让经理很满意,他的认真、主动、负责深深地打动了经理。于是,经理把小邓调往客户部做经理助理,薪水也几乎上涨了两倍。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小邓的工作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涨。
小邓再次看到小李,是在自己去一家旅游公司谈合作计划的时候。当时小李站在大厅给客人打印、复印文件,而这正是小李最不喜欢做的工作。
小邓理想中的工作绝不是厕所的侍应生,然而正是这第一份低微的工作却给了小邓美好的前程,因为小邓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而小李总是嫌弃工作不理想,因而自暴自弃,对工作懈怠,以至于始终与理想的工作无缘。
其实,很多成功人士的第一份工作都不是很理想的,有的甚至是既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这些不理想甚至卑微的工作,却磨炼了他们的心志,培养了他们的毅力,教会了他们进取,让他们不断地完善起来,最终成长为某一个领域的高级人才。
3.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快乐工作”已成为现代职业人的新追求。在职场上,无论你是身处平凡的基层岗位,还是发号施令的上层管理层,“快乐工作”都是大家所共同追寻的新境界。
也许很多职场中人在抱怨自己平凡而单调的工作时,总是会向那些高雅时尚的白领、耀眼多金的明星以及日理万机的老板投以万分羡慕的目光。其实,并不是只有那些生活在闪光灯和别人注目下的人才是幸福的。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你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方式。
林旭大学时学的是化学专业,毕业整整一年都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后来他看网上开店做生意很流行,而且用这种方式做生意既不用交租金,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也比开实体店要小得多,于是林旭决定也开个网上小店卖衣服,体验一下自己创业的滋味。林旭的家人听说了他的这个决定以后都极力反对,他们觉得林旭上完大学去卖东西是不光彩的,但林旭还是下定决心要做出点成绩来。
虽然林旭是个男孩子,但他很喜欢看时尚杂志,而且对于服饰的搭配也很有研究,有时候他的女性朋友去买衣服的时候还会特意征询一下他的意见。作出了开网店的决定以后,林旭把平时在时尚杂志上看到的最新款式和搭配都熟记于心,并且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搭配服饰,渐渐地,林旭从原本只对时尚品牌一知半解,成了后来的时尚品牌通。接着,他就开始在北京城的各个商圈里“淘货”。起初他只是零星地淘些在杂志上见过的漂亮衣服,然后自己精心搭配,经过他的手搭配出来的衣服总能成为一件“艺术品”,然后,林旭就会给这些精心搭配过的衣服细心拍照,上传到网页上,并对每个网页都精心地进行装点修饰,最后再用一些极为煽情的广告语进行宣传。就这样,一件件漂亮而有吸引力的衣服包装出炉了,很多人一见到就爱不释手。在这份工作中,林旭感到很快乐,他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生意上。
久而久之,由于他店里的衣服进价较低,售价也公道实惠,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有的还通过他的网上小店成了朋友。他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店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他开始有了专门的供货商,商品的种类也由原来单纯的衣服逐渐发展到发饰、化妆品、装饰配件等十几个大类,几乎囊括了女孩追求的所有东西。现在林旭的网店已经经营快 3年了,每周他发往全国各地买家的货品就有几百件,当初最反对他开店的妈妈现在也时常帮助他做生意。
如果能够从工作中感觉到乐趣,那么即使是再烦琐再劳累的工作,你也会觉得开心。比如你手头有堆积如山的工作,如果你觉得做这些事情让你很有成就感,情绪高涨,你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是再轻松的工作也会被你视为累赘。林旭就是因为在工作中找到了乐趣,所以愿意努力去经营自己的小店,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不要以为别人比自己更快乐,不要以为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更有意义、更优越、更完美。其实很多时候,工作与工作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积极地看待工作,并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而有的人仅仅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选择,工作于他们而言毫无乐趣。
因此,一定要记住,要想获得成功,除了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工作之外,还要善于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使平凡的工作也充满乐趣。这样,才会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从工作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
案例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上善若水
潘刚,1970年出生于内蒙古,1992年 7月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伊利集团。2002年 7月,任职伊利集团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总经理,成为中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最年轻的总裁。2005年 6月股东大会上,得到流通股代表的全票支持,当选为董事,进而全票当选为伊利集团董事长,并兼任总裁。
从 1992年进入伊利集团,到 2005年成为伊利集团的董事长,潘刚仅仅用了 13年的时间,这如果是在一家小企业里,当然算不了什么。但在伊利这样的大型企业中,这样的速度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速度。那么,潘刚到底是凭借着什么实现了职场上的快速飞跃呢?
是伊利首先选择了我
20世纪 90年代初,服从分配是那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第一选择。
1992年,22岁的潘刚从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当上了一名工人。潘刚后来回忆说: “是伊利首先选择了我。” 2005年,年仅 35岁的潘刚正式升任为伊利集团董事长,而潘刚更是声称自己是“最了解伊利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潘刚之所以晋升得如此之快,完全是因为他运气好,才使得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成就了他从士兵到将军的化蝶。也可能正是如此,才使得潘刚的从商履历缺少一些传奇色彩,甚至显得有些平淡。
不愿“沟通”的质检员
19年前,当潘刚第一次走进伊利这个街道小厂时,他这个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是在车间里当一名操作工。当时,工作的环境十分不好,车间的地上几乎全是水,而潘刚却连一双雨鞋都买不起,只穿着一双薄薄的鞋。所以,一到了冬天,他的脚上就生满了冻疮。
虽然潘刚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人微言轻,但他还是大着胆子给领导提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领导看完了他的汇报后,决定采纳他的建议。结果,重新设计的管线让工人们省了很多力气。
很快,潘刚被提升为质检员。当时,他面对的是一个还不习惯于以质检来控制标准的行业。所以,当他公布质检的结果后,那些被点名的部门负责人纷纷找他“沟通”,希望他能重新检测,但潘刚的答案只有一个字——“不”。
机会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有人曾问过潘刚:“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潘刚毫不犹豫地回答:“机会。”而且,潘刚一直认为,机会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一面是重重险阻,另一面却是柳暗花明。然而,机会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捉摸不定的,有些人总是错过机会,有些人总是在等待机会,有些人却懂得创造机会。
1993年,伊利在金川筹建冰淇淋厂质检部时,条件艰苦,远离总部,没人愿意去,因为很多人对这个项目没有信心。但潘刚很清楚,如果他主动要求去,那么他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管理者,虽然有风险,但他想,大不了从头再来。于是,潘刚去了。
1996年,伊利在更偏远的地区收购一家倒闭的工厂,筹建矿泉水饮料公司,还是没人愿意去。这时,潘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是否要去开辟矿泉水这个新项目。如果不去,他的生活会比较稳定;如果去了,他收购的将是一个在当地已经倒闭的矿泉水厂,机器老旧不说,那家矿泉水又是在与世隔绝的深山里。结果,潘刚还是选择去了那家矿泉水厂,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而这一次,他又大获全胜。
这两次机会,其实不仅仅是属于潘刚的,也是属于别人的,只是别人不看好,而潘刚却抓住了。所以,有时候成功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抓住了一两次关键的机会就可以了。只是,这些看似陷阱的机会,如果换成你,你会抓住吗?
潘刚善于选择机会,这是谁都知道的,但他绝对不是投机者。潘刚认为,对机会把握的能力,源于不断地学习。
上善若水
2011年,是潘刚在伊利工作的第 19年,在总裁位置上的第 9年,在董事长位置上的第 6年。这一年,他刚好过不惑之年。这期间,伊利从一个初具现代企业制度的当地企业发展成比较国际化的大集团,由一个年产值百万元的小不点变成了今天年销售额超过 200亿的规模。
对于伊利这些年来的改变,潘刚用了三个字概括——不容易。然而,不知道是潘刚影响着伊利,还是伊利影响了潘刚,伊利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如潘刚的性格一样,不紧不慢,固执却又沉稳。为此,曾经有人希望他总结一下自己的管理风格,但潘刚却说还为时尚早,因此他更愿意说说自己的理念:“我十分欣赏‘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柔则至柔,刚则至刚,滋润万物,清洁自我。”同时,潘刚还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或许就是潘刚成功的秘诀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