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领导力新论
6583300000016

第16章 领导力的实现根本在于做好群众工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人类社会中每一项辉煌的成就,都是他们辛勤劳动和汗水的结晶。群众是领导者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领导力的实现根本在于动员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一、群众是领导活动的主体

谁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是一个关系到在领导活动实践中坚持什么样的历史观,同时也是领导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领导科学界多年来屡有争议,见智见仁,且结论常常大相径庭。

(一)领导活动是人民群众的活动

“领导者主体论”认为,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专司的活动”,所以,领导者当然是领导活动的主体。不错,在领导活动中,必然有“领导者的活动”,但这并不等于是“领导活动”,前者只不过是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国内外领导学研究理论认为,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群众性的实践活动,而非领导者或领导集团、领导阶层“孤家寡人”“专司”的活动。

早在189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已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而列宁在纪念19世纪俄国革命鼓动家赫尔岑的文章中高度评价了那些“革命家”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同时也明确地指出:赫尔岑称他们是“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但是,这还不是风暴本身”。“风暴是群众自身的运动”。毛泽东同志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评价湖南农民运动时就指出:孙中山革命40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做到了,“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在抗日战争期间则明确提出了“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作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这些论述无疑都十分清晰地告诉我们,领导活动是怎样的活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不仅把群众路线当成工作方法,而且把它规定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任何一种领导活动从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而根本不是什么“领导者专司的活动”。这不是我们的发现,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经验。“领导者主体论”者显然在这里犯了一个概念混淆的错误,把领导行为、“领导者的活动”当成了“领导活动”,而国内外领导学理论都一致地认为领导活动至少包括了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环境三个要素。

(二)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与群众是双向互动关系

领导者与群众在领导活动中,前者处于领导的位置,后者则处于被领导的位置。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关系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被动关系,也不反映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领导权威的建立一般的是以一方服从为前提的,但是领导活动的开展并不是绝对、完全、简单地以“被领导者”的服从为前提的。

第一,在阶级社会中,领导首先都体现为阶级的领导,并不体现为个人的领导。不管领导者是怎样高超的人物,他在领导活动中必须代表他所从属的那个阶级,而不是这个阶级从属于他个人。只有当领导者的行为代表、符合了本阶级的利益,才会发挥其领导的职能,否则,他便将被抛弃。试想,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如果推行公有制,那么,他还会在总统的宝座上安稳吗?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只有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代表了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才会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实施领导,否则,也将同样垮台。这就是所谓“载舟覆舟”的道理。

第二,在领导活动的全过程中,领导者尽管“拥有权力”,但并不总是在“决定一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任何组织目标都难以实现,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无产阶级的领袖们在谈到“干部决定一切”时,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不仅仅是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而且领导者只有认真贯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够科学地“决定一切”。这不仅仅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亲知者,在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就是领导者的行为、活动本身也受到群众的影响与制约。在领导活动中,一方面是领导者影响作用于群众,另一方面,群众也在影响制约着领导者。群众的觉悟程度、科学文化素质、参与意识程度、价值观取向等,都在影响着领导者的决策行为、领导方式方法,并且直接决定着领导活动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诉我们,当群众还不觉悟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贸然行动。当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后,最重要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并接受,否则我们就很难获得成功。斯巴达克斯曾经作出过冲出意大利半岛的正确战略决策,但是,起义军并未听从他的这一决定,他也只能去和起义军一道战死。一名厂长在深化改革中,实行计件工资,因事先没有与工人沟通、讨论,工人坚决不包,引发了“小罢工”。后来厂长在工会协调下与职工进行对话后,才得以实施这一改革措施。这类事在实践中不胜枚举。正如列宁所说:“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果这些少数人不适应群众,群众有时就会对他们不客气。”因此,领导者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下、情况下都是“决定一切”的,权力并不是万能的,这一点尤其在领导者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的时候才能被看得更清。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不是单向的指令与服从的作用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制约关系。强调二者的互动关系,并非否定领导者的作用,而是指出问题的另一方面,以利于我们对于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极易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中去。如果仅仅依凭着领导者在一定条件下所起的“决定作用”、“拥有权力”,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决策者来断定其是领导活动的主体,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领导活动中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民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是领导阶级,是作为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阶级在实行着领导。在这种条件下,人民群众拥有广泛的民主参与权。人民群众并不仅仅是“被领导者”,他们不仅依靠他们推选的代表来进行国家事务管理,而且也在各自所属的群体中、岗位上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参与作用,行使着民主的权利。在社会主义的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人民群众是平等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领导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不仅仅是被领导者,而且是社会的主人,是领导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这与剥削阶级的统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在领导学中,“主体”有其特定的学科含义

在领导学中,应该赋予“主体”以什么样的学科含义呢?领导学是社会科学,而科学界一般都认为社会科学的桥梁学科是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领导学中的“主体”,应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定义。我们以为,作为领导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在领导活动中拥有最终的决定力量;二是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是主要的物质承担者;三是能够从事实践活动,能动地作用于领导活动对象(环境、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领导活动主体的规定性”。我们知道没有钢筋柱石就建不起大楼,但只有钢筋和柱石并不能成为大楼的主体。因此,我们认为领导活动主体的含义应该是:在领导活动中拥有实现组织目标的决定力量的主要实践承担者,即广大劳动人民群众。

那么,这种含义是不是忽视了领导者的个人作用呢?不是的,这种含义本来就自然地包括了领导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者与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他们都是领导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实践者,具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而且我们的领导者都来自人民,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他们既是领导者,又是人民群众中普通一兵,是和人民群众一道进行着劳动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从来也没有忽视过领导者、领袖人物在领导活动中的历史作用和功绩。如果不能这样看问题,我们就无法在领导活动中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去把党的干部路线和群众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不可能自觉地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无法有效实现我们的领导目标。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

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领导者的事业正是由这些被领导者来完成的。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直接决定着领导者事业的成败。领导者只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干群同心协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一)没有群众,就不存在领导地位

领导者只是相对于被领导的群众而言的。领导者是群众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群众直接或间接推举出来为他们谋利益的人物。因此,群众任何时候都是领导得以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群众的实践活动,就不存在各种领导人物。试想,没有广大奴隶的反抗,怎么会有斯巴达克斯?没有历次农民起义,怎么会有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又怎么会有马、恩、列、斯、毛、邓、江、胡?当然,群众同样需要领导者。因为群众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他们的利益、要求和愿望需要领导者去反映,去代表;群众的经验、智慧和才能,需要领导者去总结和集中;群众的生产、工作和活动,需要领导去组织,去管理。否则,群众的分散性、自发性等倾向就得不到克服,就形成不了战斗的力量。群众需要领导,表明领导的主要对象是群众,同样,领导必须依靠群众,否则领导就会落空。可见,领导与群众是互相依存、互相需要又互相差别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统一体,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唯一正确的领导路线

无数事实证明,再高明的领导者,也不过是一个“加工厂”,其原料只能来自群众。凡属正确的领导,必定是从群众来的,必定是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调查和系统研究的结果。同时,凡属正确的领导,又必定是不以正确“集中”和“出主意”为结束,而是把“成品”送回到群众中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变为物质力量。只有经过这样多次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地把“群众—领导—群众”的领导路线,同“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路线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取得领导的成功。列宁说得好:“如果我们想始终不愧为社会主义者,就应该到下层和深层中间去工作,到真正群众中间去工作。”这应当成为每个领导者的座右铭。

(三)正确领导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依靠群众

实践证明,每一具体的领导环节的完成,都必须“面向群众”。一般说来,每一个具体的领导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出决议;组织执行;督促检查。对此,斯大林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正确领导,这就是说:第一,正确地决定问题,而要正确地决定问题,就非考虑群众的经验不可,群众能亲身体验到我们领导的结果;第二,组织对正确决定的执行,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非有群众方面的直接帮助不可;第三,组织对这种决定的执行情况的检查,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非有群众的直接帮助不可。”当然,领导必须面向群众,并不等于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这是放弃领导,玩忽职守。领导应该坚持说服、引导和教育群众的原则,面向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官僚主义,使各级干部真正成为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党的威信;可以使干部倾听到群众的呼声,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有利于改善领导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提高领导者的才能,增强领导能力。周恩来总理生前谆谆教导各级领导人员:“我们要求同志们:(1)与群众接近与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要与他们打成一片;(2)倾听群众的意见;(3)向群众学习;(4)教育群众,不做群众的尾巴。”毋庸讳言,我党执政之后,有些领导人员在与群众的关系上发生了变化:从“血肉”、“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以至“猫鼠”关系。这不仅违背了党的宗旨,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

三、注重做好群众工作

领导是相对群众而言的,“领”就是带领群众,“导”就是引导群众。离开群众,就无所谓领导。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关系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更加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的支持,才能得到加强。因此,注重和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一)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标准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员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领导干部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体,群众工作做好了,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做群众工作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一般的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立场问题、党性问题。

1.树牢群众观念

领导干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员。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注重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丢。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把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遇到与群众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多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我们的决策是不是合理,方法是不是得当。

2.自觉摆正两个关系

一是自觉坚持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会损害上级机关的形象,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处理好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到不与民争利,而且要做到个人利益自觉服从人民利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第一信号”

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做出的决策就会走样变调,群众的利益就会落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群众,真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的呼声、建议和意见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线索”,发现问题和困难。要把感情贴近群众作为做好工作的一把“金钥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决定立场,决定价值取向,决定工作力度。党员领导干部来自群众,也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中间,对群众要将心比心,遇事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有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群众工作就有了内在动力。

2.要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为人民做事情,是职责所在。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妥善处理群众敏感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是影响群众工作开展的症结所在,也是群众工作的薄弱环节。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就业难、看病难、办事难是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劳动、社保、环境是群众目前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要关心困难群体,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和各类活动中心在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中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工作做好、做活。

(三)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依靠一定的权威力量,更需要发挥人格魅力的作用。领导干部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群众,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能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惟我独尊的官老爷意识。要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工作来影响群众、赢得群众。

1.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它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它去谋取私利,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明确人民群众是国家政权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言行都应对人民群众负责,不应有一丝一毫的“老爷”作风。

2.虚心向群众学习

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是幼稚可笑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才能,领导干部只有虚心地向群众学习,运用从群众中来的方法,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才能体现群众的愿望,为群众所接受,最终使群众受益。

3.要有实干精神和务实作风

做群众工作,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工作对象具体,接触问题直接,养成务实工作作风尤为重要。要说实话,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工作中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以敢说立信,以敢干树威。工作目标讲求实际而不好高骛远,工作措施具体实在而不花拳绣腿,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而不做表面文章,不回避社会现实矛盾,敢触及热点、难点问题。

(四)建立群众工作的总体格局,形成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群众工作的总体格局

做好群众工作是所有领导同志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形成表达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分析有关群众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发挥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用法律形式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职能,发挥人大、政协用民主形式表达人民群众利益的作用,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作用。

2.形成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党群干群沟通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交流的渠道。要健全人民信访、领导干部群众来访接待日等制度,保证领导干部亲自处理群众信访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定点联系群众的制度,特别是到贫困地区蹲点、帮助工作的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反映群众思想情绪滞后和失真的要严肃处理,为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提供规范化的要求和制度化的保证。与此同时,要发动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并坚持把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要注重发挥党组织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展服务。整合和调动各种资源,激活政治资源,挖掘市场资源,用好社会资源。广泛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群众志愿活动、组织共建活动。

3.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引导广大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公务热线,建立信息工作网络,通过党员、骨干等各方面的力量,建成群众工作的网络,广泛推广民主恳谈会、民主征询会、民主听证会,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要求、群众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旦有问题出现,能立即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应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认真分析各类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坚持以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化解冲突、解决问题,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事件的发生。建立应急预案,逐步把处理群体性事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靠科学的体制和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