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自画像
6536100000015

第15章 龙舟赛(端午节)

炎热的天气令人无法忍受:荫凉之处气温也高达四十度,而夏天才刚刚开始!我们在五月初五这日,庆祝龙的节日。

城市焕然一新,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无数红纸,上面写着各种祝福。在纸的旁边,有两束被红绳扎牢的菖蒲根钉在每扇门上。人们相信,这种像剑一样伸展的叶子能驱邪逐鬼。

我们先在祖宗灵牌前献供,然后用供奉的菜肴举行家宴。我们喝雄黄酒,根据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每年喝这种酒能消灾祛病。

中午的钟声响过之后,大家便赶快将盛满水的碗拿出来,放在院子里接收阳光,这时候日头当空,阳光直照,据说,这种被阳光照射过的水是医治妇女难产的妙药。

吃过午饭,我们便去西湖参加龙舟赛。这里的船很长也很平——像很大的筏子——有二十到三十个桨手。一条巨龙立在船头,有时直立着一匹骏马,一名水手站在龙或马的上面,手持一杆大旗,在船尾的舵手便是按照大旗挥动的方向来掌舵的。有一支乐队在龙的后面,锣鼓齐鸣。

目标在远处出现了:有时是只活鸭。当船靠近时,鸭子会潜到水里,想要避开众多猎手的追捕,最终还是落入一位最幸运最敏捷的水手手中。水手胜利地抓住这只呱呱叫着并不停挣扎的家禽,高举出水面。但最常见的目标还是一根大竹竿,某会社赠送的贵重丝绸挂在上面,最先到达的人就能得到这些作为比赛奖品的丝绸。

一声令下,龙舟竞发:旗帜被左右挥舞,指示着端坐船尾的水手出发,水手们奋力前行。龙舟由众桨划动,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如一条条庞大的蜈蚣快速划行于江面之上。观众们群集在岸边、桥上或靠岸停泊的游船上,不断地高喊:“加油!”“加油!”

这时候,许多摇动的扇子似乎在回应着水手们心律的跳动。船激起的波浪涌向岸边,一时之间淹没了水上的莲花,一转眼,它们又从沉没中重现出来,并且愈加清新洁净,硕大的莲叶挺出时托起的清水,珠帘般地落于水面,就这样莲叶忽隐忽现,经久不绝。

西湖是大自然馈赠给中国人最大的水上礼物。湖上的景色的确美如仙境。您可以想象,如果歌剧院的包厢和龙尚赛马场的看台移到花船上,飘荡在水中,将是种什么样的情形。花船上的透明格子窗装着彩色玻璃,还有艳妇和光彩照人的男士点缀其间。现在,你便大致对这个受人欢迎的节日有个恰当的看法了。

赛龙舟结束后,众人纷纷散去,帆船的主人们也收桨下船。这时候太阳还没有下山,大家在剩下的时间稍作休整,享受一下乡村的清凉:有的去建在湖边的寺院,另一些便到围着石墓的大片树林中漫步散心。

一位古代的著名文人葬在古墓里,他活着的时候就让人在这个风景宜人的湖边,为他修建坟墓,他的墓碑上不像常人那样刻着歌颂死者业绩的铭文,取而代之的是他和友人们的诗篇。这些诗中最有名的两句是:

不识酌泉拈菊意,一庭寒翠蔼空祠。(朱淑真《吊林和靖二首》其二)

我和朋友们一直走到寺院,受到殷勤地款待。僧人们先端上一杯上好的茶,然后邀我们留下来吃晚饭。晚饭是纯素的,因为佛教徒不吃荤,但菜很好:一是它使我们远离尘嚣;二是虽然全是素菜,却称得上是美味佳肴。他们还请我们下个月再来品尝荔枝;据说有十八棵品种最佳的被称作“十八姐”的荔枝树在他们的花园里。

为了向你描绘该寺院的优美环境,让我来引述一段刻在佛坛后面一块岩石上的著名诗句:

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温庭筠)

夜幕降临,于是我们决定留宿主人家。

有必要在这里提醒注意的是,中国所有的寺院都可作为旅店,很多客房就是为来访者准备的。我们便在此借住。夜里城门要关闭,我们会被关在城外,但我们并不为此感到沮丧,因为我们晚上能参加佛教徒的弥撒,并能看到僧侣们在宗教仪式上的禅定了。其实离开仪式后,这些僧侣们也像普通人一样很愉快,爱说爱笑。我们和僧人一起,一边喝米酒,一边作诗,他们与那些“扫兴的人”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他们的话中诗中没有提到任何纯宗教问题,甚至也没有哲理类的题材,谈话的中心内容是花、月、大自然的美景。这些正直的人们早已明白,谈论“职业”是最令人生厌的。

我的一位朋友问某个教徒,要怎么做才能弃绝家庭——佛教徒是单身的。他用下面两句诗作答:

莫教凡花污莲叶,余将利刃断藕丝。

总而言之,他们都很愉快,这样的谈话一直持续到天明。这是一次相当得体而文雅的狂欢。

并且那天晚上佛端坐于莲花之上,光秃的头颅,刻板的微笑,佛也不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