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北宋三苏
6509300000007

第7章

程氏夫人是四月八日去世的。五月,讣闻至京城,三苏立即回乡奔丧。过长安,苏洵作(途次长安上都槽傅谏议》诗,有“昨日东人秦,大麦黄满田”句。又过了许多时日,才过凤翔,从大散关越秦岭人川至家。

当父子三人回到老家时,家里已是:“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呈一片残败破落景象。苏洵怀着满腔的悲痛将爱妻安葬在彭山安镇乡可龙里老翁泉上,且在此处建一亭子。他常常独自一人徘徊在妻子墓侧,追忆亡妻生前的事情。

关于程氏的为人,司马光为她所作的墓志铭是这么说的:“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略高绝,如能是乎?”这一评价对程氏来说是恰如其分的。程夫人以《东汉史》中的《范清传》教导苏轼的事迹,后被苏辙写进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文中。伴随着苏文的不朽,程夫人也成了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的人物。

但程夫人晚年也像自己的公爹苏序一样乐善好施。司马光在《程夫人墓志铭》中说: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日:“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孤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

程夫人晚年的行为对苏洵有所震动,加之自己去京城求取功名处处碰壁,就产生了不求有闻于世,退隐于家乡的念头。

程夫人的安葬地叫老翁泉,位于眉山境内武阳安镇山中。该山主峰高大壮伟,其山脚分为两股,回转环抱,有一眼泉就出在两山之间稍北一点的地方,在山脚右股下端蓄水为大井,可以供给100余家人口的饮水。苏洵认为“水之行常与山俱,山止而泉冽,则山之精气势力自远而至者,皆蓄于此而不去,是可以葬无害。”埋葬了程夫人后,苏洵“乃问泉旁之民,皆曰是为老翁井,问其所以为名之由,曰:往岁十年,山空月明,天地开W,则常有老人苍颜白发,堰息于泉上,就之则隐而人于泉,莫可见。”苏洵在这里建了亭,常优游其间,总想能碰见这个老翁,以证实这个传言的可信。他又怜悯此老翁在荒棒岩石之间,外界的人从不知这千岁老翁,今天幸而遇到自己才能把名声传扬出去。于是,苏洵遂为铭曰:

山起东北,翼为南西。涓涓斯泉,全溢以。敛以为井,可饮万夫。汲者告吾,有史于斯。里无斯人,将此谓谁?山空寂寥,或啸而嬉。更千万年,自洁自好。谁其知之,乃讫遇我。惟我与尔,将遂不泯。无溢无竭,以永千祀。

此文为苏洵“卜葬亡妻”而作。他心情十分抑郁,有欲老于泉旁的思想。他同时作诗《老翁井》,把这种想法说得明明白白:

井中老翁误年华,白沙翠石公之家。公来无踪去无迹,井面团团水生花。公今与世两何预,无事纷纷惊牧竖。改颜易服与世同,毋使世人知有翁。

苏洵在此以老翁自况,表明了归隐之念。《老翁井铭》及《老翁井》诗作传播很快,没过多长时间就传人京城,他的朋友们不禁为此而担心。后来苏洵谢绝征召人京,梅圣俞有《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

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渊中必有鱼,与子自徜徉。渊中苟无鱼,子特玩沧浪。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载羽翼,不敢言文章。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祥。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

梅圣俞赞颂了苏洵父子三人的文章,希望其振作起来,打消欲老于泉旁的念头。

紧接着,苏洵一位忠诚的挚友史经臣也与世长辞。这双重的打击令苏洵沉痛悲伤不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以至于卧床不起。苏洵无法亲自前去祭奠这位生前密友,只好抱病写了祭文,派苏轼前去祭奠。《祭史彦辅文》中说:

我游京师,强起来饯,相顾留连。我还自东,二子丧母,归怀辛酸。子病告革,奔走往问,医云已难。问以后事,口不能语,悲来塞咽。遗文坠菜,为子收拾,以茸以编。我如不朽,千载之后,子名长存。呜呼彦辅,天实丧子,予哭寝门。白发斑斑,疾病来加,卧不能奔。哭书此文,命轼往奠,以慰斯魂。

为了纪念这位死去的老友,苏洵带病整理史经臣的遗稿。史经臣兄弟皆无子,只有史玩有一女流落襄州,苏洵写信给吴照邻,请他多关照该女。我们今天之所以知道有个对朋友忠心耿耿、品行豪放不羁的人叫史经臣,正是苏文流传后世的结果,似乎出于苏洵当年意料之中。

苏轼、苏辙在家中各与自己的妻子团聚,过上了平静的生活。按照封建礼制,兄弟二人要丁忧(在家守丧)三年(按年头计算)。嘉佑四年,苏轼24岁,长子苏迈出生。

丧妻之痛及求取仕途功名的失败,使苏洵的心情一直郁郁不乐,也使他下定决心终老山林,不复他求。然而嘉佑三年十月得到雷简夫书信,告诉他朝廷将召他赴试舍人院。果然,十一月初,朝廷诏令来了,要他进京于舍人院考试策论。苏洵称病不赴试,并于十二月一日写了《上皇帝书》,申诉不能赴京的理由是:“臣不幸有负薪之疾,不能奔走道路,以副陛下搜扬之心,忧惶负罪,无所容处。”还委婉地流露了一下对科举制度的不满:“臣本凡才,无路自进。当少年时,亦尝欲侥幸于陛下之科举,有司以为不肖,辄以摒落。盖退而处者,十有余年矣。今虽欲勉强扶病戮力,亦自知其疏拙,终不能合有司之意。恐重得罪,以辱明诏。”而在《与梅圣俞书》中,其不满更为强烈,他说,难道我是专门想考试的人吗?只是因为仅仅不能附和考官对文章要求的标准,才有现在的穷困。如果现在以50岁衰老而患病的身体,奔走万里去考试,难道不被山林之士所嘲笑吗?想起少年时去考茂材异等科,半夜就起床,携带着吃食,在东华门外等候天亮,排队进人考场,在座位上屈膝俯首答卷,以后每想到这里就感到寒心。现今也老了,难道还甘心于达官贵人指点批评我的文章吗?但是,他口里说自己绝无意于功名,实则还是希望皇帝发现自己的才能,使他有所作为。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上皇帝书》中看出来。在该文中,他把自己的政治变革主张列为十条奏给皇帝,清楚地表明了他对吏治有浓厚的兴趣。当然,这与此时王安石强调的法制治国大相径庭。

嘉佑四年,苏洵51岁。梅圣俞题诗劝洵人京。六月诏命再下,苏洵致书欧阳修,告诉自己准备人京及起程的时间,并向他表达了自己郁郁不乐的心情,对朝廷中办事的拖拉表示了不满。

嘉佑四年十月,苏洵父子带着全家人沿着眠江、长江而下,次年二月到达京城。

这次去京师一方面因为去出仕施展抱负,二是因全家人同往,所以父子们心情很好。他们从水路出发,路线是经嘉州、渝州、忠州、夔州,出三峡到江陵,然后转陆路进京。父子三人一路上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瞻仰了许多先贤遗迹,唱和了许多诗。苏洵父子三人虽没有什么官职,但名声早已远播四方,所以每到一地,都有地方官员和故旧亲友前来奉陪。他们路过嘉州时,嘉州太守设酒宴招待他们。来到渝州时,渝州太守张子立亲到江边看望他们。长江沿岸的秀丽景色及许多他们早已向往的名胜古迹,如屈原墓、八阵图、神女庙、昭君村、黄牛庙、虾蟆坟等,激起了他们澎湃汹涌的诗情,于是就写诗相互咏叹唱和。十二月初到达江陵,留彼过年。

在江陵释站里,他们将一路上所作的诗赋汇编成册,命名为《南行前集》,共100篇。苏轼在《南行前集》序言中说:“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博弈饮酒,非所以为闺门之欢。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凡一百篇。”严格地说,这时的苏诗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苏轼在序言中所写的创作理论却受到后人推崇。其中说:“夫文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意思是说作家必须深人生活,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苏轼这一理论贯穿了他整个一生的创作。《南行前集》早已失传,但其中所收诗赋大部分保存下来了。其中:苏辙诗23首,赋2篇;苏轼诗40首。

嘉州是现在的乐山县,在崛江和青衣江的汇合处。唐代曾就乐山山势雕塑了一尊高70余米、气魄雄宏的高大佛像,这就是有名的“乐山大佛”。他们从嘉州登船后,船便从佛像脚下飞驰而过。苏辙《初发嘉州》一诗写道:“飞舟过山足,佛脚见江浒。舟人尽敛容,竟欲揖其拇。”苏轼也留下了《初发嘉州》诗一首。诗中表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心情和对家乡山水的热爱:“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原。”苏洵也以兴奋的心情,写了《初发嘉州》一诗:“家托舟航千里远,心期京国十年还。乌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间。”

这次去京城,盼了多年的仕宦生涯在向父子三人招手,苏洵的昂奋情绪是自不待言的。同时,为了使两个儿子增加阅历、陶冶情操,于途中所经过的名胜古迹处,总要停船同二子去游览一番,并吟诗作赋以抒情怀。途经丰都县时,受到了知县李长官的盛情招待。李长官说县城不远处有座仙都山,山上有只白鹿,传说此鹿是仙君司掌客之憧仆变成,有客来游即高声鸣叫,从来没有落空过;此鹿甚老,猛兽猎人始终没有害死它;昨天晚上我听到鹿鸣,就知将有贵客来到,所以特地在江边等候。苏洵听后很奇怪,挥笔写下了《题仙都山鹿》: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应是先君老憧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途经巫山县东神女庙时,苏洵同二子停舟去游览。苏洵说这神女庙供奉的是西王母之女瑶姬,她因助禹驱鬼神,斩石疏波,有功于世,后人为之立神女庙。苏洵趁着游兴,写下《神女庙》: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渺与世睐。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江山洗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这首诗构思奇巧,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诗的最后一句借《刘向列仙传》中所说的战国赵人琴高学长生术、人琢水中取龙子,乘赤鲤而出的传说,表达了希望父子三人进京后能顺利人仕的愿望。船过武宁县时,苏洵很想去游观许精阳得道之所—木杨观。据《太平广记》载,许精阳在晋永嘉年间为蜀之族阳令,得异人术,周游江湖,悉斩蛟蜃,除民害;精修山中,在136岁时举家飞升。苏洵想游览是一回事,船夫不告诉他又是另一回事,所以过了武宁县后,有人才告诉他已过了许精阳得道之所,其棺椁至今还在山上。苏洵在遗憾之余,写《过木柄观》一首:

闻道精阳令,当时此学仙。炼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葬上稽棺石,云生书影筵。舟中望山上,惟见柏森然。

苏洵爱好古玩,在进京的途中没有把家中“买于溪史凭貂裘”的木假山带在身边,使他觉得很寂寞。这年冬十一月舟行峡中登岸作短暂停留时,老家在丹棱的杨纬托人请苏洵为其父作了墓志铭。作为润笔的礼物,苏洵得到了杨纬赠送的木假山,于是欣喜若狂,以感激的心情写诗《寄杨纬》:

家居对山木,谓是忘言伴。去乡不能致,回顾颇自短。谁知有杨子,磊落收百段。拣赠最奇峰,慰我苦长叹。连城尽如削,邃洞幽可叹。回合抱空虚,天地耸其半。舟行因乐载,陆掣敢辞懒?飘飘乎千里,有客来就看。自言此地无,爱惜苦欲换。低头笑不答,解缆风帆满。京洛有幽居,吾将隐而玩。

这座木假山苏洵带到了京城,伴他度过了晚年时光。但“有幽居”之言是苏洵逆想之辞,因为第二年苏轼写给杨济甫的信中说:“见在西冈赁一宅子居住。”

十二月初,苏洵全家人到达荆州治所江陵,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准备过毕年再改陆路赴京。荆州王太守热情接待了苏洵父子三人。为表示感激之情,苏洵写了《王荆州画像赞》:

太山崇崇,东海滔滔,蟠为山东。公惟齐人,齐方千里,而吾独见公。公在荆州,或象其仪,白发红颜。谓公方壮,公生辛丑,天子之老。谁谓公老,其威桓桓,镇天子之南邦。

王太守是山东人,豪爽而俊逸。苏洵能写此赞,说明俩人都是胸襟开阔、学识过人的人。

正月五日,苏洵父子们弃舟从陆路进京,一路上仍然游山玩水,踏访先贤们留下的遗迹。昆阳城是有名的古战场,王莽与刘秀曾在此争雄。据史载:王莽称帝时刘秀起兵占据昆阳,王莽遣其司徒王寻、司空王邑领兵42万,赶到昆阳与刘秀决战,一路上族旗瑙重千里不绝,气势十分浩大。刘秀亲自带领三千敢死队从城西水上冲击王莽的中坚军队,使王寻、王邑阵营大乱。城中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王莽兵大败,相互践踏,伏尸百余里;又遇河水猛涨之期,士卒溺死以万数,水为之不流。苏洵俯视这个古战场,感慨万千,提笔写成《昆阳城》一诗,发出了“御之失道谁使然?长使哀魂啼夜雨”的悲愤之语,对边境战事不断,国内盗贼纵横的现状深感忧虑。

就苏轼来说,三峡壮丽、奇险的景色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便接连写了《人峡》、《白帝庙》,《濒堆赋》等诗赋。这些作品联想丰富,气势宏大,富有哲理,苏诗的风格特色已初露端倪。如写巫山神女:“俯首见斜矍,拖霞弄修被。”写江水:“万派泻东南,合水来如电”,“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骏。”苏轼的诗飞动流转,善用比喻,《江上看山》便具体地体显了出来: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峰;前山搓牙忽变态,后岭杂杳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船行如飞,眼中处以动态的群山形态瞬息万变,山峦起伏如马群奔跑,舟中人想与山上行人告别,可舟去如飞鸟难以实现。诗句中流淌出一幅具有何等流动美的图画呀!

一路上,苏轼的心情是敏感而多变的。这次出川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情绪高昂而跃跃欲试。但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治理不善,国弱民穷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又使他忧愁不安。所以作品的色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前进中有犹豫和徘徊。他在《人峡》中写道:

独爱孤栖鹘,高超百尺岗。横飞应自得,远扬似无贪。振翩游霄汉,无心顾雀鹤。

在这首诗中他多么羡慕在蓝天白云间飞翔的大鹰。他也深感步入仕途可能于世无补反而会拘束自己的性情,又在这首诗中说:“尘劳世方病,局束我何堪。”

苏氏父子在江陵过罢年,从荆州改陆路北上,于二月中旬到达京师,在宜秋门附近买了一所宅院把全家安顿下来。他们又把由江陵到京师途中所有的诗汇编为《南行后集》。

苏轼弃舟登陆以后,心情豁然开朗,在《荆州十日》中写道: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野火烧故草,春风动绿芒。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这首诗透露出积极用世思想,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自信与豪气。

苏轼一路上关注着人民的生活,在《黄牛庙》中由黄牛耕地之苦联想到人间的痛苦与不平:

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山下耕牛苦晓确,两角磨崖四蹄湿。青当半束长苦饥,仰看黄牛安可及。

在上者“不服箱”而行客舞拜献礼;山下耕牛不仅耕作劳苦,且草不果腹“长苦饥”。以象征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反映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

苏轼同时也对英雄圣贤的崇拜发生了某些疑虑。苏轼曾说过:“厌乱人方思圣贤。”由于国事日衰,苏轼早年在凭吊古人遗迹时,常感慨地发出怀思古圣贤豪杰的念头,同时也引发了他内心对现实的烦恼和惆怅。他在《屈原塔》中,对忠心爱国而惨遭流放被迫自杀于泪罗江的诗人屈原,表示了同情与怨愤,当他看到“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灵飘何处,父老空硬咽”的现实,心内悲愤不已。“葛中羽扇挥三军”的儒将诸葛亮,他当年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现在又在哪里呢?苏轼不禁叹道:“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犍为王氏书楼》)